内蒙古医科大学鄂尔多斯学院
《内科学》课程标准
1.前言
《内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是研究内科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特点,以内科程序为核心,实施整体内科达到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一门应用科学。内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各科的基础。通过学习这一门课,要求学生掌握内科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够应用内科程序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内科理论对病人进行整体内科。
1.1课程定位
《内科学》是培养内科专业高技能人才所开设课程中的核心职业能力课。我们内科专业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内科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和学生来源情况,制定该课程在内科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本位,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突出内科职业教育的特色”。
《内科学》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内科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内科学》作为临床课的基础,是掌握内科专业技能的一门主干课,是学好其他临床课程的铺垫。
1.2设计思路
总的理念:是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内科专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结合教,学于一体,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1)以人为本
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不仅要以自己的学识去教人,更要以自己高尚品格去育人,培养学生热爱内科专业,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2)因材施教
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爱好,志趣,个性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 (3)工学结合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学工作与临床内科工作紧密结合,淡化学科意识,增强整体观念。在内科见习,实习中巩固专业基本知识,加快适应岗位,提高学生完成内科任务的能力。 (4)与时俱进
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及时将临床内科新进展引入课堂教学 ,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临床实际,缩短课堂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2.课程目标 (1)知识方面:
讲授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对病人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估,提出病人的诊断、实施内科及健康教育。满足实用型内科基本理论知识的需要。 (2)能力方面:
进行教学时结合病例进行PBL教学,通过视频、录相、ppt课件、临床见习、讨论等方式,培养高职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分析和解决内科问题的能力。 (3)素质方面:
培养和提高医学高护学生的人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协作精神,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树立“以人为中心”内科理念。
3.课程内容和要求
(1)内科学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①依据内科岗位的要求、内科工作流程来编排课程内容,实现“双证书”教育。理论课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课以实用能力为培养主线使学生熟悉常
用内科理论知识,掌握常用内科临床技术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把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融入教学,让学生毕业时获得毕业证和执业资格证。
②依据医士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来设计课程。把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现代医疗理念、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从良好的护士仪表、举止、语言、态度和职业情感上折射出一名标准护士所具备的高度的责任心、慎独严谨的品行、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③依据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依据医院真实的工作需要来统筹组织教学,并注意与其它前后续课程的有机结合、恰当衔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合理选取理论课、实训课、临床见习课、生产实习内容,做到“教、学、做”为一体。及时追踪内科的科研动态,将经典理论与现代内科发展前沿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④依据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我校作为内蒙古医疗卫生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地区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内容,为内蒙古地区输送一批又一批优秀医疗人才。 (2)具体内容
《内科学》理论课以“应知、应会”为原则,实践课以“懂原理、会思考、会操作”为原则。其教学内容见下表。根据教学计划,教学总时数为94学时,课堂授课7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及一年的毕业实习。教学内容丰富、结构科学合理,临床实践性内容与基础理论相结合,与周边学科有机结合,适应了该课程在培养高技能内科人才中的作用。
学习单元设计 单学习目标 元知识内容要技能内容要求 名求 称 单有关内科模 元1 式在内科内学习 模块 教学设计 课时 绪论 理论讲授法 1学时
科中的应用 单 元2 ①各系统疾病的病因、分类。各系统疾疾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单元3 诊断、治疗及内科。 ②各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整体内科; 单元4 ③各专科常用内科技术 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分呼度、诊断标准及病人的系内科;肺心病的内科措疾施; 病常用内科技术 如呼吸的机的操作要点及内科;科 机械通气病人的气道内科 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疼循痛特点及ECG特点;心系肌梗死病人的内科; 疾识别各种异常心电图; 病输液泵使用过程中的的注意事项 科 吸统病人内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掌握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区别和特点; 利用多媒体和角色扮演法练习内科技能 总学时20,理论16,实践4学时 环统病人内单元5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病人的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内科措施; 常用内科技术 如:三腔二囊管插管及内科;腹腔穿刺术的内科 尿毒症的临床表现及病人的内科; 常用内科技术 如:透析疗法及内科;透析内瘘的内科 消系疾病的科 化统病人内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掌握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区别和特点 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了解各种异常心电图 情景模拟练习输液泵的使用;利用多媒体和角色扮演法练习内科技能 理论讲授结合案例分析,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区别和特点. 利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了解疾病的预防和临床表现。 总学时18,理论14,实践4学时 总学时14,理论11,实践3学时 单元6 图片、多媒体掌握疾病的特征; 课堂实物演示掌握内科技能,结合病例了解处理原则。观看教学光盘、讲解初步掌握透析疗法原理及透析内瘘的内科;在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中逐步深入掌握透析疗法前、中、后的内科 各类型贫血的内科及血液案例分析结合小组讨健康教育;白血病的分系统论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类、发病原因、化疗方疾病现和内科 案及药物的副作用; 病人常用内科技术 的内泌系疾病的科 尿统病人内总学时12,理论9,实践3学时 总学时10,理论8,实践2学时
