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xx县纺织服装产业2012年行动计划

xx县纺织服装产业2012年行动计划

来源:爱问旅游网


xx县纺织服装产业2012年行动计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xx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加快纺织服装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目前,我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1、具有一定的产业

基础,发展态势较好。2011年,全县纺织服装产业企业13家,其中,工业销售产值比2010年增长62%;利税总额比2010年增长43%。2、行业品牌优势凸显。我县纺织服装产业通过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省级名牌产品为骨干、市级名牌产品为基础的名牌梯队格局。至2011年,全县已有阿房宫、东方蚕丝绸、梦莱雅等荣获“河南名牌”称号。3、行业带动作用强,对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贡献较大。创建了一批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密集区和现代化特色纺织生产基地,如阿房宫丝绸家纺有限公司、东方蚕丝绸开发有限公司、银河制衣有限公司等。

(二)2012年,我县纺织工业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突出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突出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突出中高端带动,培育知名品牌;破解印染瓶颈制约,改善染整等薄弱环节,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加快建设纺织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持续做大做强8户重点企业和2个重点产业集聚区,推动纺织工业发展,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

二、工作目标

2011年全县纺织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亿元,增长26%。 预计2012年全县纺织服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5亿元,增长31%;全县重点项目开工4个,完成投资2.6亿元,占年度目标18%。 三、重点工作

(一)加快培育服装加工、纺织特色产业集群。依托集聚区,强化柞蚕、服装产业链薄弱环节,改善研发瓶颈制约,重点培育2个产业集群。抢抓服装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重点培育我县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协同打造服装加工产业基地和贸易加工区。重点培育以东方蚕丝绸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支持棉纺行业向高档、精梳方向发展。

(二)完善服装配套和物流配送产业体系。完善服装配套产业体系。制定加快服装配套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建设服装加工集群,形成面辅料配套产业体系,建设服务周边、配套能力强的服装配套产业制造基地。

完善纺织服装物流配送及交易体系。围绕柞蚕生产集群、服装加工生产集群,加快建设我县纺织品服装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加快形成“终端产品—生产加工—原材料”一体化物流配送体系。

(三)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按照产业布局和完善产业链发展要求,重点承接品牌服装、家纺和高端棉纺项目等。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合作项目。抓好服装加工项目建设和已经签约项目落地,使其尽快投产或开工。面向东部重点地区组织开展纺织服装企业专题对接活动,紧抓

机遇,努力推进我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四)培育4家优势企业和8家自主品牌。在全县纺织服装企业中选择3家企业培育壮大,重点支持企业以采用新工艺、新装备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加强战略合作和品牌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我县纺织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实施意见,选择有竞争优势、有市场影响力的8家自主品牌企业重点培育,鼓励开展创意设计大赛、新品展示发布、设计师交流等活动;推出一批叫响市场的纺织服装品牌。 (五)支持服装、丝绸产品开拓市场。实施“名品”进“名店”活动,按照“内需拉动、扩大消费、多途增效”的原则,支持举办纺织服装博览会,支持自主品牌进入本地销售商场,提高“南召造”产品在商场的上柜比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工业领导小组统筹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成立食品工业发展实施办公室,具体负责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在项目、资金、土地、人力资源、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支持,建立推进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任务考核,明确政策支持,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年度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县产业发展机制,重点抓特色,在产业布局、项目建设、集群集聚、链条完善、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凝聚合力,协调联动,强力推进。

(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按规定积极落实纺织产品出口退税、增值税转型等国家有关财税优惠政策,确保及时足额退税、减免

税。积极帮助重点企业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县直各单位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等政策支持纺织服装企业融资;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纺织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金融企业要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6号),对符合条件的中小纺织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照税法规定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把企业服务作为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企业服务长效化、制度化,继续完善企业服务直通车、三级重点服务企业、首席服务员等制度,健全政策导向、要素保障、市场开拓、融资服务、困难企业帮扶等长效服务机制,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对纺织服装企业和重点项目,相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资金支持、土地审批、环评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和生产要素供应。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和产销对接活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继续清理和规范各类涉企收费,实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一费制”,加强在建重大项目和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减少和规范涉企审批,优化固化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四)鼓励承接产业转移。落实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扶持政策,落实承接产业转移奖惩机制。统筹安排招商引资专项资金,支持纺织企业向产业集聚区转移,同时,设立的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在安排使用时

要适当向出口纺织企业倾斜。

(五)加快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视高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服装设计师培养,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拥有设计创意形成产业化能力的专业人才进行表彰。定期组织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外出交流和培训。鼓励重点企业与职业教育园区建设相结合,创新企业人才培育模式,着力构建以技术人才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体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