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某地(34N)高中生在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o
1. 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2. 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答案】1. C 2.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该题组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考查学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有资料可知,该地连续3个月,太阳高度在递减,由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可以得出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10N,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10S,所以说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 2. 第1测量时,太阳直射100N,太阳直射北半球,不是二分二至;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为秋分日;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10S,不是二分二至,选择C。
2016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用户在启动微信时,欣赏到了由我国新一代全球最先进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上空云图,完成下列各题。
0
0
0
0
3. 对图中赤道附近云系的分布位置及该云图拍摄季节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偏南 北半球冬季 B. 偏南 北半球夏季 C. 偏北 北半球冬季 D. 偏北 北半球夏季
4. 图中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M处和太平洋上N处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 气旋 反气旋 B. 反气旋 暖锋 C. 暖锋 气旋 D. 准静止锋 反气旋 【答案】3. D 4. D 【解析】
3. 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图中赤道附近的为印度洋,图中赤道以北的云系呈西南走向,说明北印度洋此时盛行西南季风,为北半球的夏季,判断赤道以北云层厚,所以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北移,应为北半球夏季,故答案选D项。
4. 此时为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多受锋面的影响,M地处我国的长江流域,有可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海洋此时温度较低,形成高压,此时受反气旋的影响,故答案选D项。 研究表明,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呈正相关,而光照强度显著受含沙量的影响。长江每年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海,沉积的泥沙向口外海域扩散呈明显的季节性,导致口外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读“长江口外水域洪、枯季节平均含沙量分布 (单位: kg/m),完成下列各题。
3
5. 与冬季相比,夏季
A. 长江口泥沙堆积多,口外水域含沙量高 B. 长江口泥沙堆积多,口外水域含沙量低 C. 长江口泥沙堆积少,口外水域含沙量高 D. 长江口泥沙堆积少,口外水域含沙量低 6. 长江口外海域含沙量冬夏季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A. 夏季风扰动海水,长江口泥沙向外海扩散 B. 夏季含沙量较大的长江水进入外海 C. 冬季风扰动海水,长江口泥沙向外海扩散 D. 冬季含沙量较小的长江水进入外海
7. 若仅考虑光照强度,与夏季相比,长江口外海域冬季
A. 水体透明度高,浮游植物数量多 B. 水体透明度高,浮游植物数量少 C. 水体透明度低,浮游植物数量多 D. 水体透明度低,浮游植物数量少 【答案】5. B 6. C 7. D 【解析】
5. 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长江口,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泥沙在河口沉积。夏季,该地降水较多,河流的流量较大,携带能力较强,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泥沙的沉积量较大,长江口泥沙堆积多,而且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口外水域含沙量低,B正确。
6. 读图分析可知,长江口外海域的含沙量在冬季要显著高于夏季,冬季,长江的河流量较小,泥沙沉积位置比较靠近海岸,但由于冬季我国盛行西北风,海水由西北流向东南,海水流动带动泥沙流动,因此长江口的泥沙也会不断向外海扩散,故答案选C项。
7. 冬季的光照强度大于夏季,因此在冬季,水体透明度较低;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较少。D正确。
点睛:(一)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②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 ③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二)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①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②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区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纬度海区还要考虑结、融冰的情况。
霜柱,是指寒冷的冬夜,在裸露的松散土地上,形成的一种呈束丝状的冰晶,其顶端常覆有少量泥土(如下图),该现象多见于我国南方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形成“霜柱”的水汽的直接来源最可能是 A. 雨水 B. 土壤水 C. 大气水 D. 生物水 9.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霜柱”现象较为少见的原因有
①夜晚气温较高,水汽无法凝结 ②夜晚地面温度低,表土易冻结③降水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低 ④空气湿度较小,缺少水汽供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8. B 9. B 【解析】
