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药专业基础知识范例

医药专业基础知识范例

来源:爱问旅游网

医药专业基础知识范文1

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因专业而不同,即使相近专业培养侧重亦有别。因此,针对不同非,教学侧重应有区别。比如,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的市场营销专业,主要是培养系统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医药知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鉴于此,教师在讲授中药学时,应将中药知识与药物市场营销的关联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程度上学好中药学知识可以提高药物的市场营销量,从而激发非医药专业学生对中药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如,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若适当侧重对中药传统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描绘,帮助学生理解中药知识存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而可拉近中药学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距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发同学们学习中药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如,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适当侧重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中药发展的影响,并以生动的案例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广泛渗透并应用到中药多个领域,学好中药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水平。

2授课用语应通俗易懂

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药专业,除了中药学(中医方药学•中药学)课程学时少之外,其他中医药相关课程开设时间亦不多甚或不开展,因此非医药专业学生的中医药知识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药学的学习难度。因此,针对非医药专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主,用语做到口语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中药学知识,最终学好中药学。

3讲授药物数量不宜多,应突出重点

医药专业基础知识范文2

从2001年以来,在积极推动英语等外语对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很多中医药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迎接现今时代所赋予的挑战,中医药专业的双语教学无疑势在必行。[1]但有研究显示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其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有待于思考的地方,其中教材和相关著作的缺乏不容忽视。[2]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国内相关著作发展情况,从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国内中医药相关英文著作

1.丛书系列

1990年张恩勤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上、下册)、《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各科》(上、下册)、《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康复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国药膳》、《中国气功》、《中国名贵药材》、《中国名优中成药》,该套丛书在国内尚属首部。之后1991~1994年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徐象才主编了一套《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其中包括《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单验方》、《常用中成药》、《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医学气功》、《自我保健》、《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直肠病学》、《皮肤病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急症学》、《护理》、《临床会话》等。2002年左言富任总主编、朱忠宝等总编译,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英汉对照)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套从书包括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国针灸》、《中国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14个分册。2001~2006年间刘公望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图书《针灸基础学》、《针灸临床学》、《方剂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发挥》等,同时刘公望于1994年和2007年主编了《针灸学基础篇》和《中医临床基础速览(伤寒、金匮、温病)》,均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

2.教材

1998~2000年间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委托,编译了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教材,并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等系列丛书。在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汉英双语教材编审会指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汉英双语教材,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医学基础知识导读》。

3.单个著作

(1)英文

1)中医基础理论

2003年刘干中、徐秋萍、王台主编《中药基础知识》(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1998年徐象才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诸病中医中药外治大全》。2007年李经纬主编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图说》(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3年谢竹藩编著了《英文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3)针灸推拿

1981年ChenChiuHseuh编著《Acupuncture:AComprehensiveText》。1999年程莘农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书籍《中国针灸学》。2002年金义成、彭坚所著《中国推拿学概要》(英)由外文出版社出版。2007年李鼎原著,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编译《针灸学释难》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2)汉英或英汉

1)中医基础理论

1990年陈慰中著,俞昌正译《西方的中医五行学说(英汉对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2007年马伟光、和丽生主编《英汉双解简明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2)中医临床

3)中药学

2006年苏子仁、赖小平主编《汉英·英汉中草药化学成分词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4)针灸推拿

4.工具书

二、讨论

可以看出,在以上出版的中医药英文著作中,丛书系列大致可分为四套,主要为汉英或者英汉双解形式编写。教材主要有两部,基本包括中医药主要科目知识,一部全英文,一部汉英双解。而个人著作最多,全英文形式较少;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三部,针灸推拿五部,主要集中于汉英或者英汉形式出版;中医基础理论两部,中医临床各科及词汇十五部,主要集中于针灸推拿学的著作编写,共有二十八部,中药学仅一部。工具书包括有十六部,均为汉英形式。

1.目前国内中医药英文著作以及普及存在的问题

(2)专业英语人才培养:还缺乏一支数量充足,既掌握中医药专业技术,又精通中医专业英语的外向型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医疗实践中大力宣传中医药,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在国外医疗体系中不易取得合法地位和共际认同。

(3)全英文著作:中医药英文著作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国内相关从事中医药人士的学习,因此编写形式以汉英或英汉双解为主要形式。而以全英文形式编写的著作相对较少;中医药知识全面传播还尚存缺限。

(4)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药经典医籍:由于国际社会对于针灸推拿已经比较认同,但对中药学和一些中医经典医籍,如《金匮要略》等的英文著作编写较少,相对限制了有关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2.解决之道

