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生寄语
高中阶段的教育目的发生了分化,不再单纯强调拓展知识面、为以后继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是分成了高、中、低三个不同的层次。
在高中阶段,不仅安排了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会考制度,给学生多次机会通过会考;教学大纲也依然强调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因此高中课本上的知识相对都比较简单。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满足部分学生的最低层次的需求,可以拿到高中毕业证。
高考是做为一种选拔合格人才、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存在的,也就是说高考是高中教育目的最高层次的体现,显然,仅仅局限于教学大纲或者高中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量,或者仅仅限于通过会考那样的水平,就远远不够了。所以,高考考验的也就不仅是学生对那么一点简单的书本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隐藏在这些简单知识背后的能力,学生应用这些知识对各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予以正确、合理解决的能力。
高考面前,真正体现出高中阶段的学习成果。由于会考与高考两个考试,所考验的内容与水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从学习的角度讲,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差别骤然显现。
是否懂得、能否主动地学习,不断地挑战自己,成为决定高中阶段学校效果的第一心态。如果想要通过高考的话,就必须抛弃初中时的那种被动、等着老师喂的心理,突破书本的局限,自己准备一定的资料,主动地去学;自己给自己的学习增加难度、深度,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主动地去攻关。突破书本、课堂的局限,势必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个班的同学之间,在高考的广阔舞台上,只有朋友,没有对手。能否逐步学会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不是考试时交流,而是在平常的学习中,在写作业、预习或温习功课时,在你遇到了问题时,“不耻下问”,就是高中学习效果的第二个心态。由于高中教育目的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分化,从教学的角度讲,不同教师之间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水平差别也骤然显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解决问题、解决疑惑的。所以,有了问题,就一定要敢于向老师提出来请教;对不能解惑的老师,就不应该一味地容忍下去,而要敢于说“不”。容忍问题,就是在欺骗自己,容忍不合格不敬业的老师,就是在自毁前程。
对老师的认识与态度能否端正、严格,是决定高中学习效果的第三个心态。确定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端正了心态,才有努力的动力;掌握正确的方法,努力才能取得好的结果。高中新生们,如果你要赢得高考的胜利的话,这些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最重要的一点,你们必须明白,靠死记硬背已经很难取得好成绩了。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起点,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些不适,有这样或那样的焦虑困惑。那么,刚跨入高中大门的新生,应该如何应对高中的新生活?
心理上:自觉摆平心态 开始新的征程
顺利升入高中的学生,初中时大都是佼佼者,有不少还担任过班干部,甚得老师的青睐和关爱,心理上不自然地会有一些优越感。进入高中尤其是示范高中后,众星璀璨,高手云集,有些同学以往的优势难免不复存在,名次有所下降甚至下跌很多,一时难以承受,就可能产生一种心理落差。如果不能很好地看待、消除这种心理落差,势必会影响学习的动机、兴趣和态度。
共2页,当前第1页12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