8.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霜是固态,是由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在寒冷的冬夜,当气温低于零度,
风速较小时,会使温暖的土壤缝隙向上蒸发水汽产生凇结,常常可以看到生长出千姿百态的地冰花,有时连成一片,宛似雪地金针菇,由此看来,形成“霜柱”的水汽的直接来源最可能土壤水,B正确。
9. 0℃以下时,土壤缝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会凝结成地冰花,随着水汽的不断蒸发,地冰花也不断向上生长,就像从地里长出来一样。霜柱要形成,除了气温要达到冰点外,还需要是在低洼、潮湿而松软的地面。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夜晚地面温度低,表土易冻结,不利于水汽的蒸发;同时,由于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可蒸发水量较小,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B项。
“你妈喊你穿秋裤啦!” 2017年11月16日,气象台友情发布“秋裤”预警:11月18日~1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导致“秋裤”预警的“罪魁祸首”是 A.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 阿留申低压 C.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D. 江淮准静止锋
11. 常与图例“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是 A. 连续阴雨 B. 天高云淡 C. 浓雾蔽天 D. 云雨大风 12. “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表形态 C. 大气环流 D. 人类活动 【答案】10. A 11. D 12. B 【解析】
10. “秋裤”预警主要是由于气温降低产生的,此时在亚欧上为高压天气系统,受该高压的影响,导致该出冷空气不断南下,从而产生大幅度降温,故答案选A 项。,
..................
12. 读图分析可知,M处为四川盆地,由于地势较低以及北部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因此导致“秋裤分割线” 向北弯曲,故答案选B项。 2010年8月,“中国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丹霞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多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图5为我国武夷山地区丹霞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形成图中岩石类型的地质作用是 A. 侵蚀作用 B. 自然风化 C. 变质作用 D. 沉积作用
14. 对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沉 ③岩浆侵入 ④流水侵蚀作用 ⑤沉积作用 ⑥冰川侵蚀 A. ③→①→④ B. ⑤→①→④ C. ①→⑤→④ D. ②→③→⑥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 由材料分析可知,丹霞地貌的岩石是砾岩和砂岩,属于沉积岩,主要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故答案选D项。
14. 由材料分析可知,丹霞地貌主要是由砾岩和砂岩组成,砾岩和砂岩是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固结成岩,形成了砂岩后,经地壳上升,出露地表,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丹霞地貌.所以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⑤沉积作用--①地壳上升--④流水侵蚀作用,故B正确。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 常绿阔叶林 B. 针阔叶混交林 C. 落叶阔叶林 D. 针叶林 16. 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A. 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 B. 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 C. 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 D. 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 读图分析可知,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答案选A。
16. 浙江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辽宁丹东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丹东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观赏期较短,故答案选B项。
春运是中国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由大规模人口流动导致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这种具有显著规律性、高度集体性的社会行为的形成,与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结构及独特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读“2015年我国某两相邻省区春节前后流动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M、N曲线所表示的省区分别可能是
A. 江苏 安徽 B. 河南 北京 C. 广西 广东 D. 青海 18. 影响N省区2月23日之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 B. 宗教 C. 文化 D. 婚姻 19. 为缓解春运交通压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合理规划春节休假时间,错峰出行 ②加强宣传,改变传统的文化习惯③重点发展大中城市,吸引人口迁入 ④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7. C 18. C 19. D 【解析】
17. 根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人口迁移的数量越多,读图分析可知,N城市的人口迁移量大于M城市,说明N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M城市,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出M城市,在春节之前以人口迁出为主,春节之后以人口迁出为主;M城市在春节前以人口的迁入为主,春节之后以人口的迁出为主,由此判断C项城市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项。 18. N城市的人口在2月23日之前以迁出为主,主要是由于在春节前,人们为了回家团聚,从而有由工地返回老家,因此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为文化,故答案选C项。