医药专业基础知识范文3

如果不能通过主观努力去消除,教书育人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社会阅历宽,有主见,有民主意识,教师很难也不能再按照学校和自己的教育方法或尺度去“雕刻”学生,更重要的是去引导学生,给学生自由的课堂空间。实践证明,师生关系越融洽,教学效果越好。首先,教师应去除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不良心态,不要以发号施令者自居,应以正直开朗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果像“私塾先生”整天板着面孔,学生犯错误靠“戒尺”去惩罚,哪有学生愿意靠近教师?更别说积极有效地传业授道;其次,不要把学生的一些特点当成教学阻碍,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时间长了,就会觉得学生全身都是毛病。既影响教学心情,又让学生越来越抵触教师,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地融入教学课堂,给他们创造一个交流、提问、互动的平台,让学生明确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最后,教师个人的魅力也不可忽视。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教师素质过硬,做到讲知识时博学贯通,讲体育时身手矫健,讲娱乐时吹拉弹唱,样样俱全……虽然达到目标艰难,但只要努力,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会不断提高,赢得学生的钦佩,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然会喜欢自己所教的课程。同时,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常常会有一些教师在传统教学方法上徘徊,他们责任心强,教学态度认真,一节课从头讲到尾,生怕学生遗漏知识点,整节课下来,自己和学生都会疲惫不堪,可效果却很一般。这样的方法不适合非医药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他们学习《中医药基础》课程的目的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了解胜于掌握,兴趣大于成绩。那么,如何让非医药专业学生在短时间内花费更少的精力,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呢?

1.去繁存简,突出重点

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再加上非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是自己的专业,很难抽出大部分精力来学习医药知识。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如果不对课本内容做出合理的取舍,不做到“简而精”,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甚至让学生失去学习医药知识的兴趣。例如,在“中药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各种主治的药物加在一起有几百种,如果每种中药都给学生讲解很不现实,学生也很难吸收消化。。学生在学校难免出现感冒、发烧等一些常见病,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中药上,如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学生感兴趣就会认真听,再举一反三,和其他主治药物相关联,加深印象。又如,非医药专业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很少,有关“中医学基础知识”的诊法就可以舍弃不讲或少讲。这样一来,重点突出,学生才能记得住,听得懂,用得上,才会提升学习的兴趣。

2.提倡自主学习,多种教学方法并存

大学的课堂教学不同于高中,应以自学为核心,情景式教学为先导,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总结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在五行学说的讲解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五组,让学生分别扮演金木水火土这几种角色,自行总结五行的特点和相生相克的原则,再由代表辩论。又如,讲到方剂的“感冒用药”时,可以把教室变成诊室,一些学生扮演患者(描述症状),另一些学生则扮演医生(诊断开方),教师引导没有参与扮演的学生通过患者的描述鉴别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有些教师善于使用研究性教学法讲解中药知识,有些则善于使用拓展法将本课程的三大知识点融会贯通……只要善于综合利用教学方法,会比单纯地使用讲授法的效果好得多。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课堂,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增加学习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机械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切合实际和实践激发学习医药知识的兴趣。

医药专业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药学,中药,专业,技能,建设

药学专业在我院是一个建立时间不长,比较年轻的专业。教研组由三名老师组成,均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一名为专业骨干教师。授课班级包括中职和高职的药剂与药学专业班。课程涵盖基础临床医学,基础化学,专业药学课程以及与药学相关的医院和销售课程等。为了把我院药学专业建设得更加完整、先进而成熟,我们在不断地摸索方法,积累经验。这次参加长沙市中药技能竞赛便是一次很好的经历和历练,我们从中汲取的收获让我们受益匪浅。对专业的建设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首先,我院开设的是药学专业,中药专业还相对薄弱,经验不足,参加这次以中药专业为主的市级竞赛,对我院来说难度不小。竞赛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是中药饮片的盲认,以及中药处方的审核与调剂。考虑到这是中药传统的技能操作,所以我们从在校的药学专业学生和刚下到临床实习的学生中挑选理论知识学习较好,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参加这次的比赛。报名参加比赛的学生很多,我们通过相关的考试进行筛选,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对中药知识有了一定的熟悉和掌握。

