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接受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探究

对接受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探究

来源:爱问旅游网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9年第17卷 第20期 •护理研究*1.2 方法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降压、 营养脑神经等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 方法是:1 )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2)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3)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4)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在此 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方法是:1)指导患 者进行发音训练。让患者从单字开始进行发音训练,如让 其说出\"你”、\"我”、“他”等音节以带动口唇肌肉的运动。 在进行发音训练时要确保发音准确。2)指导患者进行咀嚼 肌训练。让患者张口,尽量伸出舌头后用舌舔下唇、口角、 上唇、硬腭,然后再缩回。接下来护理人员用纱布包裹住 患者的舌头后带动其舌头做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的被 动运动,每次运动5 min,每天运动3次。3)指导患者进 行喉部内收肌训练。让患者张口后再闭口,使双颊充气鼓 腮再呼气,然后反复做吸吮手指的动作,以促使其口轮匝 肌进行运动,每次运动5 min,每天运动2次。4)对患者 进行咽部刺激。护理人员用冰冻棉签蘸取少量的冷水后放 入患者的口腔内,对其软腭、舌根等部位进行刺激,同时 让其做吞咽的动作以强化吞咽反射,5 min/次,3次/d。5) 对患者进行鼻饲。在患者的吞咽功能尚未恢复前,需对其 进行鼻饲。进行鼻饲的食物以牛奶、肉汤、鸡汤等为主, 鼻饲量为200 - 300 ml/次,鼻饲食物的温度为36t,进 行鼻饲的速度为25 L/mino在进行鼻饲的前后,需将患者 的床头抬高30° - 60° ,以免其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 6 )指导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待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所恢复时, 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喂食。在进行喂食前,先用汤匙压迫 患者的舌面刺激其吞咽知觉,待其完全咽下食物后,停止 喂食10 ~ 15 s,让其咳嗽,以使其将食物的残渣排出。每 次的喂食量为3 ~ 5 ml,根据患者的进食量酌情增加喂食量。 1.3观察指标治护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住院的时间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 21.0软件中进行处 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工土s)表示,采用r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表示,采用X 2检验。P <0.05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治护前后两组患者呑咽功能分级的比较治护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分级相比,P >0.05.治 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吞咽功能为I级 患者的占比更高,P <0.05o详见表1。2.2治护后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及其225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营养不良的 发生率更低,其住院的时间更短,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更高,P <0.05„详见表2。表1治护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的比较[\"(%)]阶段组别治护后治护前观察组(”=34)对照组(\"34)够组(”=34)对照组(n = 34)1 (2.94)I级u级BI级W级V级P值6 ( 17.65)7 (20.59)6 ( 17.65)14 (41.18)>0.052 (5.88)5 (14.71)6 (17.65 )6 (17.65 )15 (44.12)24 (70.59)8 (23.53)2 (5.88)0 (0)0 (0)V 0.057 (20.59)8 (23.53)10 (29.41)6 (17.65)3 (8.82)表2治护后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及其

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值例数3434营养不良的发生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 住院的平均时间(d, X±S )率[(% ) n]率[(% ) n]14.71 (5)2.94 (1)70.59 (24)97.12 (32)9.64 ±1.306.85 土 1.02<0.05<0.05<0.053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与其吞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受到 损害有关。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多存在假性 延髓麻痹的情况[110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 速度缓慢,易导致其发生营养不良倒。进行鼻饲是临床上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补充营养的主要方法。对脑卒中后吞 咽困难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优势是:1)指导患者进行发音 训练、咀嚼肌训练和喉部内收训练,可为其吞咽功能的恢复 奠定基础a。2)刺激患者的咽部,可强化其吞咽反射能力。 3)在患者的吞咽功能未恢复前,对其进行鼻饲,可确保其 营养充足旳。4)待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所恢复后,逐渐指导其 自行进食,可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51o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 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 效地改善其吞咽功能,降低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缩短其住 院的时间,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参考文献[1] 徐颖.醒脑开窍针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

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1):100-103.[2] 唐蓉,赵新梅.吞咽训妹结合规范化护理照料对脑卒中后遗症期 吞咽障碍效果体会[J].智慧健康,2019.5(5): 115-117.[3] 陶芳芳,李鹏涛.早期传统模式的护理干预与吞咽电剌激干预后

的对照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2):33-36.[4] 许乐.吞咽训练联合饮食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

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3):167.[5] 闫夙.季舒,高瑛.品管圈模式联合微信平合在脑卒中病人吞咽障

碍专项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19,5(1):86-90.对接受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探究谭妮科(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曲ICU患者进行全而护理配合的临床数果。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柳 州市柳铁中心医晓进行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曲60例ICU患者作为研宪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毎组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 均进行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比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配合,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配合。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用时、

术中的出血量和入住ICU的时间。结果: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出,试验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用时和入住ICU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P<0.05o 结论:对接受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进行手术的时间和住ICU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关键词]ICU患者;纤支镜;经皮气管切开术;全面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 ( 2019 ) 20-0225-02226《当代医药论从》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9年第17卷 第20期 •护理研究•经皮气管切开术(PDT)是一种微创、快捷的急救技术。 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ICU患者的治疗中。ICU患者在接受经 皮气管切开术后,易出现切口出血、切口溢痰、气胸、皮下气 肿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地影响其预后E。近年来,随着微创技 术及纤支镜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被 广泛地应用于ICU患者的治疗中,有效地提高了经皮气管切开 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接受纤支镜下经 皮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 在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进行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60

