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万名教师”精准扶贫实践活动感悟

“万名教师”精准扶贫实践活动感悟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万名教师”精准扶贫实践活动感悟

开州区镇东初级中学 邹 蜀 开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驱动下,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攻坚时期,开州区精准扶贫的车轮遍及全区各个角落,各级部门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对话,开启了“十三五”又一轮精准扶贫大计。我们教育主管部门也不甘示弱,根据区政府、区教委统一部署,“万名教师”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洪流中来,将助推脱贫攻坚战推向高潮。我身为一名教育前沿阵地中的一员,积极响应镇东中学的号召,利用双休日,自愿深入民生第一线,在我教育扶贫对象邱龙英父女俩的陪同下,去她家开始民生疾苦的大体验,也掀开了教育扶贫的第一页。一天下来,我感触颇深,以下几点是我印象最深的:

一、 农民文化的缺失与家庭的贫穷是相互关联的

经过本次走访,我深深感受到农民文化知识欠缺的可怕,没有实实在在的技能,家庭发展规划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我帮扶的邱龙英家庭来说,一家四口,父母身上体现了农民的善良、朴实,但他们没多少文化,埋头干活,靠足够的力气挣为数不多的收入来供养正在上初中的女儿和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可在2016年9月,母亲因一场车祸瘫痪在床,一家人只能靠在本地做小工的父亲起早贪黑挣得的零星收入养活,因为缺乏知识和技能,父亲不能“头脑创造”。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父亲仅凭体力挣钱维持家庭生活,能撑多久呢?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受到的是:站在教育

的端口,我们只有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哺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穿上文化的新衣,才能让孩子们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 贫困家庭孩子家贫志不能贫

自我首次踏上对我班贫困学生邱龙英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那一刻起,从我对她的细心观察和与之交谈中发现,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大方,与人友善、自信乐观的中学生。面对家庭灾难,她将痛苦隐藏在内心深处,在老师及长辈面前,彬彬有礼,含蓄稳重;在同学面前笑脸常开,童真未泯;在家中孝顺勤劳,沉着做事……她的表情告诉我,她是勇敢的,坚强的;她的言语示意我,她是有志气的;同学的评价警示我,她是一个家穷志不穷的阳光少女。我作为她的帮扶教师,我除了在生活和知识上帮助她,更重要的是在思想灵魂上当好她的向导,我必须让她坚强、勇敢、乐观的生活着,笑对人生,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让贫穷与下一代、下下代永远说“再见”!

三、 重在行动,贵在落实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是,这种支援必须建立在干实事、干正事、干好事的基础之上,只要我们干

的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大事,就一定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援助。 通过这次扶贫帮困实践活动,作为站在三尺讲台的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想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去帮助那些在困难中挣扎的人们,我认为首先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深钻教材,不断为自己充电,增强专业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

的理念。用知识去帮助那些贫困落后家庭的孩子多学文化知识和生存之道,多跟他们交流,让孩子们脱离贫困的苦海。

虽然我从农村走到了城市,对农村自认为有很多认识,但这次的扶贫帮困却是真正让我思考最多的一次,正是这些激励着我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发奋图强,我要将教育的助困扶贫工作进行到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