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酒店管理 专业代码:640106
招生对象: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 、职业高中在读一年级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
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按照云南开放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云南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依托云南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云南酒店业发展培养能够从事酒店经营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就业岗位(群)
本专业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定位于酒店企业各职能岗位的基层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本专业学习者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酒店前厅服务员和主管、酒店客房服务员和主管、酒店餐饮服务员和主管、酒店市场营销人员等。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对以云南酒店管理行业进行了职业群与岗位群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我们确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适应酒店服务行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几方面:一是酒店前厅服务员和主管;二是酒店客房服务员和主管;三是酒店餐饮服务员和主管;四是酒店市场营销人员。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1.了解餐厅当日货源及品种供应情况; 为顾客安排座位、点配菜点、装饰、布置、提供就餐服务 2.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宴会要求,设计出典雅和谐的整体台型; 3.根据顾客需求编制菜单; 4.迎送宾客 1.鉴别茶叶品质; 2.根据茶叶的品质,选择相适的水质、水温、水量在茶楼、茶室等场所,茶艺师 根据茶叶品质,进行茶水艺术冲泡 和冲泡器具,进行茶水冲泡; 3.选配茶点; 4.向顾客介绍茶文化相关知识 5.按照不同茶艺要求,布置环境。 1.具备在客房区域迎候宾客基本礼仪,办理住宿在宾馆、旅游客船等客房服务员 场所清理和整理客和访客登记手续; 2.办理住宿宾客委托事知识要求:1. 了解与酒店工作岗位相关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如基本的科技知识、计算机应用、网络平台、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知识。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熟悉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康乐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3. 具有良好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一定的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 能力要求:1.具有获取知识;2.运用知识的能力;3.创新能力;4.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餐厅服务员 房,并提供宾客迎送、项; 住宿等服务 3.整理和清洁客房的能力; 4.进行客房日常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能力。 1.接受和处理订房要求; 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公民2.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前厅服的前台为客人提供咨道德与职业道德;2.具有合格做好迎送工作; 务员 询、迎送、入住登记、的政治素养;3.健康的身心素3.能处理客账,办理离店结账等服务 质;4.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在宾馆、酒店等场所
手续,提供寄存和保管服务 4.根据客人需求对饭店进行介绍,为客人报价,做好推销、沟通工作。 养。
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 的人数达到80%以上。”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岗位 岗位职业资格标准 类型及等级 1.了解餐厅当日货源及品种供应情况; 2.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宴会要求,设计出典雅和餐厅服务员 谐的整体台型; 3.根据顾客需求编制菜单; 4.迎送宾客 1.鉴别茶叶品质; 2.根据茶叶的品质,选择相适的水质、水温、水量初级茶艺师 和冲泡器具,进行茶水冲泡; 茶艺师 3.选配茶点; 4.向顾客介绍茶文化相关知识 5.按照不同茶艺要求,布置环境。 1.具备在客房区域迎候宾客基本礼仪,办理住宿和访客登记手续; 客房服务员 2.办理住宿宾客委托事项; 3.整理和清洁客房的能力; 4.进行客房日常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能力。 前厅服务员 1.接受和处理订房要求; 2.为客人办理入住登记,做好迎送工作; 3.能处理客账,办理离店手续,提供寄存和保管服初级前厅服务员 中级前厅服务员 初级客房服务员 中级客房服务员 高级客房服务员 中级茶艺师 高级茶艺师 初级餐厅服务员 中级餐厅服务员 高级餐厅服务员
务 4.根据客人需求对饭店进行介绍,为客人报价,做好推销、沟通工作。 高级前厅服务员 根据以上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获得下列2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能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其中必须有一个高级以上证书):
职业证书名称 餐厅服务员 茶艺师 客房服务员 前厅服务员 3、培养目标
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对岗位职业技能标准的分析,在中职培养的基础上,按照巩固、扩充和提高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可确定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的酒店服务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一定的酒店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胜任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一线业务部门基层管理岗位和员工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4、培养规格
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技能、素质” 三方面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基本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艺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了解与酒店工作岗位相关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如基本的科技知识、计算机应用、网络平台、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3)管理知识
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管理理论,了解管理原理、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原理,熟悉酒店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等级 颁证机构 初级、中级、高级、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初级、中级、高级、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初级、中级、高级、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初级、中级、高级、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4)工具性知识
