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指导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指导

来源:爱问旅游网
浅谈教师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指导

钟秋萍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天性爱动好玩,对周围新奇事物充满好奇,乐意探索。在体育活动中一种简单的体育器械材料,就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激情。在此期间,教师自身胜过一切教具。要让体育教学过程更具吸引力,教师在活动中指导至关重要。 一、

知道观察幼儿的发展过程

生命在于运动,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健康的生命是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的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毛主席也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健康的身体从何而来,从运动中来,运动塑造了身体,运动对强健身体有积极的作用。

在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个主动的观察者,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与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过去对为什么要在体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观察幼儿的表现,我并不真正了解。体育活动,只要幼儿玩得开心、尽心,注意安全就行。直到上学期我有幸有机会参加了体育教研组的活动,课题组的老师带领我们研究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后,我才明白,原来观察幼儿不仅仅要看表现现象,更重要的在于研究、总结孩子在行为表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为他们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所以,我觉得体育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自主性活动,这种模式更需要教师观察在前。教师要有积极的观察心态,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运用自己获得的技能与技巧。 二、

知道幼儿快乐参与,树立自信

在活动中营造一个生动有趣,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让每位幼儿在活动中愉快玩耍,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最喜欢成功的吗,孩子做事一旦成功就有了自信心,”在幼儿期,孩子的评价多半来自家长和教师的评价,如果孩子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其行为则表现为积极,情绪饱满,有很强的自信心。如否定幼儿则相反,幼儿会萎缩胆小,没有自信。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性的作用。在知道过程中,教师的言语至关重要,更多以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对待幼儿,多用激励性语言,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使幼儿联系的兴趣和信心增

强了,学习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在“过小桥”的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三种不同高度的平衡木。但发觉多数幼儿兴致勃勃选择最高级平衡木,包括胆量比较小的唐诗韵小朋友,在活动进行中,多数幼儿陆续“过桥”走到平衡木的另一端排好队。此时发觉唐诗韵面露难色,一动不动,我深知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因为她平时就很胆小,要让她走过去实在是难为她,现在如果叫她临时换一组较低的平衡木,恐怕有的小朋友会笑话她,于是我试探性地问她,小朋友都在那一头等你,你怎么不走过去呀,她说,我怕。但是我又不想过其它小桥。 该幼儿担心小朋友笑话自己,而坚持想走这一平衡木。同时又怕,这一点透露出幼儿复杂的心理,胆怯,自卑,怕别人笑自己,我于是鼓励她,你能行的,老师相信你,最终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和伙伴们的鼓励中从小桥上走过了,我微笑着朝她点点头说,你真棒,她的脸立刻变得阳光般的灿烂,再也不像先前那样,现在她兴趣和信心增强了,达到这一点也仅仅再于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和一句鼓励的话语。 三、

激发兴趣,师幼互动指导幼儿

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开心,快乐,好玩,这是体现《纲要》的精神之处,也是幼儿游戏的实质所在,在游戏过程中,师幼关系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乐趣,通过师幼互动。特别是教师以大朋友,大伙伴身份与幼儿交往,使幼儿感到安全,融洽和亲切。教师的参与及幼儿的主动性,促进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创造。

在游戏《运西瓜》活动中,全体幼儿分成6组,游戏开始时,幼儿双脚并拢连续跳圈到达筐边取出“西瓜”(皮球后,按一定路线跑回单手拍下一位幼儿,游戏继续进行。在游戏进行的非常激烈当中,发觉月月的活动中表现异常,具体表现为:不愿与小朋友挨着,自己独站一处;在情绪不好的状态下,机械地迫使自己奔跑;可见幼儿情绪低落,没有兴趣参加游戏。

活动中,我小声对她说:“怎么不高兴了,能告诉老师吗?”琳琳说:“我跑不快。”我摸摸她轻声抵说:“没有关系,老师相信你是跑的最快的。”第二轮游戏开始时,我参加其中一组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发觉不仅琳琳在游戏中兴趣加浓,而且增强游戏气氛,还调动全体幼儿的积极性。最终琳琳不仅提高了奔跑速度,又体验到本次活动带来的乐趣。

可见,教师适时的指导和参与,是幼儿受到感染,从而把不良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教师给幼儿以鼓励、支持,并且以伙伴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不但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他们游戏,增强游戏气氛。 四、