例ICU患者。这60例患者的病情均需长时间接受呼吸道管 理而实施经皮气管切开术。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 ) 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全。2)患者未签署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 同意书。在这60例患者中,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有22例, 脑梗死患者有13例,脑出血患者有11例,严重胸部外伤 患者有8例,肌炎肌无力患者有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 肺部感染患者有1例。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2

例;其平均年龄为(59.28 ± 4.71 )岁。在试验组患者中, 有男19例,女11例;其平均年龄为(59.72 + 4.63 )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 究获得了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1.2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同时,对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配合,方法是:1)术前,准备好进 行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所需的物品及药品。准确地评估患 者的实际情况。2)术中,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并配合医 师进行手术操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对试验组患者进行 全面护理配合,方法是:1 )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配合。(1)准 确地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缺氧的程度和自身清理呼吸道的能 力。(2)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等生命体征及其病情变化的情况,充分了解其凝血的时间。⑶ 在患者意识清醒时,积极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其不良 情绪,并耐心地为其讲解进行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目的、 意义和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提高其对手术的配合度。⑷准 备好进行手术时所需的物品(包括气管切开包、手套、立灯、 皮肤消毒剂、麻醉剂和一次性注射器等),准备好中心吸引装 置和吸氧装置,准备好呼吸机及抢救时所需的药品等。(5)提前 调试好纤支镜,确保其能够在术中正常使用。(6)对手术室进行 清洁、消毒,并保证室内安静、光线充足。⑺准备好镇静剂, 本次研究选用的镇静剂是咪达睦仑和芬太尼。在术前的3 ~ 5 min,遵医嘱为患者使用镇静剂,以防止其术中出现躁动。(8) 在术前的15 min,对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使用纯氧进行通 气支持。2)对患者进行术中护理配合。(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在其肩部的下面垫上软枕,并使其头部尽量向后仰,充分暴露 其颈部。(2)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 时为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确保其呼吸道畅通叫(3)在患 者的气管被切开后,为其拔出气管插管。在为患者拔管时,需 注意观察其有无呼吸困难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遵医嘱迅速 地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3 )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配合。(1)M 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异物。保证呼 吸机的正常运行,避免呼吸机的管路发生折叠、脱出、受压、 痰堵等现象。对呼吸机管路出现痰堵情况的患者,需对其进行

吸痰处理。⑵对患者进行切口护理。对切口发生出血的患者, 需立即采取压迫止血法对其切口进行处理,如其止血的效果不 明显,需迅速地将气管导管插入其气管内,然后使用气囊对其 切口进行压迫止血,同时遵医嘱为其使用止血药进行止血。⑶ 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的护理。对出现皮下气肿的患者,需尽量保 持其气道的湿润并减少外部刺激,指导其正确地进行咳嗽,避 免其因剧烈咳嗽而使气肿蔓延至其颈部组织、胸部组织和腹部 组织。1.3观察指标治护后,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 量和入住ICU的时间。1.4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 19.0软件中进行处 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亍士 s )表示,釆用r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V0.05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进行手术 的用时和入住ICU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 P <0.05o详见表10表1治护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F 土 s)组别例数进行手术的平均 术中的平均出血入住ICU的平均时

用时(min )量(ml)间(d)对照组3010.68 ± 0.7631.30 ± 3.1816.73 ± 2.09试验组307.71 ± 0.5220.56 ± 2.4910.64 ± 1.173讨论实施传统的气管切开术不仅对操作医师的专业技术及 熟练程度要求较高,而且进行手术的用时较长且患者手术 切口的面积较大,会给其带来较大的手术风险內。纤支镜下 经皮气管切开术属于一种微创手术。该手术是在纤支镜引 导下进行的,不仅可确保穿刺和置管的操作均在患者的气 管内进行,减少其发生感染的几率,还可提高进行手术操 作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其造成的创伤,缩短手术 的用时旳。有研究表明,在对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纤支镜 下经皮气管切开术时,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配合的方法对确 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 要意义。对接受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进行 全面护理配合,可有效地避免其术中因错误操作而发生食 道损伤及气管撕裂等损伤,降低其切口渗血、溢痰、气胸 和皮下气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治护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用时

和入住ICU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p <0.05o 这说明,对接受纤支镜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进行 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进行手术的时间 和入住ICU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参考文献[1] 段成花,王莉梅.24例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 效果与护理[J].医药前沿,2015(30):261-262.[2]

谢凤杰,赵琳琳.张瑶,等.改良纤维支气管镜下经皮旋转扩张气 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的应用:附4种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 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1):61.[3] 邹剑峰.刘于红,帅维正,等.纤维支气儈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 开术在ICU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2):195-197.[4] 何超,林兆奋,杨兴易,等.床旁B超联合纤支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 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1⑸:872-874.[5]

杨峰,杨立新,李瑞光.纤支镜引导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困难气 管切开患者的应用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2(10):1073-10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