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贸工业 NO.18,2O11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1年第18期 网络民意表达的弊端及应对思路探讨 宋慧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管理系,江苏南京210046) 摘 要:网络民意作为网络时代一种新兴的民意表达方式,受到各界的关注。网络民意表达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 由于其局限性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网络民意表达中存在问题的深层剖析,分别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角 度探讨规范网络民意表达的思路。 关键词:网络民意;民意表达;网络暴力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8—0234—01 更加能代表大众的心声。 1.4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为丰富 网络的出现形成了新的表意方式——网络民意。网络 民意就是依托互联网,通过网上论坛、博客等途径自由发表 评论所形成的一种新兴民意表达方式。其本身具有议题设 置快速有效、表达坦率尖锐、议题范围向权益倾斜等特征, 有时带有某种程度的无理性倾向。当前,我国网络民意表 达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同时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网络民意 表达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 网络民意的合理表达。如何科学对待网络民意、合理引导 网络民意表达适应和谐社会构建这一宏大目标,是各级政 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手机上网的便捷,使得网民随 时随地都可通过网络论坛、虚拟社区、在线聊天、自媒体、即 时信息发布、群发信息、电子邮件等方式畅所欲言 关注的 内容也逐渐从以往的纯娱乐为主转向对国家大事、党政机 关的行为及贴近民权民生的热点事件。 互联网正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 不可或缺的角色。网络民意的顺畅表达使得公众的舆论监 督权得到较好发挥,为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 个快速解决的通道,从而也为我国社会的稳定作出了巨 1 网络民意表达的发展现状 大贡献。2008年的诸多网络监督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如 1.1 网络民意表达的合法性得到确立 网络民意在当今政治舞台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网络成为了传播资讯、组织赈灾、寻找 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8年6月 亲友、悼念祈福、发起志愿行动的重要平台。考察人民日报社,开创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与网友在线 交流的先河。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于2009年2月接受中国 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并与网友在线交流。2010年 9月,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 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成为党委政府听民 声、采民意、聚民智的快速通道和高速公路。国家最高领导 一——的实际举动充分体现出其对网络民意的重视,网络民意表 达的合法性也逐渐得到认可。 1.2 网络民意表达助推着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 网民的行为逐渐由无序走向理智,多次在重大新闻事 件中担当起社会公民的责任。网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关注 国计民生、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献计献策、伸张正义。面 对网络民意,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 言论;另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日益重视网络民 意。互联网已成为政府了解民情、汇集民智、疏导民怨的重 要媒介,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参考的好帮手和官民互动 的重要窗口。 1.3参与主体范围继续扩大。更加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心声 全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农村网民数量增加明显。 20l1年1月19日,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 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如图1所示,较2009年底增加 7330万人。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 27.3%,同比增长l6.9 。3O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继 续上升,从2009年底的38.6 攀升至4l_8 。初中学历网 2存在问题 网络民意对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其积 极的一面可以大力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目前存在的一 些问题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负面影响。从我国目前来 看,网络民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网络民意表达中存在非理性倾向 一公众对网络民意是否理性,一般会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是网络的隐匿性,让言论发表者无所顾忌,跟帖时经常带 有很大的情绪性和宣泄性,网民在网络中无须承担责任。 二是网络传播中容易体现出道德的缺失和客观性偏移。网 民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不一,决定了网络民意表达中难免 良莠不齐,甚至不乏常识性的法律错误。这些都给各种虚 假言论、不实言论、恶意言论提供了温床,给政府权威、社会 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2 网络暴力侵犯公民隐私 网络暴力舆论是近几年网络中一种新兴的现象。人肉 搜索的弊病主要体现在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侵权,也即我们 所说的网络暴力。网络群体的主观意识是造成网络民意偏 激化的原因之一。网民的过激言论往往源于不对称信息或 民增加明显,占比从26.8 提升到32.8 。农村地区、年长 自身利益的受损,而匿名制度更让网民侵权无所顾忌。 人群及低学历者在网民中所占比例的持续上升,网络民意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2010年江苏省省社会科学基金‘‘基于本体的网路舆情监控预警模式——以突发事情领域为例”(编号 10TQC008)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宋慧勇(1980一),南京中医药大学信.O.-管理系讲师,硕士。 