19. 为了缓解春运交通压力,我们需要合理规划春节休假时间,错峰出行,其次可以合理规划城市,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布局交通网,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茶圣”陆羽曾称赞茶为“南方之嘉木”,一般认为我国西北省区不产茶。但在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文县成功栽培出优质绿茶——碧口龙井。“莫道香茗产江南,陇南茶叶美名传”,一次南茶北引的农业实践,让这西北之地竟也有了茶树参差、佳茗飘香。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文县成为我国西北省区中为数不多的优质茶叶产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位置 B. 地形 C. 光照 D. 科技 21. 近年来文县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条件适宜 B. 后备土地充足 C. 市场需求扩大 D. 生产技术改进 【答案】20. A 21. C 【解析】
20. 由材料可知,陇南绿茶地处陇南市的文县,属北亚热带湿润与暖温带湿润过渡气候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2°42′~33°48′,东经104°41′~106°08′之间,该地能够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湿润,海拔低,是甘肃省主要产茶区。故答案选A项。
21. 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因此近年来文县茶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影响原因是市场,故答案选C项。 几内亚铝土资源丰富,所产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2014年,中国某企业投资2亿美元,开采几内亚博凯地区的铝土矿。2015年9月29日,首条满载铝土矿的18万吨散装船从几内亚启程到达我国烟台港。目前,该企业正计划加大在几内亚投资,建设电解铝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几内亚的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的原因是
A. 农矿产品直接出口经济效益高 B. 中国市场对铝土矿的需求量大 C. 几内亚市场对铝制品需求量小 D. 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 23. 中国企业在几内亚投资开采铝土矿的影响主要有 A. 提高几内亚铝土矿附加值 B. 扩大几内亚外汇收入来源 C. 提高我国铝土矿的自给率 D. 降低我国铝产业生产成本 24. 该企业计划在几内亚建设电解铝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B. 我国铝土资源枯竭 C. 几内亚产业基础好 D. 几内亚劳动力廉价 【答案】22. D 23. B 24. A 【解析】
22. 几内亚位于非洲,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化水平低,加工能力不足,因此铝土矿几乎全部供出口,故答案选D项。
24. 电解铝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资源需求量大,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由于环境压力
和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导致我国将电解铝产业向外转移,故答案选A项。
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于2017年5月2日正式贯通。大桥总长55公里,其主体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长达22.9公里的桥梁、逾20万平方米的东、西人工岛构成。图9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 港珠澳大桥中部修建海底隧道的主要目的是
A. 缩短线路长度并减小工程量 B. 降低其建设难度和成本 C. 减小对航道通行能力的影响 D. 便于游客欣赏海底风光 26. 港珠澳大桥建成带来的影响是
A. 促进港澳旅游业的发展 B. 加强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 C. 缓解珠海交通运输压力 D. 加快珠三角劳动力向流动 【答案】25. C 26. A 【解析】
25. 港珠澳大桥是将、珠海和三个城市中心连在一起。因是广州、深圳中国两个大的海港的大通道,海运非常繁忙,船舶众多,采用隧道形式,就是确保不影响轮船通行。所以本题C为正确选项。
26.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间距离,方便了区域的对外联系,促进了港澳旅游业的发展,A正确;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会太大,B错;港珠澳大桥链接的是、、珠海,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间距离,但是珠海交通运输压力属于城市内部交通的问题,与城市规划和交通线路的合理布局有关,C错误;对外贸易发达,劳动力的流动方向不会由珠三角向流动。D错误。故答案选A。
钏路湿地位于日本北海道钏路市,是日本最大的湿地,这里栖息着北海道最后的丹顶鹤种群。丹顶鹤本为候鸟,冬季迁往南方过冬。但当地人们在冬季通过投喂小鱼,对丹顶鹤进行补饲,日积月累,使其成为“留鸟”,冬季不再南徙。钏路湿地的丹顶鹤从1924年的十余只,恢复
到如今的1300多只。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北海道丹顶鹤冬季南徙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严寒,食物不足 B. 河湖冻结,水源不足 C. 生物遗传,本能迁徙 D. 气温下降,不利保暖 28. 对 “补饲”行为评价合理的是 A. 改变了鸟类习性,使其失去捕食能力 B. 干扰了自然环境,客观上促进了物种保护 C. 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应大力推广 D. 反映了人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应全面禁止 【答案】27. A 28. B 【解析】
27. 本题主要考查候鸟南迁的主要因素。候鸟迁徙是由于气候季节变化及觅食的需求,丹顶鹤本为候鸟,冬季北海道气候严寒,食物不足,从而导致丹顶鹤南迁,故答案选A。 28. 当地居民的补饲和喂投行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当地居民冬季采用补饲和喂投方式,使得丹顶鹤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解决了冬季觅食困难,所以丹顶鹤成为留鸟,客观上促进了物种保护;另一方面,是候鸟变为了留鸟,改变丹顶鹤正常迁徙规律,干扰了自然环境,故答案选B项。
