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培养途径的探讨

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培养途径的探讨

来源:爱问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科教论坛 Chin8 Education Innovat::io:n::=: Horal:c:l—嵋  : 中职学校“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培养途径的探讨 袁华’ 李启袭 (广西工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本文认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不同来源的教师,要培养成为“双师型”的专业课教师,有着不同的途径,参加专业课教师培训 班是其中的一条捷径。职师本科生是中职学校较为理想的人才来源之一。 关键词:职校 双师型 职师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4 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3--9795(2008)02(b)--01 75—02 教育教学能力,能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方法。 2.5从企业引进的师傅或技术人员 对于师傅来说,他们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Ⅸ关于实施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强 调,“适应职业教育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需 点职校的专业课师资情况进行调查。据反馈的 信息显示,教师的来源结构为:职校毕、l 生留校 任教人数占9.8%,文化课教师转型占】6.4%,高 要,着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 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 训体系,创新中等职业学校用人机制,加大财政 的支持引导力度,全面推动职教教师队伍建设 工作,加快造就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 向,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为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 障”,“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以提高专业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重点,着力培训一批具有 “双师”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 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中等教育持续性 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外国职 业技术学校的代表指出目前国内的中等职业教 育存在4个瓶颈 I,其中的一个是:“双师型” 教师极度缺乏。 如何培养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 骨干教师?笔者结合我校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多 年来对广西区中职学校的调研情况,以及多年 来面向中职学校开展专业课教师培训取得的一 些经验,分析职校专业课教师实践操作技能 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方法及能力的获取 途径,对如何较快地实现专业课教师“双师 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一些探讨。 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性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 学校的办学方针。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很 明确,就是培养某个工种的技术工人,即要求学 生到工作单位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某个工 种的岗位要求,能在岗位上独立完成生产任务。 职校学生入学时,对某个工种的操作技能 是零的。在学习过程中,除学习文化基础课外, 围绕专业,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地向 学生教学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循序渐进地 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学生的工种技 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计划,逐个课 题地教学,逐个课题地实习,逐步掌握,逐步积 累,逐步形成的。 “名师出高徒”,所以要求教师具有较高 的技能水平。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种操作 技能及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有丰富的实 践生产经验,有适宜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胜任 指导学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双师型”教师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 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生产经验,既能进行理 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进行技 ̄PAJll练。因此,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很重要的。 2职校“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培养的 一些途径 今年4月份,本基地对我区9所国家级重 职毕业生来校任教占16.7%,本科毕业生来校 经验,但没有教学经验,同时专业理论知识不够 任教占49、0%,研究生来校任教占1.4%,从企 丰富,教育教学方法也有待学习;至于技术人 业引进的师傅或技术人员占6.8%。 员,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也有一定的生产 不同来源的职校教师,如何培养成为“双 实践经验,但教育教学方法有待学习和提高,教 师型”的专业课教师,笔者就培养途径提出如 学经验有待积累。 下一些观点,以供探讨。 总而言之,以上所说的各方面来源的教师 2.1中职学校毕业生留校任教 人才,除了其它的学习途径外,参加职教师资培 职校毕业生在校时跟着老师学习,毕业后 训基地举办的专业培训班,通过进修,能在最短 留校做教师。这部分同志没有教学经验,没 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 有生产实践经验,只能依样画葫芦,照搬教师从 的专业技能,学习到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具备 前教自己的那样来教学生。上台讲课或指导 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当然,教师们的各种能 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底气很不足。如此循 力,在接受培训后,必须结合教学工作不断实 环,教师队伍会有缺陷,“近亲繁殖”,教出的 践,才能得到巩固与提高。也只有通过自己的 学生一代不如一代。 努力,通过自己的潜心钻研,注意在工作中积 因此,职校毕业生留校后,参加专业课师资 累,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并且探究其解决方法,才 培训班的进修,拓深专业理论知识层次,学习专 有可能成为学校的“双师型”专业课骨干教师。 业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能力,参加生产实践,虚 我基地成立于2000年4月,是全国重点建 心向同行请教学习,并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积累 设职教师资培圳基地之一。