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卫生管理制度
一、 游泳池救生员及工作人员凭健康证上岗。
二、 保持游泳池水质卫生,按时清洗游泳池,对池底、池壁作彻底清洗,每天至少清洗过滤袋三次,保持PH值、BR值符合标准。
三、 每天打扫游泳池外围,做到无异味,无杂物。每天及时更换浸脚消毒池的消毒药水。
四、 周边的绿化经常修剪,防止枯枝腐叶吹落水池,造成污染。
五、 做好游泳池区域所有设施(如警示牌等)的清洁保养工作,发现破损及时维修。
六、 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mg/L, 须4小时更换一次,儿童浅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中的余氯含量应保持0.3—0.5mg/L。
七、 泳池在开放期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新水,保证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八、 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皮肤病、红眼病、性病、肠道传染病、肺结核病、癣、脚癣、沙眼、中耳炎、眼结膜炎、咳嗽症状者、精神病及酗酒者进场入池游泳。
九、 严格健康证制度,努力做到无当年健康证者,谢绝入池游泳。
十、 入游泳池前必须先淌过洗脚消毒池,洗脚消毒前应将全身汗水、污泥冲洗干净,不得穿鞋进入场内、池内,不得在池内搓泥洗澡,不得带毛巾和肥皂入池。
十一、 游泳者必需穿干净有色的游泳衣裤游泳。
十二、 严禁在池内小便、吐痰、吸烟、乱扔果壳纸屑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