具有良好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和一定的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 (5)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6)专业知识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熟悉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康乐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技能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
掌握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进行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把握酒店业最新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应用文写作能力。 (2)运用知识的能力
能理论联系实际,将酒店管理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在酒店各部门、各岗位的技能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灵活地应用。 (3)创新能力
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技能创新、服务创新的能力。 (4)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
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有与客户交往、产品销售所需的基本社交素质和沟通能力。 (5)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能力
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习惯和能力;掌握运用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技能。 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酒店事业,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业务素质规格
树立酒店从业人员职业意识,了解酒店行业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从事酒店行业工作的基本礼仪及其他专业知识;具备酒店管理基本理论及较为熟练的操作技能,掌握酒店业前厅部、
客房部、餐饮部、销售部等职能部门的基本知识和岗位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计算机和专业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工作中加以熟练运用。
(3)文化素质规格
树立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艺术修养、仪表仪态、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求真务实的科学素质,对中国和世界优秀的文化与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4)身心素质规格
了解人体生理、心理的基本知识,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能较好的调节自我心理,精力充沛地工作。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在分析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基础上,以模块化课程设置来适应职业能力结构的变化,实现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
2、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职业资格类型 餐厅服务员 职业资格等级 中级 对应课程或实践 酒店经营与管理Ⅰ 酒店餐饮管理实务Ⅰ 高级 酒店质量管理 酒店餐饮管理实务 Ⅱ 茶艺师 客房服务员 前厅服务员
3、酒店管理专业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课程体系 中级 高级 中级 高级 中级 高级 普洱茶鉴赏 普洱茶鉴赏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Ⅰ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Ⅱ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Ⅰ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Ⅱ
教育模块 中职 类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哲学与人生 系概论 心理健康 职业道德与法律 语文 公共 基础 模块 计算机应用 数学 英语 体育与健康 餐厅服务与管理 客房服务与管理 前厅服务与管理 食品营养与健康 康乐服务与管理 旅游政策法规 职业 能力 模块 旅游概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专科英语1 专科英语2 普通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心理健康教育 旅游学概论Ⅰ Ⅱ 旅游心理学Ⅰ Ⅱ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Ⅰ Ⅱ 酒店餐饮管理实务Ⅰ Ⅱ 管理原理与实务 酒店经营与管理 酒店质量管理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 旅游市场营销 食品营养与卫生 酒店康乐服务 开放教育学习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用写作 高职 职业 基本 能力 模块
公共关系 礼仪 素质教育 形体训练 模块 职业生涯规划 酒店实用英语 会展管理与实务 酒店财务会计 宴会设计与管理 旅游政策法规 酒店信息系统操作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旅游职业道德修养 主要客源国概况 旅游资源概论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旅游美学 泰语语音 基础泰语Ⅰ 基础泰语Ⅱ 旅游泰语 云南旅游发展专题 普洱茶鉴赏 高新技术基础 教学媒体及应用 社交礼仪 文化艺术欣赏 云南地方文化
4、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
摄影技术基础 个人理财 生活中的数学 演讲与口才 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构建以“职业技能本位”的中高职衔接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本专业框架课程共设置5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桥梁课、专业框架课、素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各课程模块中的课程设置学分是学校提供的选课学分,大于该模块最低选课学分,学习者从中选择所有必修课的同时,可选择部分选修课以达到该模块的最低选课学分,学习者毕业应取得该模块的最低学分(包含本模块的全部必修课程学分和部分选修课程学分)。
各个模块中高职课程要层次分明、形成梯度,课程和职业资格标准有效衔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思想,同时,有效地配合选课制度,改变传统的学年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分制。
(1)公共基础课(为普遍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根据专业需要,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重点地有选择地学习专业桥梁课与专业框架课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与中职课程相衔接,使学生达到专科学历的文化知识水平,为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打好基础。主要包括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该模块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2)专业桥梁课:主要为本专业类中职、中专、技校层次的学生设置的衔接课程,通常是专业基础、主干课。
(3)专业框架课:主要为本专业知识课和技能课。其中专业框架必修课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框架选修课是为学生就业和学习兴趣所设的课程,主要针对岗位的职能、业务设置。
职业能力模块的课程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实现培养目标起决定性作用。要求在专业范围内,沿核心专业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向进行综合和发展,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