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国家规划建设北京通州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两项战略举措,将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与通州相比,选择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 首都功能的主要原因是
①靠近白洋淀,资源环境承载力强②距北京较近,受辐射影响发展快③交通设施好,便于开
展对外联系④开发程度低,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0.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 A. 扩大城市规模 B. 丰富城市职能 C. 改善城市环境 D. 提高城市等级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 本题主要考查雄安新区选址的主要原因。读图分析可知,雄安新区距离北京比通州距离北京的距离远,而且雄安新区靠近白洋淀,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且雄安新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比较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30. 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利于北京市分散城市职能,从而疏散人口,控制人口规模,改善城市环境,C正确。
第Ⅱ卷 选择题(3大题,共55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人口1685万,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该国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近年来,荷兰已减慢围海速度,甚至推倒部分堤坝,让一片围海造地生成的300公顷“开拓地”被海水淹没。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龙以关闭河道。 (1)分析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原因。
(2)须德海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艾瑟尔湖入海流量。说明须德海大坝建设后
坝内水域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
(3)分析莱茵河河口不修坝而修闸的原因。
【答案】(1)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暴潮多发;围垦区地势低,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风浪减小,利于继续围垦 (2)变小。大坝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注入淡水量大;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3)莱茵河航运繁忙,闸可打开以保正常通航;可减小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关闭闸门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沿海大坝修建的原因以及影响等相关知识。
(1)本题主要考查沿海大坝修建的原因。由材料分析可知,荷兰为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再加上人口众多,从而导致该地土地资源紧张,而且从纬度位置来看,该地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浪大,地势低,多受风暴潮影响;因此为了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须德海大坝,而且大坝的建设还能够减小风浪,便于围垦的进行。 (2)本题主要考查大坝建设对海水盐度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德海大坝隔断了海水与大坝水体的直接联系。一方面大坝建设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减少了海水的进入;另一方面,由于该地位于盛行西风带,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注入淡水量大;而且由材料可知,大坝上具有闸门,因此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3)莱茵河航运繁忙,可以通过闸门的开关来调节河流的水量,从而保证河流的正常通航,同时通过闸门的关闭,可以减小海水对河口的入侵,从而减少海水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关闭闸门可以减小风力,从而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艾比湖是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艾比湖流域人口年均增长率约5%,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阿拉山口是我国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全年大于8级的大风日数平均1天。20世纪80、90年代,艾比湖附近铁路常受“盐尘”(富含盐粒的沙尘)侵袭甚至掩埋。进入21世纪,当地加强了对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图为“艾比湖流域和不同时期艾比湖湖岸线位置示意图”。
(1)据图描述1966 -2011年艾比湖面积变化的特点。 (2)分析阿拉山口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的原因。 (3)说明艾比湖以南铁路常受“盐尘”威胁的原因。
(4)针对该路段的“盐尘”威胁,简述当地在铁路保护中可能采取的措施。
【答案】(1)面积总体缩小;西北部缩小面积大;1966至1972年面积缩小速度快 (2)离冬季风源地近;峡谷地形增强风力(狭管效应);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3)湖泊萎缩,湖床裸露,盐尘来源丰富;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沙源丰富;冬春季节偏北风强劲,风沙活动强烈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提高铁路两侧植被覆盖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地萎缩的原因以及区域多大风的原因、
