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十)答案
2019年《运动训练学》冲刺卷(十)
(100分)
注意:考生须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训练原则
【参考答案】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运动训练普遍经验的概括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运动训练必须遵循的准则。
2.循环训练法
【参考答案】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个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3.运动员心理能力
【参考答案】指运动员参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里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参考答案】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达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高峰,到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划,就是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5.运动成绩
【参考答案】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态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运动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
【参考答案】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是都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三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1)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决定于其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原因。对于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不同的评定方法。
(2)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尤其是在对抗性竞赛项目
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的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还要
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以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淘汰。
(3)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了为: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因素,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带来运动成绩的显著变化。
2.简述周训练的类型及应用?
【参考答案】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把周训练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以及恢复周。
(1)基本训练周:
训练任务:通过特定程序和反复的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战术,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以获得多种竞技能力的提高。
适用范围:在准备时期,基本训练周是最主要的周型。在比赛时期的赛前阶段和赛间阶段也主要按基本训练周的模式组织训练。
(2)赛前训练周:
训练任务:力求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长期训练过程中所获得的各个方面地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所需要的方向中去。
适用范围:主要运用比赛前的专门训练准备。在比赛时期的比赛周之前,通常连续安排几个赛前训练周。
(3)比赛周:
训练任务: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适用范围:准备时期,参加训练性比赛的训练,可不作为比赛周的训练看待;检查作用的比赛的训练,按比赛周训练的特点予以专门安排。
(4)恢复周:
训练任务:通过降低训练负荷量度以及采取各种恢复措施,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以求尽快的实现能量物质的再生,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适用范围:在许多项目中,普遍采用两个大负荷周训练周之后,安排一个恢复周,即“练二调一”式安排。
3.简述快速力量指数、爆发力指数和、耐力指数?
【参考答案】快速力量的大小,通常采用动力曲线描记图分析评定。另外,通过计算速度力量指数也可评定速度力量。快速力量指数=力量的极值/达到力量极值的时间。
对力量耐力的评定多采用多次重复完成比赛模仿动作的方法,根据运动员重复的次数进行评定。这种方法要求测试动作的运动形式和神经肌肉工作方式的特点都与比赛动作接近,如自行车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附加阻力的脚踏上蹬踏;划船运动员在专门的力量练习器上划桨;田径运动员在活动跑台上走、跑等。可用
力量耐力指数来评定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力量耐力指数=练习阻力×重复次数。
爆发力是指人体在克服外界阻力时的输出功率。根据公式P=FxV可知,功率受到力量和速度两个因素的影响。提高爆发力可以通过提高力量或者速度得以实现。因此,爆发力练习不能忽视最大力量的训练,同时尽力提高动作速度。
评定爆发力多用爆发力指数。爆发力指数=最大的力量/用力时间。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技术创新在运动技术训练过程中具有的意义有哪些?
【参考答案】技术创新具有如下具体意义:
①直接提高运动成绩。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中,创新技术是运动员夺取优异运动成绩的法宝。
②引进制胜因素或提高制胜因素单个水平或因素间组合水平。可以把对某一专项运动成绩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称之为制胜因素。在特定含义下,专项运动的发展与成绩的提高,就是制胜因素的单个水平及相互间组合水平得以提高的过程。其中,新技术的出现,是制胜因素产生和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中国乒乓球创新了直拍近台快攻技术,日本乒乓球创新了弧圈球技术,从而使速度、旋转两大制胜因素进入到人们的理性视野之中,快、转之争已持续了40年,有力地促进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③有效地制约现有技术。这种情况在对抗性项目中尤为突出。即某项技术的创新往往是为了更有效地制约现有的某一技术。可以认为,“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在“对抗”
的前提下完成的,其目的之一是在新的对抗中占据优势。
④更大限度地发挥人体潜能。这种情况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表现极为明显。在这些项目中,任何技术的创新,都是为了开发运动员人体潜能,从而达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的。
2.依比赛的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比赛都有什么样的训练学特点。
【参考答案】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依比赛的性质可将比赛训练法分为四种,即:教学性比赛方法、模拟性比赛方法、检查性比赛方法和适应性比赛方法。
(1)教学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教学性比赛方法是指在训练条件下,根据教学的规律或原理、专项比赛的基本规则或部分规则,进行专项练习的训练方法。教学性比赛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形式较多。
教学性比赛方法的应用特点是:可采用部分比赛规则进行局部配合的训练;比赛环境相对封闭,便于集中精力进行训练;比赛过程可以人为中断以便指导训练;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小,利于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可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激情、提高运动负荷的强度;系统提高运动技术衔接和串联的熟练程度;强化局部或整体配合的密切程度;协调发展不同训练程度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激励运动员产生强
烈的竞争意识,从而更好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
(2)检查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检查性比赛方法是指在模拟或真实的比赛条件下,
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和规程,对赛前训练过程的训练质量进行检验的训练方法。检查性比赛训练方法适用的范围很广,诸如专项运动成绩、主要影响因素、运动负荷能力、运动技术质量、训练水平检查性比赛等,都可视为是检查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由于检查性比赛是在比赛或类似比赛的条件下进行训练质量的检查,因此较易发现问题。所以,有经验的教练员经常采用此法训练。
检查性比赛方法的应用特点是:可采用比赛规则的全部或部分进行训练;比赛环境可以封闭或开放;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较大;可以设置检査设备进行赛况监控。检查性比赛方法主要应用于检验运动训练的质量,寻找薄弱环节,分析失利因素,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提供改进训练工作的反馈信息。
(3)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模拟性比赛方法指在训练的条件下,模拟真实比赛的环境、对手,并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在技能主导类对抗性运动项群中被经常采用。
模拟性比赛方法的应用特点是:比赛环境类似真实比赛环境,按照比赛规则严格进行,模拟对手类似比赛对手。通过模拟性比赛可提高运动员科学训练的目的性;增强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承受性;检验教练员训练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加强训练的实战性、针对性;提高对真实比赛状况的预见性。
(4)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的应用: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是指在真实比赛条件下,力求尽快适应重大比赛环境的训练方法。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与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的不同在于,前者在正式比赛的环境下进行,后者则在人为模拟比赛环境下进行适应性比赛方法的应用特点是:在重大比赛之前,在真实的比赛环境下,按照比赛的规则,与真实的对手或类似真实的对手进行比赛。以尽快促进各个竞技能力因素实现高质量匹配,促使运动员产
生旺盛的竞争欲望,发现影响重大赛事成绩的关键问题,形成与重大比赛相适应的最佳竞技状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