实际工程中的意识和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的课程可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企业的工作项目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开发一些校本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技能向高级技能水平发展,实现中、高职技能训练与培养相衔接。
(4)素质教育课(人文课程为主)
以人文课程为主,兼有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 (5)综合实践课
综合性实训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5、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遵循岗位职业成长规律,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实物认知到自行操作的方式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分层次递进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基本技能实践、岗位(群)能力实践和综合类实践等构成。其中基本技能实践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以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主要包括课程演示、验证性实验等;岗位(群)能力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职业技能证书专项实训等;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实训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环节 餐饮服务情景模拟实训,酒店前台服务情景模拟实训,茶艺技能基本技能实践 实训,中餐厅服务、摆台模拟实训,西餐厅服务、摆台模拟实训, 客房服务、包床模拟实训,吧台服务、调酒、制咖啡模拟实训 酒店前厅实习 酒店客房实习 岗位(群)能力实践 酒店餐厅实习 茶楼实习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专业实习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6、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涵盖专业统测课程) (1)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
模块 模块1: 模块2: …… 模块n: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熟悉酒店的功能、组织结构,掌握酒店经营与管理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并能够在酒店工作实践中学习目标 有意识地执行酒店经营与管理的理念和管理原理。 全面讲述酒店的结构、功能、种类布局,酒店服务知识、酒店学习内容 人力资源、酒店物资储备、酒店安全和酒店信息系统运用等知识。 教材、网络平台 媒介 学生能够根据酒店的运行和发展的规律,解决酒店管理运行过程中学生要求 的实际问题,为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引导学生认识酒店经营和管理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解决酒店教师要求 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QQ群、网络论坛 教学方法和手段 形成性考核、纸质考试、教学互动评价 考核与评价 第三学期 实施阶段 (2)旅游市场营销课程
模块 学习目标 场营销的理论和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旅游工作的质量模块1: 模块2: …… 模块3: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熟悉旅游市场营销的相关内容,用市
和水平,促进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 本课程全面讲述旅游市场营销基本概念及其内在的联系、正确理解营销环境理论、营销分析——消费者分析和市场分析、营销组学习内容 合、营销战略等营销管理理论。 教材、网络平台 媒介 学生能够根据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解决旅游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实学生要求 际问题,为就业后的职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引导学生获得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教师要求 知识解决旅游市场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 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QQ群、网络论坛 形成性考核、纸质考试、教学互动评价 考核与评价 第二学期 实施阶段 (3)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课程
模块 模块1: 模块2: …… 模块n: 全面掌握酒店前厅部及客房部运行和管理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上升到基层管理者的高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目标 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主要介绍酒店前厅部业务工作流程、服务规范和预订、接待、问询业务,客房定价、销售房间及处理客人投诉的技巧;酒店客房学习内容 管理系统和组织机构、酒店客房计划管理、价格管理、客房设备用品管理、劳动管理以及客房服务程序和方法等基本内容。
教材、网络平台 媒介 学生能够根据酒店前厅和客房管理的标准和要求,解决酒店前厅部学生要求 及客房部运行和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掌握酒店前厅和客房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并能运用所学知教师要求 识解决酒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和手段 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QQ群、网络论坛 形成性考核、纸质考试、教学互动评价 考核与评价 第三学期 实施阶段 (4)酒店餐饮实务课程
模块 模块1: 模块2: …… 模块3: 掌握餐饮业务内容、工作标准,具备餐饮服务意识与管理意识,做到动手能力强,管理意识强,具备餐饮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学习目标 和能力。 主要讲述酒店餐饮管理的基本原理、餐饮产品的采购供应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管理、宴会服务管理、菜单筹划与设计、学习内容 采购与餐饮成本控制、餐饮卫生管理等。 教材、网络平台 媒介 学生能够掌握餐饮业务内容、工作标准,具备餐饮服务意识与管理学生要求 意识,解决酒店餐饮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掌握餐饮业务内容、工作标准,具备餐饮服务意识与管理教师要求 意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操作 教学方法和手段 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QQ群、网络论坛 形成性考核、纸质考试、教学互动评价 考核与评价 第四学期 实施阶段
7、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分为统测课程和非统测课程。统测课程由总部确定,并负责牵头制定课程标准、指定教材版本、全面建设各种形式教学资源、制定课程考核要求和统一组织课程考核。非统测课程,由总部负责牵头制定课程标准并推荐教材选用版本,由各二级学院(学习中心)按照总部要求自主开展教学和考核,总部实施教学督导及质量监控和评价。
在教学组织和操作过程当中,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可以结合中职教育在全日制学习阶段来完成,素质课、实训课等可以在其他的时间安排完成
教学进程表(按最低学习年限4年编制) 模块模块设置名称 学分 学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01001 理论体系概论 01002 公共01005 基础课 26 17 等级01017 03001 01003 普通话★ 计算机应用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必修 必修 必修 2 4 3 1 考试 1 2 考试 考试 是 专科英语1 必修 3 1 考试 开放教育学习基础 必修 1 1 考试 是 必修 4 1 考试 选课代码 最低课程课程名称 性质 分 学期 课程学开设方式 统测 建议考核是否