(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艾比湖湖岸线即可以看作为等水位线,也可以看作为等高线。读图分析可知,从1966 -2011年艾比湖的湖岸线逐向湖心退缩,说明湖泊水面面积逐渐缩小;西北部等值线稀疏,说明湖泊缩小面积大;从1966至1972年面积变化较大,说明1966至1972年面积缩小速度快。
(2)本题主要考查多大风的成因。主要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表起伏等方面进行分析。阿拉山口位于的西部,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峡谷地形的影响,产生“狭管效应”,增强风力;冬春季节地表植被覆盖率低 ,摩擦力较小,风力较大。
(3)本题主要考查铁路常受“盐尘”威胁的原因。铁路受“盐尘”威胁的原因,需要从物质的来源和动力原因来进行分析。当该地位于内陆地区,湖泊多为咸水湖,由于湖泊不断萎缩,从而湖床裸露,盐尘来源丰富,从而为“盐尘”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该地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沙漠广布,土质疏松,沙源丰富;该地为性气候,冬春季节温差大,偏北风强劲,为“盐尘”发生提供了动力基础,因此该地在冬春季节强劲的偏北风把大量的“盐尘”
带到南部的铁路,威胁铁路的运行和安全。
(4)本题主要考查减小风沙对铁路威胁的措施。需要从阻沙措施和固沙措施进行分析。为了阻沙可以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减少风沙对铁路的危害;同时可以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草方格沙障,提高铁路两侧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地表的沙源。 点睛: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
1.水平气压梯度力: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温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2.气压带、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力大;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位于低气压带内,盛行上升气流,风力小;位于高气压带内,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小;
3.摩擦力:(面朝大海),水域宽阔,所受摩擦力小,风力大;高大建筑物、山地林立,所受摩擦力大,风力小; 4.地形因素:
(1)山脉阻挡:地势高,盛行风受山脉阻挡,风力小;地势平坦,盛行风长驱直入,风力大;(2)狭管效应:位于谷口(或谷内),峡谷与盛行风的风向一致;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3)岬角效应:位于岬角地带,易形成岬角效应,风力增强。 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索诺玛县是美国最负盛名的葡萄种植区和葡萄酒产地,这里土壤富含火山灰。在20世纪90年代,因为病虫害的影响,人们铲掉葡萄藤,让土地休耕数年,这里便被绿草所覆盖。1996年的一天,摄影师被这里青翠欲滴的草地、蓝天及白云所打动,拍下了一幅经典的作为Windows XP壁纸的照片(右图)。现在,该地已经再次被葡萄园所覆盖。近年来,左图所示区域频发森林山火。检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
(1)分析索诺玛县有利于葡萄种植的地形、气候条件。
(2)目前该县域聚集了190多个酒庄及众多相关企业。分析该县域集聚众多酒庄的原因.(3)分别指出该地区山火与水土流失易发的季节,并分析山火对葡萄种植业的不利影响。 (4)你是否赞同在该地扩大葡萄种植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位于(南北向的)山谷中,坡度和缓,(灌溉和排水条件好);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葡萄酒生产应接近葡萄产地。)该地葡萄生产规模大,原料供应充足且品质佳;相关企业众多,生产协作条件好;距旧金山市较近,靠近消费市场;距西部港口近,交通便利 (3)该地区山火易发生时间集中在夏季。水土流失易发生在冬季。山火烧毁葡萄种植园,产量降低;山火浓烟(导致光照减弱、昼夜温差减小)的熏烤,使葡萄品质下降;冬季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4)赞同理由:当地自然条件适宜,葡萄产业基础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夏季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供给压力;山火(病虫害)多发,葡萄产量不稳定;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破坏生态环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以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
(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形条件主要从地形起伏、坡度大小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方面来分析,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水分、昼夜温差等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索诺玛县位于美国西部山脉的东侧,属于南北走向的山谷,坡度和缓,便于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该地属于性气候,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本题主要考查产业集聚的意义。葡萄酒属于原料指向型产业,因此生产应接近葡萄产地。该地葡萄生产规模大,原料供应充足且品质佳;相关企业众多,生产协作条件好;距旧金山市较近,靠近消费市场;距西部港口近,交通便利 。
(3)读图,该地位于30°-40°N的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易发生火灾;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降水集中,易发生水土流失。该地发生山火易导致葡萄园烧毁,产量降低;山火发生时产生的浓烟,一方面会导致光照减弱、昼夜温差减小,使葡萄的光合作用减弱,另一方面,高温的浓烟熏烤葡萄,会使葡萄品质下降;植被减少,会导致冬季时,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4)本题主要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表明不同的观点,言之有理就可。如果赞同,就从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来进行分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葡萄的种植,而且葡萄产业基础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扩大
