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建 机电 精讲通关 24

一建 机电 精讲通关 24

来源:爱问旅游网


【案例1H420033-1】 1.背景

某火力发电厂建设工程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8000万元。其中对工程概算7650万元的设备安装工程进行招标。本次招标采取了邀请招标的方式,由建设单位自行组织招标。2005年10月11日,向具备承担该项目能力的A、B、C、D、E 5家承包商发出投标邀请书,2005年11月8日1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该5家承包商均接受邀请,并按规定时间提交了投标文件。但承包商A在送出投标文件后发现报价估算有较严重的失误,遂赶在投标截止时间前10分钟递交了一份书面声明,撤回已提交的投标文件。 2005年10月18日,由投资方、建设方、技术部门等各方代表参加的评标委员会组成。2005年11月8日14时公开开标。开标时,由招标单位委托的市公证处人员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拆封。由于承包商A已撤回投标文件,故招标人宣布

有B、C、D、E 4家承包商投标,并宣读该4家承包商的投标价格、工期和其他主要内容。 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要求B、D两投标人分别对施工方案作详细说明,并对若干技术要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要求其提出具体、可靠的实施措施。作为评标委员的招标人代表希望承包商B再适当考虑一下降低报价的可能性。 通过对4家投标企业递交的标书进行评选,评标委员会向建设单位按顺序推荐了中标候选人。建设单位认为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不如名单之外的某施工企业提出的优惠条件好(实际上是垫资施工),意向让这家企业中标。但在有关单位的干预和协调下,建设单位最终从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中选择了承包商B作为中标人。并于2005年11月10日将中标通知书以挂号方式寄出,承包商B于2005年11月14日收到中标通知书。从11月16日至12月11日招标人与承包商B多次谈判,最终双方于2005年12月14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2.问题

(1)从招标投标的性质看,本案例中的要约邀请、要约和承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B承包商在技术标上应采取哪些策略?

(3)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要求B、D两投标人分别对施工方案作详细说明,并对若干技术要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要求其提出具体、可靠的实施措施。B、D两投标人如何应对? (4)对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在该项目的招标投标程序中,你认为有哪些不妥之处?请逐一说明。

3.分析与答案

(1)本案例中的要约邀请是投标邀请书,要约是投标人的投标文件,承诺是招标人发出的中标通知书。

(2)B承包商在技术标上应采取策略是:和其他投标商比较,突出自身的优势,如装备、技术力量、业绩等,突出质量管理,质量水平尽量优于业主要求水平,突出工期掌控优势,在满足业主工期要求的同时,提出适当缩短工期的目标和措施。向业主提出一些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及一些优惠条件。

(3)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要求B、D两投标人分别对施工方案作详细说明,并对若干技术要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要求其提出具体、可靠的实施措施。B、D两投标人应根据该项目是火力发电厂的技术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如大型设备吊装、焊接、试压、调试等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拟定质量、环境、安全技术保证措施。落实技术交底制。 (4)根据《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在该项目的招标投标程序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妥之处:

1)招标范围不符合《招标投标法》的规定。

该项目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属于依法必须招标项目。本项目总投资额18000万元,只对投

资7650万元的设备安装工程进行招标,显然违反了法律关于依法招标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的规定。 2)招标方式选择不当。

按规定依法招标项目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发包,即便不适宜公开招标,选用邀请招标方式也应经法定方式审批,本项目显然未经批准程序。 3)自行招标应向有关部门进行备案。

根据有关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行政监督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对招标人是否具备自行招标的条件进行监督,确认其是否具备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和组织招标的能力。原国家计委《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规定了办理经国家计委审批项目自行招标的事宜。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招标人自行办理施工招标事宜的,应当在发布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的5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从案例资料看,招标人未作此备案。 4)评标委员会组成不合法。

由投资方、建设方、技术部门等部门代表参加组成评标委员会的做法,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评标委员会委员“由招标人从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专家名册或者招标代理机构的专家库内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确定;一般招标项目可以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特殊招标项目可以由招标人直接确定”的规定。 5)招标人仅宣布4家承包商参加投标不符合规定。

招标人不应仅宣布4家承包商参加投标,我国《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问前收到的所有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拆封、宣读。”因此虽然承包商A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已撤回投标文件,但仍应作为投标人宣读其名称,但不宣读其投标文件的其他内容。