01004 01006 01007 01042 01222 专业桥梁课 01226 01048 01054 01058 01061 01064 01051 01055 01060 01065 专业框架课 70 01119 32 02029 01050 01052 01053 01059 01062 01066 01056 01057 01063 01067 11 11 01223 实用写作 专科英语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心理健康教育 旅游学概论Ⅰ Ⅱ 旅游心理学Ⅰ Ⅱ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2 3 2 2 2 3 3 3 4 3 2 3 3 3 3 2 4 3 3 3 3 3 3 3 4 3 2 2 2 2 2 3 3 1 2 3 4 2 2 2 2 2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5 5 5 5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是 是 是 是 01225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实务Ⅰ Ⅱ★ 酒店餐饮管理实务Ⅰ Ⅱ★ 管理原理与实务 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职业道德修养 旅游资源概论 泰语语音 酒店质量管理 酒店实用英语 主要客源国概况 基础泰语Ⅰ 酒店经营与管理 酒店财务会计 食品营养与卫生 酒店康乐服务 旅游政策法规 云南民俗风情旅游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基础泰语Ⅱ 会展管理与实务 宴会设计与管理 旅游美学 旅游泰语
01069 01078 01395 01396 01070 02003 02026 01035 素质03320 教育课 01039 01071 03104 02223 综合实践课
10 10 01041 01040 20 6 02004 普洱茶鉴赏 云南旅游发展专题 酒店信息系统操作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实务 社交礼仪 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 个人理财 文化艺术欣赏 云南地方文化 教学媒体及应用 职业生涯规划 演讲与口才 摄影技术基础 生活中的数学 综合实践/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必修 必修 2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4 6 5 5 3 4 2 3 3 4 4 4 5 5 5 5 6 6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1、联合教研室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加强专业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构建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1)联合教研室组织结构
由总校教师、各分校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等按专业组建联合教研室并制定联合教研室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组织并开展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其中:
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得低于6.25%。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教师的比例为20%:30%:50%。 企业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20%。 (2)、学历及专业知识要求
具备本专业本科或以上学历,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 (3)、实践能力要求
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考评员证书或两年以上企业经历。 具有指导实践环节教学的能力。
(4)、应具有一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 2、教学设施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因此教学设施应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为前提,具体如下表所示。
实践教学模块 基本技能实践 岗位(群)能力实践 综合实践 (1)、校内实训基地
主要完成基本技能实践和岗位(群)能力实践,由各二级学院、学习中心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进行建设。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及环境的补充,可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同时又是学生与社会连接的窗口,大部分校外实训基地也是将来学生第一次就业的目标单位。校外实训基地应选择在技术、设备、规模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由总校和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技能培养及就业需要进行建设。
(3)、信息网络教学条件 总校建设计算机虚拟实训资源。
各二级学院、学习中心建设一定规模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教室。 具有必备的专业通用软件。 3、教学资源
(1)、教材(一体化教材)及图书
选用或自编适应中高职衔接学生特点的一体化教材。 图书和期刊杂志总数应达到教育部有关规定。 (2)、信息网络教学资源
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建设包括手机移动学习课程、网上公开课程、网络课程、课程学习包、精
主要实施方式 校内实体实训、网络基础实训 校内实体实训、网络基础实训、学习包个体实训 校外拓展实训
品课程等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
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建设满足网络基础实训、学习包个体实训教学要求的网络虚拟仿真实验和个体实训学习包等资源。
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以保证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根据混合型学习理论,结合中 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1、“一个对接”
建议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形式完成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2、“二个结合”
传统课堂与网络互动教学相结合; 文字教材与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相结合; 3、“多种形式”
结合课程、教学资源及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教学。如班级教学、分组教学、自主学习、导师制、协作教学(总校教师和各分校教师协作)等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1.实施以项目或技能操作等实践性过程考核代替传统课程考试的模式,采用“过程评价+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着重突出学习效果和学生职业能力地培养;
2.实行“以证代考”,即课程考核与岗位工作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
3.推行“以赛促学”,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特殊表现受到国家、省、市等不同奖励,可作为基础学分使用(如技能大赛模块)。
4. 考核形式: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根据课程的特点,过程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40%——60%。
继续专业学习深造
本专业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海外进修、自考、专项技能培训等途径继续专业学习。继续专业学习所面向的本科专业主要为酒店管理。根据学生兴趣,也可以选择旅游管理等专业学习。
也可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技术培训、参与项目研究、产品开发等生产实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