葡萄种植的规模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如果不赞同就从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来进行分析。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供给压力;而且该地山火、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多发,导致葡萄产量不稳定;如果大规模的扩大葡萄种植,会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从而破坏生态环境。
赠送模拟试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能力押题卷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苹果公司从上世纪90年始逐渐将制造业务外包,目前其产品主要由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厂商代工生产。在美国的推动下,近年美国出现高端制造业回流趋势,苹果公司亦将部分Mac电脑转回美国生产。据此完成1~2题。 1.苹果公司产品制造业务外包给亚洲厂商,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原料 B.劳动力 C.市场 D. 2.高端制造业回归利于美国
A.减轻环境污染 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提升产品质量 D.维持产业优势
【解析】第1题,苹果公司生产电子产品所需零部件是全球采购,与某地原料关系不大;其高端电子产品销往世界市场;亚洲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同样有吸引,不是影响其布局亚洲的主要因素;该苹果电子产品制造业务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亚洲劳动力优势明显。第2题,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能减轻污染,甚至相关产业会带来污染;美国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产业回流对此影响不大;高端制造业有一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并不会因为改变生产地而有较大变化;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经历了产业流失,产业地位不断弱化,高端制造业回流有助于美国保持高端工业的领先地位。
【答案】1.B 2.D
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读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气温垂直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越高,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 B.海拔越高,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 C.纬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D.纬度越高,受冷空气影响越强 4.导致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距海远近 5.下列城市中,逆温层厚度最大的是
A.郑州 B.阜阳 C.安庆 D.赣州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垂直方向气温变化的主要趋势总体上是气温由地面向高空降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热源,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低,且到达的地面辐射越弱,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从而导致气温大致由地面向高空降低。第4题,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说明甲处气温低,是由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入侵导致的。第5题,根据逆温定义和图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可知,逆温层大致位于AA′和BB′之间(如下图所示),因此选项中四地,逆温层最厚的应是赣州。
【答案】3.A 4.C 5.D
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1200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1.3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368mm,同一海拔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100mm左右,据此完成6~8题。
6.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 B.秦岭 C.武夷山 D.大别山
7.海拔1600m~2000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土壤水分 D.地势起伏 8.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A.东南坡海拔1400米处 B.西北坡海拔1600米处 C.西北坡海拔1200米处 D.东南坡海拔1900米处
【解析】第6题,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2000m左右,且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地区。第7题,由图示可知,海拔1600m~2000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第8题,读图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1600米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
【答案】6.C 7.C 8.B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读图,完成9~11题。
图甲 图乙
9.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 D.土地盐碱化
10.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D.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11.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增加植被覆盖率 B.提高水电发电量 C.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D.提高土地利用率