一234— No.18,2011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1年第18期 基于网络学习的创新网络机制研究 方 志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陕西汉中723001) 摘要:组织间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网络是当前创新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网络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对比分析, 揭示出其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基于网络学习的企业创新网络运行机制。 关键词:企业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网络学习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8—0235—02 阻碍了组织内外部知识的转移和流动,而网络学习能够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网络已成为企业获取核心 部,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举措,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企业 将各个具有合作、协作关系的组织所特有的知识有效集成, 创新网络以促进技术创新合作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 成为具有共享性、交互性和整合性的网络知识。网络知识 热点,作为基于网络学习的企业创新网络,有利于促进企业 不仅是组织成员网络学习的主要知识来源,而且还能通过 知识交流与共享。本文从分析企业创新网络学习的内涵、 知识学习,促进知识节点的发展,实现组织之间的文化学习 形成具有统一性的协同合作的知识网络。 特征和影响因素人手,探讨了基于网络学习的企业创新网 和融合,络运行机制。 2企业创新网络学习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企业创新网络学习的内涵 鉴于以上分析,企业创新网络学习与传统的组织学习 网络学习是一种具有动态性、互动性和社会性的特殊 是有很大差异的,分析网络学习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利于 的组织学习形式,传统的组织学习往往局限于单一组织内 更好研究企业创新网路学习的运行机制,为企业开展知识 2.3互联网信息传播相关法律亟待完善 互联网延伸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新形势下扩大覆盖面和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与其相配套的网 影响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公信 络法律设施还不是很完备,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存在诸多 力和权威性。总之,新老媒体应充分交互,尤其在网民情绪 法律上的真空,这给网络信息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产 化压倒理性时一定要发挥传统媒体一贯的公信力,疏通公 生网络暴力的根源在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众怨气,充分发挥其舆论引导力。 3规范网络民意表达的对策 3.1对政府来说 3.3对网民来说 第一,要建立正规、及时的信息发布制度,树立信息源 权威。对网络民意进行科学甄别,并通过政府正规渠道发 布信息,及时澄清不实谣言和猜测,取信于民。谣言止于公 开,公信源于透明。只有及时、真实、准确地公布事实真相, 才能真正扼制谣言。 第二,要变堵为疏,合理引导网络舆论。政府部门尤其 要重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关注他们在网络论 坛及其社区等中的“二级传播者”的地位,以便对公众舆论 加以科学的引导。网络民意作为民意表达的一种新方式, 我们既不能对其放任自流不加任何约柬,也不能只看到他 的弊端而因噎废食,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对网络言论 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 第三,要完善信息传播相关法律。互联网信息传播相 关法律亟待完善,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与其 相配套的网络法律设施还不是很完备,法律法规也不够健 全,存在诸多法律上的真空,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并实施 与互联网信息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信息的科学 参考文献 管理。 3.2对媒体来说 公众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质和道德准则的规范,树立 起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受众的媒介素养包括传播技术能 力、传播知识能力及传播道德素质,而最重要的是具有传播 知识能力和传播道德素养,针对网络民意表达过程中所出 现的问题,应加强受众网络素养教育,培养识别谣言等各方 面能力和素质,使网民养成理性分析、看待问题的习惯思 维,做到表达心声与社会和谐一致。 网络民意表达规范的最终途径就是做到社会的全面动 员。这包括政府透明度、公信力、效率的提高,相关社会法 律制度的日趋完善以及传统媒体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 提升。对政府来讲,也意味着必须加深对网络信息流变规 律的认识,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尤其是执网能力;对媒体而 言,则意味着对新闻事实全面真实的更高追求,对新闻背后 意义的更深追问,对新闻细节的更真实呈现;对网民自身而 言,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二要加强自身道德准则的规 范。三者合力才能达到社会的全面动员,从而使网络民意 的表达朝着更真实、更有效、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1]张思嘉.我国网络民意表达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0,(5). 针对网络媒体,主流新闻网站要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 [2]马慧茹.试论网络民意的形成与特征E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如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必须承担起 科版),2005,(11). 主流责任,成为宣传国家方针政策的主要阵地,成为民意反 [3]姜胜洪.透视我国网络民意表达的主流态势[J].红旗,2011,(3). 映的主流渠道,成为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中坚力量。强化 [4]马志敏.论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网络民意表达[J].山西高等学校社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舆论互动,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会科学学报,2010,(11). 对于传统媒体,一方面要加强传播能力的建设,增强向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编号:SLGQDog06)的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方志(1981一),男,硕士,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讲师,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