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肿瘤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90例患有乳腺肿瘤患者,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本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服务方法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服务方法进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月时间的电话随访,以观察两组患者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护理模式背景下的护理效果以及总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个性化护理模式背景下其总满意率为97.8%,而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的总满意率为88.6%,同时,观察组患者乳腺肿瘤手术术后感染率为2.2%,而对照组患者乳腺肿瘤手术术后感染率为18.2%,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所以说,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模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因此,在乳腺肿瘤术后护理活动中,个性化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推广与应用,从而以减缓患者的病情痛苦。
标签:个性化护理;乳腺肿瘤;护理方法;护理效果;观察组;对照组
乳腺肿瘤是妇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据相关有效数据统计得知,其发病率占我国女性癌症中首位,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者也易患得这种疾病,以至于这种疾病趋于年轻化[1],不仅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而且对患者的自身也带来疾病痛苦,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给予相关治疗方法以外,还需要给予患者护理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疾病心理疼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家庭负担。本研究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90例患有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90例患有乳腺肿瘤患者,由于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46例,年龄为27~58岁,平均年龄为(33.56±5.82)岁,病程为3~6个月,平均病程为(3.11±1.01)个月;对对照组患者为44例,年龄为28~60岁,平均年龄为(34.21±6.08)岁,病程为3~8个月,平均病程为(3.22±1.2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学历等临床资料得知,这些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P>0.05。
1.2方法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应手术治疗后,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其中个性化护理模式如下:观察患者手术术后心理变化,例如,手术术后恐惧型患者,对
于这类患者相关护理工作小组人员需要给予一定鼓励,并且采取有效护理方法以了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原因,并且稳定患者的恐惧心理情绪,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3],另外,遵循医生嘱咐定时定点给予患者药物服用,并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乳腺疾病的信心,不仅有利于手术恢复,而且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命体征。此外,手术后帮助患者检查各项指标,并且与患者之间建立友好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以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手术护理完毕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感染率,同时,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总满意率[4]。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采用SPSS 15.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个性化护理模式服务背景下,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8%,而对照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背景下的总满意率为88.6%,另外,手术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2%,而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18.2%,因此,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模式服务方法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护理模式服务方法,见表1、表2。
3讨论
乳腺肿瘤是妇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据相关有效数据统计得知,其发病率占我国女性癌症中首位,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者也易患得这种疾病,以至于这种疾病趋于年轻化[5]。其主要症状有: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皮肤凹陷等等,这些症状的表现均有效的告诉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从而有效帮助患者早日、尽快恢复。根据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乳腺肿瘤的病因与患者自身内分泌失调、遗传、饮食、精神状态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疾病病发早期时候没有显著性临床症状,或者仅仅表现乳房疼痛,并且乳房疼痛并不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因此,乳腺肿瘤常常被患者所忽略,以至于使得乳腺肿瘤成为了恶性肿瘤[6]。
由于这种疾病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给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探讨一些有效治疗方法或方案治疗与预防乳腺肿瘤疾病,从而减轻患者家庭负担以及患者的疾病痛苦,与此同时,相应的给予乳腺肿瘤患者以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乳腺肿瘤手术术后感染率为2.2%,而对照组患者乳腺肿瘤手术术后感染率为18.2%,而观察组患者乳腺肿瘤手术临床护
理模总满意率为97.8%,而对照组患者乳腺肿瘤临床护理模式总满意率为88.6%,由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性服务模式,所以说,在今后乳腺肿瘤手术临床活动中,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治疗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虞玲丽,齐瑛,吴雅利.乳腺肿瘤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8(07):45-46.
[2]任文芳,潘玉梅,曾凤霞,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A]. 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
[3]刘秋华,林均清,甘丽萍.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呕吐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 2010 .
[4]王欣,李玉燕,桑宝珍,等.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探讨[A].2008年中国岭南护理学术讲坛论文集[C]. 2008 .
[5]梁燕嫦,王得坤,赵惠霞,等.个性化护理体系的研究与应用[Z].国家科技成果.
[6]陈艳梅,潘虹霞,任玉芳,等.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持续血液净化技术(CBP)中的临床应用与观察[Z].国家科技成果. 编辑/张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