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年下期瑞华学校七年级第二次月考

2013年下期瑞华学校七年级第二次月考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3年下期瑞华学校七年级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走进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的考场,希望你沉着、冷静、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道试题,取得优异成绩。祝你成功!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计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计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元谋人 B.北京人 班级 C.半坡人 题2图 半地穴式房屋复原D.河姆渡人 姓名 3.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我国南方许多地方都要举行划龙舟、吃粽子的活动,

学籍号 这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位诗人是(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4.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 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已知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蓝田 C.云南元谋 D.山东大汶口 2.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题2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

5.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

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 )

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6.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①司母戊鼎 ②人面鱼纹彩陶 ③兵马俑 ④汉、胡服佣 A.① B.② C.③ D.④

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刘邦、项羽起义 8.下列各项中,属于刘邦打败项羽的最关键因素是( ) A.注意收揽民心 B.善于用人

C.军事力量强大 D.拥有关中根据地

9.建议汉武帝允许诸王分自己的封地给子弟,建立小侯国的是(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张汤 D.李斯 10.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最相似之处是( ) A.实施效果 B. 实施过程 C.实施目的 D. 实施背景 12.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开始于( ) A.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东汉 13.水排的发明者是( )

A.西汉的王景 B.东汉的杜诗 C.东汉的王景 D.西汉的杜诗 14.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开始于( )

A.战国时期 B. 春秋时期 C.秦朝 D.汉代

15.小明同学的家里珍藏着一枚五铢钱,小明不明白它的历史。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替小明判断一下,它始铸于什么时期( )

A.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 C. 秦始皇时期 D. 汉武帝时期 16.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

A.头曼单于 B.冒顿单于 C.郅支单于 D.呼韩邪单于 17汉武帝时期,率军打败匈奴的将领是( )

A.卫青、霍去病 B.卫青、窦固 C.窦固、窦宪 D.蒙恬、蒙毅 18.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时( ) A.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B.汉武帝时,对匈奴用兵,夺取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地区 C.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与昭君出塞 D.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

19.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汉武帝 B张骞 C 班超 D 甘英

20.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成语有关的人物是( ) A张骞 B甘英 C班固 D班超

21.下图是某同学搜集的我国古代某一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图片,这一时期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2.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时( ) A.张衡 B 蔡伦 C张仲景 D 华佗

23. 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时( ) A.扁鹊 B张仲景 C 华佗 D李时珍 24. 下图属于秦汉文化成就的是( )

A.地动仪 B.曲辕犁 C.筒车 D.罗盘针 25.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右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当今世界三大宗教的( )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27.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 陈胜 D.班超 28. 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29.《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30.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非选择题

二、判断题(共10小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31.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项羽投降,秦朝灭亡。( ) 32.西汉时长安城里的“市”是居住区。( ) 33.水排的使用,便利了对农田的引水灌溉。( )

34.西汉政府在汉武帝之前,长期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 35.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的地点是漠北。( )

36.公元前60年,东汉政府设立西域都府,总管西域事务。( ) 37.东汉时,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为了纪念他,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 38.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对我国影响深远。( ) 39.秦始皇陵兵马俑显示了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水平的高超。( ) 40.230年,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 )

三、活动探究题(共20分)

41.见下表的著作,这是某图书网站的上架书籍,如果你是网站栏目负责人,请你把此书籍简介部分填写完整。( 共10分)

上架图书 简介 1.作者; 2.体裁: 3.写作范围: 4.文笔特点: 5.史学地位;

42.某学校七年级4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帮助他们完成三国建立简表。(10分)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220年 蜀 刘备 吴 222年 建业(今南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