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摘 要:本文笔者对外墙保温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工程所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外墙保温;技术分析;管理控制
1 外墙保温技术分析
1.1 外墙内保温技术
外墙内保温就是在外墙的内侧加做保温层,从而达到使建筑保温节能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施工进度快等优点。
但是外墙内保温的一个明显缺陷就是:结构冷(热)桥的存在使局部温差过大导致结露现象。
另外,由于外墙和屋面受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形较内墙为快,这种反复形变使内保温隔热体系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墙体基础上,在这种交变应力反复作用下,不仅外墙易遭受温度应力的破坏,同时也易造成内保温隔热体系的空鼓开裂。
1.2 内外混合保温技术
内外混合保温,是在施工中,外保温施工操作方便的部位采用外保温,外保温施工操作不方便的部位作内保温的施工方法。
从施工操作上看,混合保温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对外墙内保温不能保护到的内墙、板同外墙交接处的冷(热)桥部分进行有效的保护。然而,局部外保温、局部内保温混合使用的保温方式,使整个建筑物外墙主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形变速度和形变尺寸,建筑结构处于更加不稳定的环境中,结构形变产生裂缝,从而缩短整个建筑的寿命。
1.3 外墙外保温
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使建筑达到保温的施工方法。由于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从而使主体结构所受温差作用大幅度下降,温度变形减小,对结构墙体起到保护作用并可有效阻断冷(热)桥,有利于结构寿命的延长。因此,从有利于结构稳定性方面来说,外保温隔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外保温隔热。
2 保温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外墙外保温工程应避免在阳光曝晒,寒冷及大风雨雪天施工,施工温度应控制在5~30℃之间。施工前应认真检查装饰外架的牢固情况,保温层基底的平整度及门窗口四周的封堵情况,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外墙保温工作。
2.2 保温板的粘贴
(1)保温板的粘贴。宜从外墙底部边角处开始,依次粘贴,相邻板材要相互靠紧,对齐。上下保温板之间要错缝排列。建筑物勒脚处由于使用环境潮湿,聚苯板容易受潮膨胀,建议使用挤塑聚苯板粘贴。在涂抹胶粘剂时,应严格按《聚苯板薄抹面外保温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施工,粘结点的分布要均匀、合理,确保涂层厚薄均匀,粘结面积达到聚苯板面积的30%以上。
(2)分隔缝的留置。目前外墙外保温大都自下而上整体相连,中间没有间隔,这种方案不易解决保温层的热胀冷缩,墙体产生应力等问题,易使保温层产生裂缝甚至脱落,进而引起大面积的连锁反应,不仅安全隐患大,而且会造成后期维修困难和增大维修费用。因此,推荐在窗户四边留置分隔缝,并填以防水密封膏,上边用分隔塑料条遮盖。
(3)排气孔的留置。宜将排气孔设置在分隔条里,且向下倾斜 30°。
2.3 保温板的铆固
由于保温板上要抹 3mm~5mm 防裂砂浆并挂耐碱网格布,再抹 1mm~2mm 面层砂浆,刷涂料,这样,每平方米保温层承重约 8~14kg。所以,光靠聚合物粘贴砂浆是不够的,必须用膨胀螺栓铆固。铆固点呈梅花状分布,6个/m2~10个/m2,起点距边缘控制在 100 mm~150 mm。
2.4 保温板抹聚合物防裂砂浆
将保温板粘贴、铆固完成并检查合格后开始抹防裂砂浆。防裂砂浆分两遍抹成,第一遍厚度为3 mm~5mm,直接抹在保温板表面,然后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平整地压入砂浆中,让网格布同砂浆粘结成一体,不得有漏粘处。待第一遍砂浆干硬后,抹第二遍面层砂浆,厚度为1mm~2mm,且要将网格布完全覆盖。为了充分发挥网格布的抗拉性能,施工中应注意网格布的位置应在整个防护面层厚度外侧的1/3处。雨雪天不能施工,施工中遇雨应遮盖。
2.5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铺设
网格布应随防裂砂浆随抹随铺,网格布之间的互相搭接宽度至少60mm~80mm。保温板板缝间要加250mm宽的通长平网;板与洞口边缘、转角处应翻包200mm;女儿墙封顶加槽网与墙体固定连接;在洞口四角处用45°角斜放平网,网长L≥700mm,宽度为250mm,作为应力集中处的补强加固措施。变
