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初级阶段的主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初级阶段的主

来源:爱问旅游网
1. 1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第一课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及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

段的根本任务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九年级学生对于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 但这种感觉模糊、零碎、表面化、不系统,甚至是无意识的,老师要 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 让学生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自己国家的基本 情况,懂得立足国情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基于初三学生的年龄及认 知特点,对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内容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的需要:中学生生活在社会中,了解国情是树立公民意识的 要求,而且学生要了解和学习后面内容, 也必须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 同时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自觉关心社会的责任感。 三、综合设计思路 1、新闻播报,引出国情

来自新闻会客厅的报道: “今天的中国让世界刮目相看:奥运会 金牌榜名列第二,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经济高速 发展。 2005 年,中国经济排名又上升了,超过法国和英国,排在世 界第四位! 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世界因中 国而精彩! ”坐在电视机前的小王听到这样激动人心的报道非常兴奋, 不禁惊叹:“太棒了,我国就要进入发

达国家的行列了。 ”

“小王认为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说法对吗?你认为当 前我国正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你对我国的国情了解吗? (设计目的:通过情境创设,引出课题。) 2、你说我说,国情透视

一个人要发展,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样如此, 首先得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到底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怎样的呢? 请你向小王作一介绍,相信他会产生更多的感触和思考。

(1)出示反映不同主题的典型国情图片,请学生为这些图片配上解 说词; (1)说明我国国情的这些特点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设计目的: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总体感知国情。) 综合上述国情的表现,说明我国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还不 成熟、不发达,由此可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那么,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你能给小王做一个 介绍吗?要求学生结合历史, 以时间为线索,用年代尺形式,画一 简图,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历史时期,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 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活动目的: 从概念分析到图表呈现, 便于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国情有一个明确而直观的认识。 ) 3、探究解惑,理解国情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后,小王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建设速度 这么快、 成就这么大了, 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请大家讨论 一下,帮他解惑。师出示材料( 1)中美农业机械化比较; (2)各国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 (3)《各国农业税制》(具体见附录 1)引 导学生分析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及在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表现, 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 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必须坚持而不能 超越。从而纠正小王认为我国就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认识上的错 误。

(活动目的: 通过对比材料的探究分析, 让学生理解我国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4、小品启思,立足国情 同学们的分析,引发了小王的思索,使他想起了去年暑假自己的 一次倒霉经历。学生小品表演《倒霉的小王》 (见附录 2)。在学生小 品表演后,设问:小王遇到了哪些烦心事?你有没有遇到类似这些问 题?这说明了什么? (设计目的:通过小品表演,显现当今社会现实,引出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

信息一:据新华网、人民网“两会”期间开辟的“我向总理提个 问”专栏统计,近 50 万网民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排在了前三位, 其次还有就业、住房、社会治安、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问题。

信息二: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之后的记者招待会 上答记者问时说:“我最痛心的是没有很好的把群众关心的看病、上 学、就业、住房等问题解决好” 。

由学生概括得出,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还存在各种各样 的问题和矛盾,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材料呈现:家庭四大件的变化: 上世纪 50——70 年代,“自行车、 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从 80 年代到 90 年代中期,“冰箱、彩电、 洗衣机、录音机”;90年代后期,“空调、电脑、手机、汽车” 。这种 变化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需要在不断增长。 社会主义生产的 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 因 此,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 产品和精神产品丰富了,需要才会得到满足,才能尽快摆脱贫困,才 能最终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并促进其他矛盾的解决, 从而体现社会 主义的优越性。

(设计目的:通过分析主要矛盾,说明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 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 这是由我国国情和社会的主 要矛盾决定的。) 5、学以致用,蓝图展望

认识国情,明确任务,我们就要以此为依据制定国家的路线、方 针、政策。建国初期,由于对国情认识不够,我们在建设中走了很多 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破坏了生产力,给国家和 人民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 改革开放后, 由于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我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十一五”规划又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综合上述分析, 你认为衡量新 农村建设成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你能否运用所学的知

识为新农村 建设献计献策?

(设计目的: 通过对比,说明立足国情的重要性。 同时结合时政热点, 进行知识延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6、我思我悟,收获国情

原来,认识自己,比什么都重要,人的发展如此,国家的建设同 样如此。我们同学将来走上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就要实事求是地面 对这一现实。学习了这一内容后,小王在他的成长记录袋里,写了一 段学习心得。现请你也就今天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设计目的:以在成长记录袋里写学习心得这种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堂 小结,感悟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