指导幼儿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安全性原则应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场地的安全性、材料的安全性、游戏的安全性、幼儿行为的安全性都是我们教师应该考虑的因素。采取了一下几点方式加强安全性:

1、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幼儿活动质量

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精心的照顾和保护,但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着保护,接受着照顾,经常听到家长说不许跑、不许跳,久而久之使幼儿只知道不能这么做,而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这做。如中班幼儿有的不敢从小椅子上跳下来;还有一种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两种幼儿的反差很大。做为教师要想到,只有这样的幼儿往往会发生意外,因此在体育游戏活动,教师眼中要有孩子,照顾到顽皮好动的,又要鼓励胆小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首先,教师在活动前提出具体要求,如跑的活动要注意什么,眼睛里要有其他人。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说说注意些什么,在幼儿头脑中树立安全观念。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要对个别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如小雨玩儿攀登架时,总喜欢从最上边往下跳,这时我提醒他:从这么高跳下来,不仅自己会摔倒,还会碰到在底下玩儿的小朋友。教师的语言提示十分重要,他们只有在教师反复的指导下才能加深记忆,知道该怎么样去参加集体活动,才能玩的开心,得到快乐。 2 、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幼儿是体育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典型的事例可以被当做典型素材来提醒幼儿要安全的投入活动,如:捉尾巴游戏,幼儿经常会发生两名小朋友碰撞现象,一次两名小朋友碰到了一起,其中一名幼儿腿摔伤了,看见小朋友腿上流出的血,许多小朋友再也不使劲追逐,都能躲闪着玩。

幼儿观察能力较差,眼睛里经常没有他人,所以误闯误撞的事经常发生,但并没有引起幼儿的警觉,经过这件事件后,幼儿才知道玩时不能总自己开心,不顾他人。 3 、讲规则,让幼儿在遵守规则中得到自护在体育活动中只有按其活动特有的规则来约束和实施活动,才能使活动目标得以完全贯彻落实,如果缺少了规则,则会使目标不能落实,幼儿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玩“狐狸捉小鸡“的游戏前教师要通过示范,告诉幼儿当狐狸来进攻时,鸡妈妈应该勇敢的迎上去,堵住狐狸,而不能害怕的带着小鸡宝宝四处逃窜,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有鸡宝宝掉队、会摔伤、会被狐狸吃掉。规则交待清楚了,幼儿在这个集体游戏中就减少了碰伤、撞伤现象,幼儿投入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了。努力将幼儿的兴趣与必要的规则结合,促进幼儿建立各种健康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和可行的。

4 、让幼儿知道该如何使用体育器械,才能安全的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借助体育器械锻炼幼儿的身体发挥的功效是巨大的。首先,教师要告诉幼儿正确使用器械可能带来的危险。如:跳绳,当摇起来时会带动很大的力,抽在小朋友身上很疼,如果抽在脸上会出血、红肿,如果这样告诉幼儿必会让个别幼儿害怕不感玩了。不妨拿一张纸,让跳绳抽打在纸上,就会发现纸坏了,这时幼儿就会意识到我玩跳绳时要与小朋友有一段距离,防止互相抽打。其次,教师要认真反思对器械进行改进、更新。在“巧过小溪”活动中,我们用木板做器械并且使用了一段时间,可有一天幼儿在玩时,一名幼儿离开了自己的跑道,偏向了另一名幼儿,突然一名幼儿挪起木板时碰到身边小朋友的脸上,顿时血流了下来。事情发生后,我反思了好久:“巧过小溪”游戏,幼儿很喜欢玩,可危险性又很大,怎么办?看着手里的木板,我终于想出了好办法,将木板换成了泡沫垫子,它即轻便又安全,幼儿使用起来方便多了,幼儿投入的兴趣高涨了起来,从这件事中更可以看出,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凡事多为幼儿安全着想,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总之,在准备活动阶段,教师要带领幼儿做好准备运动,身体伸展活动开,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坚守岗位,对负责前来活动的幼儿进行引导,控制好幼儿活动区域的数量,做好幼儿安全监控工作,仔细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及时地完善,更新和投放自己所负责的材料,负责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深入。在指导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状况做出适当的指导。小班幼儿模仿性强,但运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中班幼儿虽然有一定的创造力,但往往需要在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去树立自信心,大班幼儿的独立性强,也具备了创新能力,但在活动过程中会非常活跃,特别容易出汗,教师应控制运动量和活动的时间,真正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