6)评标过程中要求承包商考虑降价不合法。

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说明,但是澄清或者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在确定中标前,招标人不得与投标人就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的实质性内容进行谈判。 7)招标人确定推荐中标人之外的单位中标的做法违反法律规定。

《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国家计委等部门在《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招标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的,因不可抗力提出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招标文件规定应当提交履约保证金而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提交的,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因前款规定的同样原因不能签订合同的,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三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因此,本项目的中标人只能依法选择评标委员会推荐的第一人,而不能是其他人。

8)订立书面合同的时间过迟。 《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订立书面合同。”本案例超过《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时限。 【案例1H420033-2】 1.背景

某大型涉外投资拟建工程项目,由外方出资85%,中国方出资15%,总投资为1800万美元,该项目包括15个单项工程。由于工期紧,招标过程很短,从发招标文件到收投标文件仅10天时间。招标图纸设计较粗,没有施工详图,工程量表由业主提出目录,工作量由投

标人计算并报单价,最终评标核定总价。

合同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式,要求报价中的材料价格调整独立计算。共有10家中国公司参加投标,第一次收到投标文件后,发现各企业都用国内的概预算定额分项和计算价格,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报出完全单价,也未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使投标文件的分析十分困难。故业主退回投标文件,要求重新报价。这时有5家退出竞争。这样经过四次反复退回投标文件重新做投标报价,才勉强符合要求。业主A方最终决定我国某承包公司B(以下简称B方)中标。

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合同总价为1751.8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不可预见风险费120.0万元)。本工程合同条件选择是在投标报价之后,由A方与B方议定。A方坚持用ICE,即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颁布的标准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文本;而B方坚持使用我国的示范文本。A方认为示范文本不完备,不符合国际惯例,可执行性差。最后由A方起草合同文本,基本上采用ICE的内容,增加了示范文本的几个条款。2005年6月23日A方提出合同条件,6月24日双方签订合同。

工程结束时双方结算时出现差异,主要差异是:

(1)由于招标图纸较粗略,A方在招标文件中没给出工作量,由B方计算工程量,而B方计算的数字都很低。如:由于缺少施工详图,承包商报价时预算402t钢筋,而按后来颁发的详细的施工图核算应为约720t。施工中,由于工程变更又增加了290t,即整个工程实际钢筋用量约1010t。由于为固定总价合同,A方认为详细的施工图用量与B方报价之差318t,合计价格100多万元是B方报价的失误,或为获得工程而作出的让步,在任何情况下不予补偿。

(2)在工程施工中B方现场人员发现缺少设备基础安装图纸,审查报价发现漏报了该基础价格约30万人民币。分析责任时,B方的预算员坚持认为,在招标文件中A方漏发了基础图,而A方代表坚持是B方的预算师把基础图弄丢了。由于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B方最终应承担损失。 2.问题

(1)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

(2)招标文件图纸资料不全导致报价不准是哪一方的责任?为什么? (3)招标人在本次招投标工作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4)投标人如何避免废标? 3.分析与答案

(1)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不合理。

因为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条件是:工程量小、工期短,估计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小,工程条件稳定并合理;工程设计详细,图纸完整、清楚,工程任务和范围明确;工程结构和技术简单,风险小;投标期相对宽裕,承包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详细考察现场、复核工程量,分析招标文件,拟订施工计划;合同条件中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清楚,合同完备。本工程招标图纸粗略,投标期短,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所使用的合同条件和规范是承包商所不熟悉的。因此,不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方式。 (2)是B方的责任。

B方投标风险意识较差。直到工程施工中才发现缺少设备基础安装图纸,从而发现漏报了设备基础价格,B方的预算员认为A方在招标文件中漏发了基础图不能说明是A方问题。B方应该在接到招标文件后对招标文件的完整性进行审查,将图纸和图纸目录进行校对,如果发现缺少,应要求A方补充,同时向业主提出索赔。 (3)不妥之处有:

1)《招标投标法》中针对招标项目的规定对本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不适用。因此从发招标文件到收投标文件仅10天时间明显不符合《招标投标法》的规定。

2)在本工程中,A方在招标文件中没有提出合同条件。而在确定承包商中标后才提出合同条件。这是不合理行为。本工程采用承包商不熟悉的英文合同文本、英国规范,并未在招标文