然后,对挑选出来的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培训。针对中药盲认部分,先由老师讲授每味中药的理论知识,详细讲解每味中药饮片的性状特点,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再结合临床应用讲解每一味中药的功效和应用。这样,学生就充分地掌握了相关中药的理论知识。随后,购买了大批的中药饮片,让学生根据之前的理论知识,辨认记住每一味中药饮片,并且反复地练习,从饮片的形状,气味,横切面特征等方面进行辨认,进而达到盲认的阶段。学生通过反复地练习,对这近50种的中药饮片十分熟悉,掌握中药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针对处方审核与调剂部分,也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处方的审核时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此我们专门请来医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药师,重点讲授中药中的配伍禁忌,临床适应症等,为处方的审核打下理论基础。再编写一些错误的处方,让学生反复地练习辨认,找出错误之处。处方审核完之后,就是处方的调剂了,这是比赛中占得分值比较大的中药部分,我们请来医院中药房的中药药师,手把手地教授学生具体的操作,尽量准确无误地规范地完成操作。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艰苦练习,终于,在长沙市的比赛中,我院获得了四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以及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

医药专业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中成药;案例教学;必要性;特殊性;策略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37-01

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开设的专业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在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出现原本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在非农院校出现了涉农相关专业、在非金融院校出现了会计财经专业、在农业院校出现药学、机电、旅游等专业,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随着扩招和升格,也出现了类似现象。目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中药制药专业已经有了近10年的历史,近些年中药教研室承担了中成药的教学任务,在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后,发现在高职院校中成药教学中存在一些分歧,如中成药是否有必要开设,中成药教学在高职院校面临哪些问题以及该如何开展中成药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梳理如下,希望为今后高职院校中成药教学提供参考。

1 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目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中药专业有诸多毕业生在药厂、药店一线就业,也有调查显示高职医药毕业生在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从事基层业务工作,经常面临中成药的生产、保管、使用咨询等问题。同时中药行业产业基本是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三足鼎立,而其中中成药在医药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毕业之前接触中成药相关内容,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就业的质量。

2 课程开设的特殊性

在高职院校开设中成药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中药及相关专业在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多属于新开设专业,相关的专业教师存在人手不够及教学经验缺乏、缺乏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配套的专业教材[1-2]、学生知识结构和教学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教学软硬件不如医药类本科院校、相关教学资源基础薄弱、信息化背景下中成药教学方法选择不当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严重制约了中成药课程的教学效果。

3 教学的策略性

针对以上情况,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中成药课程就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或者编订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技能培养为主,很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3.1 明确教学目标

由于各个院校专业设置的不同以及人才培养需求的差异,造成了中成药教学中教学目标存在着分歧,主要可以分为2类。其一就是以理为主,表现在教学以“方剂”为中心,以功效为重点,类似于本科院校方剂学的教学目标[3];其二就是实用至上,表现在教学以“制剂”为中心,以制法为重点,和大部分其他高职教学目标接近。中成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是中药制药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是针对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所面向的中药及中成药生产、仓库保管、中药调剂等岗位所需的技能而设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成药生产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涉及中成药保管仓储的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开展中成药生产、仓储、调剂等岗位工作的能力,并且为今后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3.2 合理选择或编订教材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中成药教学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出版的中成药及相关教材很少,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沿用大学本科《方剂学》或者以本科教材为基础进行删减,或者各个院校的自编讲义或者特色教材。近年我院教材比较常用的是《实用方剂与中成药》第一版、第二版。由于教学目标认识上的分歧,并不十分符合当前教学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展适用于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特色讲义,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再公开出版,供高职院校通行教学参考。

3.3 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3.3.1 多媒体教学。传统中成药教学中,多以板书为主,采用讲授法教学,主要是教师在讲授,缺乏教学交互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3.3.2 案例教学法。任何一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都是枯燥乏味的,中成药的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地引入发生在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那么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就增加了互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热情,教学将不再是一潭死水,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3.3.3 WebQuest教学[4]。WebQuest教学主要是依托网络资源,由课任教师指导,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它倡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在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中了解并掌握中成药的生产、销售相关知识,提高职业能力。

3.3.4 其他教学法。其他的有讨论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5-6]、导入式教学[7]、综合教学法等。

4 结语

在现代教学中,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成药教学中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教学素养,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各种便利的网络资源,充分备课,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因材施教,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积极学习,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5 参考文献

[1] 林清英.在中高职医药院校对非中药专业开展中成药学教学和中成药学教材修订的必要性[J].海峡药学,2006(3):199-200.

[2] 王妍.中成药学教学中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9(21):119-120.

[3] 张阳儿.高职《实用方剂与中成药》教学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9(2):95-96.

[4] 申翔,宋建军.《中成药学》WebQuest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4(18):134-135.

[5] 李艳凤,王秋红,姜海,等.基于PBL的中成药学案例教学模式[J].亚太教育,2015(22):90.