基地白建立以来, 经验,才有可能成为“双师型”教师。 积极为全国及广西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2.2文化课教师转型 先后面向职校在职教师举办丁短期培训42期,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职校开办的专、№会 培训学员2865人。在培训过程,特别强调贴近 适时做出调整,各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转型教 受培对象,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开设 师。针对于原来是文化基础课的教师,他们 培训课程,制订较为科学的培训方案。比如 的专业理论知识不仅要全部更新转型,而且没 2006年数控技术培训班,在“强调实践动手能 有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笔者认为,参加专 力的培养”的原则下,开设的培训课程中,理论 业教师培训班的进修培养是最好的途径。这 课时80学时,实践课时240学时,理论课和实践 样才能使这砦转型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专 课的比例为l:3。通过保证学员在机床上操作 业理论知识,并掌握专业上基本的操作技能。 的时间,加强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培训 然后,在教学工作中,结合生产、结合教学, 的结果是,学员学爿_r基本的数控技术理论知 多实践,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才能胜任 识,掌握数车、数铣、加工中心的操作技能;在 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及技能训练的指导教学。 培训过程中穿插安排教育教学经验与方法的讲 建议这些教师在转型后继续参加该专业的 座、讨论,向学员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培训学 大学课程的脱产或函授(夜大)学习,以便系统 员的教学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了“以提高学 地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 员数控技术加工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培训任务。 2、3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 学员反馈,通过这种模式的培训,真正能学到所 本科毕业生或研究生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 需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根据追踪调查,受 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实践技能是弱项,动手能 过培训的学员,回到学校后,均担任了专业课的 力相对较莘,又没有生产经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送培学校表示满意。 教学方法也侍于通过实践来提高。笔者同样 认为,他们有必要到企业实习,也有必要参加相 3新型办学模式培养的职师本科生 应专业的师资培训班;他们在教学工作过程中, 作为中圄引进德国职教师资培养摸式的试 也要虚心向同行学习,结合生产实践,积累经 验,同济大学于1999年开始开办职师本科专业 验,努力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 }。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到教学培养方案的确 2.4高职毕业生 定,从办学模式到具体课程的开发,充分运用新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的观念,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在制定的人才 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样的问题 培养方案中,职教特色鲜明:从第一学期就设定 是,他们的实践经验不足,生产经验久缺。所 了职业教育类课程,使学生一进校就能对职业 以,他们一方面要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另一 教育有一种新的认识、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从 方面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的 第一学期就使学生得到一种在企业、学校认 学习。这方面来源的教师参加专业课师资培 识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对职业、劳动、技术 训班的进修,有助于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 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了解,较早地树立起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orald 1 7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 NO 0b Ohin8 ducat}on lnnov8t}on HOt8la 科教论坛 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李荣茂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 1 0046) 摘要: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遣性劳动。教学创新,应当是我们每一位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长 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轨道上,根据应试要求教师可以不顾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从教学目的.内容和评价上综合考虑自己的教学策略, 遣成教师长期被束缚于凯洛夫思想框架中的“教学环节”上,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被降低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3--9 795(2008)02(b)一0I 76—01 今天,我们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可以概括地 说,就是在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与课程标准的 作为教育对象的现状(发展需要与条件),这两 方面构成_『教师提出这一试图解决学生发展问 的教学目的上可以评价其有效性;③在教学过 程和教案上可以评价其有效性;④可以依据提 框架肉,教师的教学应当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 题的根据。这些发展问题不仅仅是认知问 出发展问题和实现程度的情况作出评价;⑤从 和谐的发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 题,还包括道德行为问题、能力训练问题、 教育思想上更具有其可评价的内容,因此这种 展。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当是“以学生 身心健康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不只是教 课包含着课堂教学系统评价的雏形。 发展为本”,教师要f分关注自己的教育对象, 材规定的,而更主要的是由教师创造性地提出, 另外,在以此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值得我们 组织教学活动。这为我们教师组织教学活动 是教师依据教材与学生背景综合思考的结果。 研究的问题远远超出了教师只注重教学方法技 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广阔的创造性劳动的舞台, 第二,由于这种课是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巧的领域,必须思考更广泛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创造问题给以足够重视。 