科 单元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危象的处理原则;糖尿病的处理原则及病人的内科;掌握糖尿病急性、慢性并发症的内科; 常用内科技术 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胰岛素的配制与保存 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内科评估、常见症状体征的内科措施。本科常用内科技术 脑血栓的临床表现、特殊类型、处理原则及病人的内科;脑出血的处理原则及病人的内科 内分利用多媒体和小组讨总学时泌代论了解疾病的预防和6,理论谢系临床表现 6,实践统疾0学时 病病 人的内科 单元8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内科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内科 传染病性疾病病人的内科 各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内科实习 单元9 图片、多媒体掌握疾病的特征 课堂实物演示掌握内科技能 结合病例了解处理原则 利用仿真模型和角色扮演识别异常体征,采用角色扮演进行内科评估 总学时4,理论4,实践0学时 总学时5,理论3,实践2学时 单元10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内科及预防措施;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及病人的内科 理论讲授结合案例分总学时析 4,理论4,实践0学时 单元11 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内科要点 在医院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病人提出内科评估及内科计划并对具体病人进行整体内科 总实为8共208时 习周计学4.实施建议
(1)遵照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施以专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职业性。
(2)提供学生真实的职业环境,做到教,学结合,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4.1教材编写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内科观为指导思想,以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根本,以医疗程序为主线,充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符合21世纪高职高专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方面我们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校本教材。
4.2 实训条件
我院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要实现“零距离”的指导思想和课程主讲教师亲自设计主持下,目前院内实践基地已建成内科实训室,能基本满足校内实训教学的需要。此外我系拥有5所二甲以上等级的市级医院为教学医院,十余所省内外综合医院为实习医院,为培养技能型高级人才提供了实践教学的保证。建议内科实训室配备以下实验设备 序号 1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Laerdal SimMan综合模38 00 00 台 拟病人、模拟监护仪 数量 2 实验名称 气管插管、触诊颈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听诊病人的呼吸音、心音和肠鸣音、做心脏监护 设计不同生命参数供学生进行病人生命体征监测 内科基础操作 现场处理困难气道管理训练、除颤监护、静脉注射、测量无创血压、听诊及识别心音、呼吸音及肠鸣音 心肺复苏 心脏听诊、肺脏听诊、听诊考核与练习、腹部触诊教学与考核 心电监护的操作 2 VitalSim生命体征模拟200-1000器 1 高级成人内科模块 325-00033 MegaCode Kelly模拟病200-0003人 3 台 1 3 4 个 个 1 1 5 6 ACLS高级心肺复苏训练29 00 12 台 组合(模拟人、模拟器) 心肺检查和腹部检查综JC3000B/套 合训练实验室系统 GGF 心电监护仪 PM-5000 台 1 1 7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9 20 21 胃肠减压仪 心电图机 除颤监护仪 单用听诊器 袖带式血压计 DVD机 电视机 呼吸监测仪 电动吸引器 电动呼吸机 血糖测试仪 超声雾化器 多功能床 单摇床 4.3 教学方法
台 2 2 1 20 5 4 4 1 1 1 3 2 2 5 胃肠减压的操作 心电图机的使用 除颤器的使用 听诊训练 测量血压 观看电教 观看电教 对病人进行呼吸监测 呼吸道处理 心肺复苏 测量血糖 雾化操作 各项操作 各项操作 ECG-101G 台 DM TM 台 个 台 KN-966A9 台 LG 29 HJ-4 YX930D SC-2 L3060 402AI M9 M92001 台 个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1)精讲点拨法。对重要知识的精讲点拨,启发,诱导,设疑,提问等方法,促进学生思考。
(2)自学讨论法。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某些简单的内容,参考文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
(3)案例法。通过临床典型案例,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提出诊断,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专题讲座。针对内科新技术,新进展,组织专题讲座,拓展教学内容。 (5)社会实践(含见习,实习)。组织学生到医院各科室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内科相关问题,分析内科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到社区进行慢性病的健康指导。 4.4 教学评价
考试方法:理论闭卷与实验技能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效
果评价。
成绩评定:作业、考勤占20%;实验实训占20%;期末考试占60%。 4.5 课程资源
(1)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整体课时减少的情况下,突出重点。一方面,加大将教学模式改革,使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思维方式和习惯。一方面,推行考试模式改革,将传统的考试模式变为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使考试能促进学生的日常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2)完成教材建设:在未来的三年完成内科自编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使学生的学习资料更加丰富,争取做到体系完整、职业特色鲜明、高职特色突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能够多方面满足学生的要求。
(3)提高师资力量:充分发挥各种教师自身优势,把学历和教学能力结合起来,增进校企联合,发挥多元力量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积极组织课程组其他成员对于课程负责人教学的观摩和学习,将负责人良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传统承传下来,从整体上提高课题组的教学实力。
(4)加强教学检查、监督保障体系建设:制订相应的课堂教学、实习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保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实现。
(5)进一步加强现代教学理念、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力求制作一套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课件,增强师生网上交流,实现网络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