医药专业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学术讲座;医药专科;开展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velops rapidly, some spine difficult problems also appear constantly, but the knowledge which students studied alway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he basic knowledge, the latest progress and spine difficult problem in industry is paid less attention. For students of medical college, understanding the latest progress and spine difficult problem in industry timely, which is conducive for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ir work and their own growth better.Academic lecture is the second classroom for students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Therefore, for carrying out academic lectures earnestly, the school should to set a system and a program, set up management departments equipped with personnel, and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he academic lectures.

【Key words】Academic lecture; Medical school; Develop

医药类专科高校,培养的学生专业性较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大多关乎人类生命健康,医药专业大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技能是他们从事岗位的基础,但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主要是专业基本知识及基本专业技能,对人类疾病最新进展、学科前沿、医药行业棘难问题等方面知识的拓展往往不够。在目前人类疾病病种变异快,危难疾病不断出现的情况下,让医药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时了解人类疾病最新进展、学科前沿、行业棘难问题等方面的知识显得极为重要。

学术讲座作为学术知识延伸的第二课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药类专科高校开展好学术讲座作用多:(1)学术讲座能有效补充知识的空缺,知识的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学术讲座可以有效的弥补学生获得知识更新不及时的问题。(2)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术讲座是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方式,形式更灵活、生动。(3)开展好学术讲座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专业成长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学术讲座能及时传递行业最新进展及棘难问题,学生接触了新知识后,能激发对知识的向往、探索,增强自己从事医药行业的责任意识。

目前,专科类学校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术讲座也只是偶尔开展,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1 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现状

目前,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所用的教材改版间隔时间较长,知识更新不及时;(2)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厚;(3)专业性前沿知识、最新进展内容涉及的少等。

1.2 学术讲座开展现状

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在开展学术交流讲座,但专科层次的学校开展的次数一般较少,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学校缺乏较为详尽的针对学术交流讲座的管理和开展的规章制度;(2)学校对学术交流讲座计划性不强;(3)教师与学生对学术交流讲座热情度不高,教师不愿讲,学生不愿听;(4)讲座的开展主要以请校外的专家讲解为主,校内教师开展讲座较少等。

虽然,医药类专科高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在基层卫生组织,对学术科研方面涉及较少,但及时了解行业新兴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问题的主动性,高学生不断专研思考的上进心,在学生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也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因此,开展好学术讲座有重要意义。

2 开展好学术讲座举措

2.1 设立专门的学术管理部门

虽然专科类高校师生范围相对较小,但同样要重视学生拓展更新知识的学习与交流。目前,大部分专科类高校没有专门的学术讲座管理部门,学术讲座只是作为一项临时性的工作。。

2.2 完善制度,制定计划,做好总结反馈

学术讲座的管理与开展首先应制定相应的的规章制度,使学术讲座的开展有章可循。另外,针对大部分专科高校开展学术讲座计划性不强,大部分属于临时安排,因此,学校学术讲座管理部门应在每学期初制定学术交流讲座计划,对讲座内容、开展次数、计划邀请哪些专家等做好规划,使学术讲座组织开展更规范。此外,学术讲座管理部门应针对每个学术讲座进行总结,做好结果反馈,对开展了学术讲座后的优点、存在的不足、学生听讲后的反应等各方面都要整理记录,在后续开展工作中取长补短。

开展学术讲座不能流于形式,而应切实发挥其开阔眼界、增加学术兴趣、增长知识的作用,因此,完善的制度、计划、总结反馈是必不可少。

2.3 加大宣传,提高听讲的质量

学生对于学术讲座兴趣不浓厚,有时候学生听讲座只是为了完成安排的任务,即使听讲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要让学生清楚学术讲座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课本专业知识存在不足等问题,另外,教师在课堂中也应多向学生提出当前医药行业遇到的棘难的问题,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行业责任意识。

2.4 内外结合,加强本校教师开展讲座积极性

目前,学校开展讲座基本是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开展的,形式单一,次数少,而未充分发挥校内教师这一资源。。校内教师多开展讲座,既可以节约讲座成本,还能使讲座的开展日常化,多元化,并促进教师、学生的交流互动。

当然,要发挥校内教师资源,就要求增加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教师将对外交流的思想、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思考开展好讲座。学校为鼓励教师开展讲座,可以对校内教师开展讲座实习奖励机制,奖励不局限于物质上的,可以从职称评定加分这些形式上奖励。

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与校内教师开展交流相结合,可以使学术讲座在高校活跃起来,形成一种敞开式的教学形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