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调查INVESTIGATION 编辑l李黄珍I E—moil:369 ̄vip.1 63.corn 路标 大学生就业选择 ■● 大城市之优IP K中小城市之好 毕业后去哪里工作?这是每个大学生毕业时考虑最多 望,因为“老北京的韵味”已经消失了。相反,二线城市可 的问题。毕业后大多数人都比较倾向留在大城市,特别是一 些偏远地区的毕业生,读了四年大学,已经习惯了大都市的 繁华,不肯再回到自己贫穷落后的家乡。为此,有些大学生 毕业后宁肯在大城市卖报纸、做服务员,也不愿去中小城市 或偏远地区就业。 爱实习网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选择上,大部分学生 仍然倾向于在大城市就业。有63.6%的学生选择在北京、 上海等大城市工作,仅有7 3%的学生选择去中小城市实现 自己的理想。 在大城市就业的四大优势 毫无疑问,大学生就业、创业在大城市有诸多优势。首 先,就业机会多。一线城市发展配套设施齐全,聚集了大量 的企事业单位,有相当多的岗位空间,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 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择业,让英雄 有用武之地。 其次,工资待遇高。专业相同、能力相当的大学毕业生 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就业,工资的水平是不同的,甚至 差异很大。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 大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基本工资会比一些中小城市高出不少。 第三,个人进步快。大城市走在经济发展的前端,最先 接触先进的技术、管理知识,能够紧跟或超越时代发展的步 伐,这也能让人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能 力与素质。 另外,更重要的是,大城市拥有很高的创业成功率,创 业空间广阔。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大量的 企事业单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当今社会专业化越来越强、 分工越来越细,企业不是多面手,它的运作需要多个行业的 配合,这时,有能力、有特长、专业化能力强的大学生可以 在一段时间的磨练后,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己的事业,成立 自己的公司、个人工作室,或者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以不同 的创业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选择中小城市就业的三大理由 相比大城市,中小城市可能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与缺 陷,但其也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生活质量可能 更高。中小城市的生活成本较低,虽然工资较之北京、上海 等地区从数量上看要少一些,但相比大城市的高消费高支 出,在中小城市用更少的钱能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其次,城市文化更突出。所有的巨型城市都开始趋同 化,比如几乎所有因为思念老北京而回到北京的人都会失 能保留了更多的城市韵味。 第三,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到基层 就业、中小城市就业,出台了很多鼓励与优惠政策,为大学 生到中小城市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所以说,大城市虽然经济发达,确实存在更多的发展 机会,可毕竟城市所能接纳的新就业人口有限,且竞争也会 更加激烈。从我们的调查结果就可以看出,只有7.3%的学 生选择到中小城市就业,这意味着中小城市的竞争相对较 小,所获得的机会也许并不比那些大城市少。 就业城市选择的三大标准 那么,面对就业前景,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就业才 是正确的呢? 作为一个求职者,应该去主动适应自己所工作的城市, 而不是要城市来适应你。当你进行选择的时候,要考虑一下 这个城市的特色、发展状况,自己能否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 想,能否适应这里的一切等等问题,在这里,建议大学生们 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看经济结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经济结构,它 决定了这座城市对各类人才的吸纳能力,而且每个城市的 经济结构不会轻易改变。比如杭州的旅游业在经济结构中 历来处于重心地位,所以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相对比 较大,那么这类人才在这里的发展机会就比较多。打个比 方,如果一个重工业专业的毕业生去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城 市,肯定就不会有太大用武之地。 第二,看城市文化。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保守还是开放, 直接影响着它对外来者的接纳程度。一个完全开放的城市 在各个行业都会对外来人员敞开大门,而相对保守些的城 市本土化思想就会多些,在某些行业的用人上就会倾向于 本地人。特别是国营企业,几乎每个城市的国营企业都倾向 于用本地人。如果毕业生希望进国企,最好选择去自己的家 乡就业。 第三,看城市发展状况。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经济越发 达竞争就会越激烈,所以那些喜欢挑战、适应能力强的毕业 生比较适合去大城市,反之,去一些竞争压力较小的中小城 市比较好。 总之,在择业时,大城市未必一定好,中小城市也不一 定就不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大学生应该结合 自己的个性特征,选择一种适合的生活方式,然后再考虑选 择哪个城市,只有这样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才真正有利。 (爱实习网供稿) OCCUPAT J0N 20O9 O3 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