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苏教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2017苏教版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来源:爱问旅游网
.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9月1日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引导发现规律。 实验器材 手电筒,小竹杆,呼拉圈 实验原理 手电筒和呼拉圈分别代表太阳和太阳运动的轨迹,小竹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 1、把小标杆垂直放在桌面上。 (低——高——低) 2、用呼拉圈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 太阳由东到西,3、把手电筒挂在呼拉圈慢慢移动。 4、观察小标杆的影子的变化情况。 影子由西到东,(长——短——长) 实验结论 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2、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实验问题 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

.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实验名称 组次 实验时间 9月8日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小组成员 制作简易太阳钟 实验目的 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移动和变化的规律制作简易的太阳钟 实验器材 卡纸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胶水 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 1、在半圆形的卡纸上画上刻度。 实验过程 2、把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竖直粘在印有刻度的卡纸上。 三角形纸板的投影逐渐 由西向东移动。 3、根据三角形纸板的投影,就可以 判断当时的时间。 实验结论 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实验问题 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

.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9月15日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光的行进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 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原理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实验过程 能穿过三个小孔;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2、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实验结论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实验问题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 .

.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9月22日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光的反射 实验目的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实验器材 镜子、白纸、笔 实验原理 镜面反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实验过程 2、借助镜子读一段文字。 3、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 镜子中物体的像与物体本身是上下( 一样 ),但( 左 右 )相反。 实验结论 镜子中物体的像与物体本身是上下( 一样 ),但( 左 右 )相反。 实验问题 镜子成像有什么特点? .

.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实验名称 透镜 组次 实验时间 9月29日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两种透镜以光线的不同折射功能 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 实验原理 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的作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实验过程 体。 凸透镜有放大、聚光的作用,2、 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能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的的作用。 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 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能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的的作用。 实验问题 两种透镜有什么不同? .

.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10月13日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七色光 实验目的 认识日光是由七色光合成的 实验器材 手电筒、平面镜、水盆、七色转盘 实验原理 日光是由七色光合成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将小镜子倾斜着放入水盒,并设法将它固定。 实验过程 2、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面 下部分的镜面上。 3、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电筒位置,直到看清彩虹。 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实验结论 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实验问题 太阳光是由哪七种颜色合成的 .

.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10月20日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名称 简单电路 实验目的 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灯泡 实验原理 简单电路的组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 1、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炮。 当导线把电池和灯炮连接后,灯炮亮了。 2、灯炮亮后画出线路图。 实验结论 简单的线路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组成。 实验问题 简单电路由什么组成? .

.

实验报告单(2017)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

.

10月27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目的 电池、导线、开关、小电珠、不同的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开关、小电珠、不同的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原理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 利用小灯炮、电线、电池,组成一用钢尺、铁钉等金属物体连接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线路时,灯泡亮了。 的物体品能否使电流通过。 用橡皮、塑料等物体连接线路时,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 钢尺、铁钉等金属物体是导体, 橡皮、塑料等物体是绝缘体 实验问题 说出一些导体和绝缘体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报告单(2017)

.

.

11月3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目的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 实验器材 接好电路的暗盒、导线若干、电池、小电珠 实验原理 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暗盒让同学来实验过程 检测。 A—B B—A A—C C—A 接点 亮 灭 2、把每次检测的结果记录下来。(亮的打√) 实验结论 小灯泡亮说明连接线路通了,小灯泡不亮说明连接线路不通。 实验问题 怎样判断暗盒里的电路的连接情况?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报告单(2017)

.

.

11月10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研究磁铁 实验目的 探究磁铁的性质 实验器材 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环形磁铁若干 实验原理 磁铁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 1、让吸起来的铁钉拔除。 2、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铁。 3、看磁极怎样指示方向。 4、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磁铁能吸回形针,能指示南北方向、 相同磁极排斥, 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实验结论 磁铁有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实验问题 磁铁有什么性质?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报告单(2017)

.

.

11月17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电磁铁 实验目的 学会制作一个电磁铁 实验器材 电池、铁钉、长导线、回形针若干 实验原理 电磁铁具有磁力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实验过程 钉上。 2、接通电路后,用铁钉去吸收圆形像磁铁一样能吸引圆形针。 针。 实验结论 电磁铁也有磁力 实验问题 电磁铁具有什么功能?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报告单(2017)

.

.

11月24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测量呼吸和心跳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运动前后人的呼吸心跳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秒表、简易听诊器、记录表 实验原理 ( 运 动 )会加快心跳的次数,休息后心中又恢复到( 平常 状态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测量自己在安静状态下1分钟的实验过程 呼吸和心跳次数。 ( 运 动 )会加快心跳的次2、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时1分钟的数,休息后心中又恢复到( 平常 状态 )。 呼吸和心跳次数。 3、测量自己在运动结束休息3分钟后1分钟的呼吸和心跳次数。 实验结论 ( 运 动 )会加快心跳的次数,休息后心中又恢复到( 平常 状态 )。 实验问题 运动前后人的呼吸心跳有什么变化规律?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报告单(2017)

.

.

12月1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肺和呼吸 实验目的 学习没肺活量,使学生知道肺活量大有利于身体健康。 实验器材 肺活量测量器 实验原理 学习测肺活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 小组同学测量每个人的肺活量,并 每个人的肺活量大小不一样 作记录。 实验结论 肺活量大有利于身体健康。 实验问题 肺活量大,对健康有什么好处?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报告单(2017)

.

.

12月8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心脏和血液循环 实验目的 认识心脏为什么不停地跳动。 实验器材 水槽、塑料瓶、秒表、人体血液循环图 实验原理 引导学生发现脉搏与心跳是一致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在水中反复挤压和放松塑料瓶,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过程 2、观察介绍人体的血管。 交流、比较自己1分钟心跳、3、找一找,在身体的哪些地方可以脉搏跳动次数,认识心脏的功找到动脉的心跳。 能。 4、测量一分钟心跳的次数与脉搏次数,看看能发现什么。 实验结论 心脏总是在不停地跳动,并与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致。 实验问题 心脏为什么不停地跳动?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报告单(2017)

.

.

12月15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解释 实验目的 做彩色水点现象,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器材 培养皿、白纸条、夹子、水彩笔 实验原理 在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区分事实与解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用水笔在吸水纸上画出不同试飞颜色的圆点。 实验过程 2、固定纸条,使水能浸到纸条的底部,而不碰到彩色水点。 3、当水慢慢地被吸上纸条后,圆点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紫色分解为红色和蓝色 绿色分解为黄色和蓝色 黑色分解为多种颜色 红色保持单色调不变 实验结论 交流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实验问题 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实验报告单(2017

.

.

12月22日 实验室 实验名称 建立模型 实验目的 通过滚珠的运动(黑盒子),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器材 黑盒子、滚珠、厚纸板、胶带 实验原理 认识模型的作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贴在盒子的某个部位,不许打开盒子,想实验过程 办法把小组内共同认可的障碍物的位置画下来。 2、把自己所在组研究结果公布于众。 3、拿到相同编号盒子的同学在一起商量一下,尽可能使解释一致。 学生交流讨论,做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结论 通过滚珠的运动(黑盒子),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做出合理的解释。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