提出了学生发展问题,因此,它把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问题,学生发展问题。首先是由教材 我们先对现有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与学生的发展问题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 作出具体规定,还是应当由教师依据教材这一 作一分析,以利比较。通常出现的教学组织 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立足于“学生发展为 内容范围由分析学生沉重背景提出?教师在这 过程,基本上是:熟悉教材标准与要求(有时是 本”这一基点,从根本上把握了实施素质教 方面存在多大的可以自主的自由度与空间?这 考试标准与考试要求) +确定授课目的一制定 育的方向,至于这个发展问题提得妥当与否、 就联系到“让学生充分自主发展”有没有必 教学策略一+课堂教学一反馈砰价。在这里, 与学生实际的发展需求是否相一致、能否实 要提出“给教师更多的主导机会”? 教学的出发点(逻辑起点)是教材,教学的组织 现学生的和谐发展等问题,这实际上只是教师 第二个问题,教材地位问题。教材是作为 过程是由教师在这一出发点上演绎出来的。 的水平问题,也是从技术上可以不断完善的问 教学素材,还是可作为可选择的教学材料,或是 固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时也强调“因材 题,这当然有必要不断提高与完善,但这毕竟把 必须严格执行,按序就搬的授课材料。教材 施教”、“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与学生), 握了方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也为教师 能否满足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在使用教材中 实际 ,教师大部分是立足于教材规定的要求, 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的作用怎样确定。 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去适应教 第三,由于课堂教学主要针对学生的发展 第三个问题,教学目的问题。教学目的实 材的规定。在顺序上是先有教材,然后才有 问题(在教材确定了的内容框架内),并由此提 质上教育目标(学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 学生。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学策略时,作 了这种课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目的已经不 化。如果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那么 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学生只是在教师考虑教 同于传统由教材作为唯一依据的教学目的,它 教学目的的针对性更是指向于学生发展问题。 学策略时,作为授课对象被思考。学生总是 突出了对学生发展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和具体 学生发展问题从需要角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 是被动的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我认为,这 性,从人的发展意义角度来看这体现了以学生 社会需求方面,即社会需要你发展的方面;二是 样的教学活动与素质教育倡导的以“学生发 发展为本的要求。 个人需求方面,即学生成为社会人需要的主动 展为本”的基本出发点有一定差异。“以学 第四,课堂教学中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发展的方向。教材难以包融第二个方面的发 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应当是: 思想,也给教师在主导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更强 展需要,而教师主动主导性方面则能克服这方 教学材料~学生背景一学生发展问题 教学目 的主导性。教师从教学目的提出,直至整个 面的不足。 的 制定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一反馈评价。 教学活动的完成,比传统的教学过程更赋于主 总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显然,这一过程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动的创造品质。因此,比以往的“以教材为 活动,其内含是十分丰富的。任何一位有思 第一,达一过程改变r以往教学是仅以书 中心”的教学过程无论从视角上和评价的内 想、立足于“培养人”的教师,他必须立足 本作为第一出发点,而是把教学材料与学生背 容上更具有评价系统性。它比以往以教材为 于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主要的方式上去思考 景分析作为制定学生发展的并列的第一出发 中心的教学过程存在更多的评价点:①从教材 与创造,而实施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 点。其中教材作为一种教学活动的框架内 和学生背景分析上评价教师对学生发展问题把 舞台,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将得到充分体现。 容,规定了教学活动的主题与范围,学生背景是 握的准确程度;②从学生发展问题出发所提出 的劳动观,职业观和就业观。 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的学习课程,毕业时,只要学生修完学分,并通 作为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的合作伙伴, 职业教育教学法、职业学校教学实习。强调 过普通话测试及试讲,广西教育厅则颁发中职 为了培养出符合广西区内外中职学校需求的专 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教育教学能 学校专业教师资格证。 业课教师,我校借鉴同济大学职教师资培养的 力、教学方法的培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职师本科毕业生是中 模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于2005年开始招 职师本科生,是面向中职学校培养师资的 职学校教师队伍中较为理想的专业课教师来源 收职师本科生I4I,开办两个专业:机械工程及自 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学生的专业知 之一。 动化(数控技术)及电子信息:[程。根据对广 识面较宽,专业理论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较 西区职校师资情况的调研结果,为更好地满足 强 同时,接受了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职校 参考文献 社会需求,2006年增加一个专业:机械工程及 教学实习等系统训练。职师本科毕业生在职 …1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2007年又增加汽车 校的教学岗位上,会较快地适应、胜任专业 的意见I教职成(2006)13】.http://www. 电子检测、艺术设计(动漫设计、游戏制作) 课的教学工作。职师本科生在大学期间接受 gx.xinhuanet.com/misc/2007-O l/05/ 两个专业。 了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学习了先进的职业技术 【2】解读职高教育存在四大瓶颈.http://www, 我校制定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中,公 教育教学理念,因此,他们在职校的教学工作中 gxzjlx1.corn/web/news/2007/03/27. 共课占26%,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占44~49%, 会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会有助于提高职 实践教学学时占24~30%,教育类课程占6%。 校的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水平。 教育类课程有:职业发展概述、职业教育 最近,广两教育厅已下文认可职师本科 76 中国科教创新@TU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