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甲的读音是:sì jiǎ。
兕甲的拼音是:sì jiǎ。 繁体是:兕甲。 注音是:ㄙˋㄐ一ㄚˇ。 结构是:兕(上下结构)甲(独体结构)。 简体是:兕甲。
关于兕甲的成语
擐甲披袍 韬戈卷甲 整甲缮兵 片甲不还 片甲不回 解兵释甲 倒戈卸甲 擐甲执锐 解甲投戈
关于兕甲的词语
片甲不还 腹中兵甲 坚甲利刃 解甲释兵 倒戈卸甲 整甲缮兵 解兵释甲 解甲投戈 凤毛龙甲 虎兕出柙
兕甲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兕革制的铠甲。2.指士兵。兕甲[sìjiǎ]⒈兕革制的铠甲。⒉指士兵。基础解释:兕革制的铠甲。指士兵。
二、引证解释
⒈兕革制的铠甲。引《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淮南子·说林训》:“矢之於十步,贯兕甲;及其极,不能入鲁縞。”⒉指士兵。引南朝梁沉约《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兕甲十万,铁马千群,水陆长騖,志窥皇邑。”明梁辰鱼《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
三、网络解释
兕甲兕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ìjiǎ,解释是兕革制的铠甲。综合释义:兕革制的铠甲。《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淮南子·说林训》:“矢之於十步,贯兕甲;及其极,不能入鲁縞。”指士兵。南朝梁沉约《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兕甲十万,铁马千群,水陆长騖,志窥皇邑。”明梁辰鱼《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兕甲[sìjiǎ]兕兽之皮所作之甲。《周礼·考工记·函人》:「兕甲六属。」;《淮南子·说林训》:「矢之于十步,贯兕甲,及其极,不能入鲁缟。」;汉、桓宽《盐铁论·论男》:「犀?兕甲。」汉语大词典:(1).兕革制的铠甲。《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淮南子·说林训》:“矢之于十步,贯兕甲;及其极,不能入鲁缟。”(2).指士兵。南朝梁沈约《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兕甲十万,铁马千群,水陆长骛,志窥皇邑。”明梁辰鱼《浣纱记·被擒》:“越王亲率兕甲十万,君子六千,直渡太湖。”其他解释:兕兽之皮所作之甲。《周礼·考工记·函人》:「兕甲六属。」;《淮南子·说林训》:「矢之于十步,贯兕甲,及其极,不能入鲁缟。」;汉、桓宽《盐铁论·论男》:「犀?兕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