件中明确规定,造成承包商投标文件编制与招标人意图不符而返工,属于招标人的过错。 3)本案例中“经过四次反复退回投标文件重新做标报价”的做法,违反了《招标投标法》的规定。

(4)投标人避免废标应注意:

1)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的标书,未逾期送达指定地点、按要求密封、投标单位公章及法人代表或法人委托人签字或盖章、相应资格的注册师签字等。

2)投标文件没有明显不符合要求的重要缺陷。如按招标文件格式填写,内容齐全,关键字清晰,投标人名称或组织机构与资格审查一致等。

3)不做弄虚作假或串通报价的标书,不做不正当行为。 4)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标书。 【案例1H420033-3】 1.背景

某承包商在通过资格预审后,对招标文件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业主在招标文件提出的工期24个月要求过于苛刻,且设备由承包商采购,并负责安装、调试、试运行。合同条款中规定每拖延1天工期罚合同价的0.1%。若要保证实现该工期要求,必须采取特殊措施,从而大大增加成本。因此,该承包商在投标文件中说明业主的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因而按自己认为的合理工期(在业主要求工期的基础上增加6个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据此报价。 该承包商将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封装,在封口处加盖本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签字后,在投标时问前1天上午将投标文件报送业主。次日(即投标截止日当天)下午,在规定的开标时间前1小时,该承包商又递交了一份补充材料,其中声明将原报价降价4%。但是,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认为,根据国际上“一标一投”的惯侧,一个承包商不得递交两份投标文件,因而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材料。

开标会由市招标办的工作人员主持,市公证处有关人员到会,各投标单位代表均到场。开标前,市公证处人员对各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后,正式开标。主持人宜读投标单位名称、投标价格、投标工期和有关投标文件的重要说明。 2.问题

(1)该承包商运用了哪几种报价技巧?其运用是否得当?请逐一加以说明。 (2)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哪些内容?

(3)从所介绍的背景来看,在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哪些问题?请分别作简单说明。 (4)承包商在技术标中重点应编制哪些内容? 3.分析与答案

(1)该承包商运用了两种报价技巧,即多方案报价法和突然降价法。其中,多方案报价法运用不当,因为运用该报价技巧时必须对原方案(本案例指业主的工期要求)报价,而该承包商在投标时仅说明了该工期要求难以实现,却并未报出相应的投标价。突然降价法运用得当。原投标文件的递交时间比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仅提前1天多,这既是符合常理的,又给竞争对手调整、确定最终报价留有一定的时间,起到了迷惑竞争对手的作用。若提前时问太多,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怀疑,而在开标前1小时突然递交一份补充文件,这时竞争对手已不可能再调整报价了。

(2)招标人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应包括以下内容:投标人组织机构和企业概况;企业资质

等级;企业质量安全环保认证;近3年完成工程的情况;目前正:在履行的合同情况;资源方面,如财务、管理、技术、劳动力、设备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各种奖励和处罚。 (3)该项目招标程序中存在以下问题:

1)招标单位的有关工作人员不应拒收承包商的补充文件,因为承包商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所递交的任何正式书面文件都是有效文件,都是投标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补充文件与原投标文件共同构成一份投标文件,而不是两份相互独立的投标文件。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应由招标人(招标单位)主持开标会,并宣读投标单位名称、投标价格等内容,而不应由市招标办工作人员主持和宣读。

3)资格审查应在投标之前进行(背景资料说明了承包商已通过资格预审),公证处人员无权对承包商资格进行审查,其到场的作用在于确认开标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包括投标文件的合法性)。

4)公证处人员确认所有投标文件均为有效标书是错误的,因为该承包商的投标文件仅有单位公章和项目经理的签字,而无法定代表人或其代理人的印章,应作为废标处理。 (4)技术标中重点编制以下内容:

1)设备采购:主要备选厂商资信、能力、技术、业绩的描述及选用原则和方法;监造方案描述,突出质量控制计划、措施及包装、发运、交货期保证措施。 2)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方案。

3)施工装备的配置:突出主要的、先进的、关键的吊装和施工机械。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成员情况;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及其保证措施;安全、环境保证措施;主要设备及专业的施工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