【解析】第9题,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由材料信息“以戈壁沙丘为主”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第10题,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第11题,羊群啃食园区生长过盛的草地,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9.A 10.C 11.D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油棕属木本油料植物,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环境,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油棕在种植后3年内就可产果榨油,经济寿命为25-30年。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油棕亩产油量是大豆的近10倍,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油价格相对豆油十分低廉,是目前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油生产及出口国,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超过200万人。该国东部的沙巴州(如图),油棕种植面积120多万公顷,约占国内油棕种植园总面积的30%。沙巴州于2005年开始在拿笃镇打造棕油工业综合区,将棕油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整合,打造集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物流运输于一体的综合园区。棕油及其加工产品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制皂业,以及精细化工工业。
(1)分析沙巴州适合油棕树生长的光照条件。(6分)
(2)说明马来西亚棕油价格相对美国豆油十分低廉的原因。(6分) (3)分析沙巴州棕油主要出口中国而不出口印尼的原因。(8分) (4)分析沙巴州计划将棕油工业综合区建在拿笃镇的原因。(6分) 【答案】
(1)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光照强;赤道地区多对流雨,强度大,但历时短,能保证每天光照时间充足。(6分)
(2)油棕生长在热带,经济寿命长,产果量大;油棕果含油量高,单位面积产油量高;马来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丰富,棕油加工成本低。(6分)
(3)中国热带面积小,油棕适宜种植区少,棕油消费量大,需要大量进口;印尼地处热带地区,油棕种植面积大,棕油自产量大。(8分)
(4)周边油棕种植广,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港口,便于产品运输;园区占地面积大,小镇地价更便宜。(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世界海水平均盐度为3.5%,地下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山东省莱州湾沿岸(如图)地下卤水资源丰富,且卤水浓度高、埋藏浅。目前地下卤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技术通常是抽取地下卤水,直接提取溴,然后利用尾水进行晒盐,以盐为原料制纯碱等。近年莱州湾沿岸溴素厂不断增加,部分季节卤水提取溴后直接排入海,浪费严重。
东营市莱州湾寿光潍坊市地下卤水分布区河流
(1)分析莱州湾沿岸地下卤水的形成原因。(8分) (2)相对海水晒盐,说明利用地下卤水晒盐的优势。(6分) (3)分析溴素厂不断增加可能给该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答案】
(1)莱州湾沿岸地势低平,易受海水入侵;(2分)该地(部分季节)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沙层中的)海水经强烈的蒸发作用变浓,并下渗贮存,(泥沙沉积封盖)逐渐形成地下卤水资源。(6分)
(2)卤水盐度较海水高,晒盐需时较短;地下卤水相对洁净,盐品质好(近海海水易受污染)。(6分)
(3)过度抽取地下卤水,地下卤水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下陷;大量制溴尾水直接入海,近海海水盐度升高,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渔业资源);工业废水排放增加,环境污染加剧。(每点2分,共6分)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马匹与茶叶互换),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丽江是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重镇,至今保留着较完整的古道遗迹。
结合云南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夏季沿茶马古道滇藏线从香格里拉到拉萨徒步旅游,可能遇到的主要危险。
【答案】
夏季多暴雨,山区易诱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穿越高山和进入高原面上时,因缺氧,易发生高原反应;夏季,气温高,虫蛇活动量大,易被叮咬;山高谷深,低海拔处植被茂密,视野有限,易迷路;高海拔处,白天太阳辐射强,易晒伤皮肤,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易感冒。(10分)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居民生活污水中氮磷等物质排放过多,导致湖泊中藻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而出现的水质下降问题。叶绿素是浮游植物的重要成分,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浮游植物门类都含有的叶绿素类型,水体叶绿素a的含量成为测量富营养化的关键指标。巢湖蓝藻的分布受风向、外源输入等因素影响,变化较大,实测巢湖表层水样叶绿素a质量浓度由2013年5月份的16.615μg/L上升到6月份的238.942μg/L和7月份的311.659μg/L,可知巢湖目前仍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水平。
描述巢湖2013年5-7月湖水水质的变化特点并简述为了改善该地区湖泊水质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变化特点:湖水水质不断下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2分)措施:加大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生活污水中的氮磷排放);加强生活污水的处理;加强湖泊污染治理研究,提高湖泊治理能力;疏通河道,增加湖泊水的流动性,提升湖泊自身净化能力。(任答四点,8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