形缝、分隔缝两侧,网格布要彼此分开,并分别粘贴及翻包于两侧保温板上。板缝处填以防水密封膏。所有网格布应粘贴平顺,无褶皱,脱层及漏粘等问题。
3 外墙保温工程常见的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3.1 保温板材与基层粘结不牢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原因:①基层清理不净、不平整,粘贴时按压力度不均匀,不及时安装锚栓;②粘贴胶浆强度低;③锚钉选用不合理、安装不牢。
防治措施:①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清理墙面油污和附着物,提前浇水湿润墙面;一次涂抹面积不宜大于2m2,点粘时粘接面积小于30%时,应及时用锚钉固定;安装保温板时用力要均匀,按压点净间距不大于20mm;②粘结胶浆材料进场时,复检其粘结强度,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在确认材料粘结强度符合要求后才使用;③锚固钉进场时检查质量文件,核查品种、规格、外观、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安装时检查砌体验收记录、砌块(砖)强度、抹灰砂浆强度;锚钉安装后要进行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的检查验收,对锚固件进行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2 外墙保温砂浆脱层、空鼓、开裂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原因:①材料不合格,配合比不符合要求;②基层清理不干净,未提前洒水测温;③未分层抹保温砂浆,一次抹保温砂浆过厚。
防治措施:①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对专用干拌砂浆应核查质量文件,严控配合比和砂浆稠度;②抹保温砂浆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并洒水润湿;③保温砂浆主要采用聚苯颗粒砂浆,抹灰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增设加强网,并宜在砂浆中渗入抗裂剂,最后用抗裂砂浆罩面。
特别强调的是,在施工保温浆料保温层时,应见证取样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检测其导热系数、干密度和压缩强度。
3.3 保温结构渗水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原因:保温板接缝处理不当,出现裂缝,门窗、保温结构结合处施工不当;
防治措施:在接缝处增设不小于200的增强防裂网,抵抗砂浆的收缩应力,防止出现裂缝而渗水;门窗与保温结构结合处,除应按设计要求作嵌缝处理外,还应增设加强网,加强网的搭接每边应大于100mm,如不满足100mm,应采用结构胶粘或锚钉措施,加强网不得皱褶、外露。再在这些部位作密封处理;
3.4 保温外墙饰面砖空鼓、脱落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原因:①饰面砖粘结胶浆配合比不标准,稠度不符合要求,使粘贴不牢、空鼓;②外保温各层材料变形不同,产生内应力,出现饰面砖位移;③外墙(含保温结构层)由于长期经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三维方向温度应力的反复作用,产生应力集中,使饰面砖层开裂,相邻砖产生挤压,在克服了胶浆粘结力后脱落。
防治措施:①核查成品粘结胶浆质量文件,非成品胶浆要严格按照配合比下料,施工前最好做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4MPa;②外保温结构各层材料尽量选用膨胀系数接近、相容性较好的材料组合,减少差异变形和内应力;③防止保温墙体饰面砖因温度变形产生脱落,首先应保证面砖粘接强度;其次,经研究表明,当饰面砖粘结胶浆在使用条件下能满足2‰以上变形率时,就能保证保温结构不开裂。因此,最好在与墙体连接的聚合物水泥砂浆结合层和在保温板与抗裂砂浆面层中增设耐碱玻璃纤维网或镀锌四角网,以起到减少应力集中、分散温度应力、抵抗变形的作用。饰面砖粘贴最好分板块组合,每块面积不大于1.5m2,板块间用强性胶填缝,当饰面砖粘贴面积很大时,还应留伸缩缝。
4 结 语
建筑外墙保温是近年来新兴的节能措施,由于外墙保温体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的各相关层不仅要求性能上柔性渐变,而且应有一定的相容性,能形成一个复合整体。因此,外墙保温体系应由乙烯材料供应商经质量体系认证和材料体系性能试验检验合格后成套供应,以保证体系材料的匹配性及抗裂技术路线的实施,并有利于明确外墙保温体系供应商对外保温工程质量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