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粗脂肪3.79%.粗淀粉 0.4厘米。 长23.0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 72.29%.赖氡酸().29%.容重750 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偏硬 红色.单穗粒重239.4克.秃尖 屯/黄 粒型.百粒重38.5克 0.3厘米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5.品质分析:籽粒合粗蛋白质 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半硬 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大 10.9%.粗脂肪4.41%.粗淀粉 粒型.百粒重40.4克 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 72.11%.赖氨酸0.27%.容重758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玉米螟:田间自然发病.高抗黑 屯/升、 10.75%.粗脂肪4.27%.粗淀粉 粉病、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感 72.41%.赖氨酸().30%.容重728 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出 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大 屯 苗至成熟122天.需≥1O℃积温 斑病、感弯孢菌叶宽病.中抗玉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高 2350oc左右一 米螟 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高抗 四、产量结果:2005年区域 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 出 大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753.6公斤. 苗至成熟122天.需≥10℃积温 米螟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4.2%: 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0332.3公斤.比对照品种龙单13 增产13.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顷产量10043.0公斤.比对照品种 增产13.6% 2006年生产试验平 均公顷产量9328.6公斤.比对照 品种龙单13增产5.3% 五、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一5月 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 块种植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5.0万 株.间种公顷保苗5.5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J公斤/ 公顷.硫酸钾1()r)一15O公斤/公 顷,尿素50—1OO公斤/公顷.追 肥一般施用尿素350—4()0公斤/ 公顷。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中早熟区 ———————一~—————~ (_、 壅至 苎 ) 一、选育单位:吉林市宝丰 种业有限公司 二、品种来源:1998年以自 选系BI13 f444×78—84—7为基 础材料1为母本.以自选系B144 f国外杂交种为基础材料1为父本 杂交选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硬粒 型.百粒重25.0克,、 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紫色.叶缘紫红色 株高297厘 米.穗位126厘米,株型半紧凑, 成株叶片19片.花药黄色.花丝 绿色 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 21.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 轴红色.单穗粒重224.2克.秃尖 2350 ̄C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5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839.8公斤.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5.2%: 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0496.7公斤.比对照品种龙单13 增产14.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顷产量10168.3公斤.比对照品种 龙单13增产110% 2006年生产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09.7公斤.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6.2% 五、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一5月 上旬播种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5.0万 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公斤/公顷. 硫酸钾100公斤/公顷.尿素100 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 300公斤/公顷左右 4.其它: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 病。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中早熟区。 (,,—一— —— 、——一一 ——一—————————————————一、选育单位:吉林市三江 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品种来源:2001年以外 引系klO为母本. 自选系¥74 f150 ̄国外杂交种78599为基础材 料1为父本杂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硬粒 型.百粒重37.4克 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紫色.叶缘紫色 株高304厘米, 穗位121厘米.株型平展.叶片 平展.成株叶片18片.花药黄 色.花丝粉色 3.果穗性状:果穗长筒型,穗 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 出 苗至成熟122天.需≥10℃积温 240()℃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51.0公斤.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3.2%: 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1442.3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12.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顷产量10896.7公斤.比对照品种 增产12.7% 2007年生产试验平 均公顷产量9757.1公斤.比对照 品种吉单27增产6.1%一 五、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一5月 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 块种植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4.5万 株.问种公顷保苗5.()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公斤/ 公顷.硫酸钾1O0~150公斤/公 顷.尿素5()一10O公斤/公顷.追 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 右。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中早熟区 ————————一~———————~ < ——岭单6 一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吉龙 种业有限公司 二、品种来源:2000年以自 选系lL12(K12 ̄434为基础材料) 为母本.以外引系丹1324为父本 杂交选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种子性状:种子橙黄色,半 马齿型.百粒重33.O克 2.植株性状:幼苗浓绿色.叶 鞘紫色.叶缘绿色 株高279厘 米.穗位110厘米,株型紧凑, 叶片上冲.成株叶片20片.花药 《农村科学实验》 f、 、), -. 浅紫色。叶缘 红色 株高294 三、特征特性 黄色.花丝黄绿色 3.果穗性状:果穗锥型,穗长 厘米,穗位129厘米.株型平展, 1.种j。 状:种子浅黄色,半 2O.3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 叶片平展.戍株叶片17片.花药 硬粒型.百粒童30.()克 2.{ff十朱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色.单穗粒重240.0克,秃尖().2 黄色.花丝绿色 厘米 3.果穗性状:果穗长筒型.穗 紫色.叶缘紫色 株高269厘米, 4.籽粒性状:籽粒橙黄色。半 长19.4厘米.穗行数14—16行. 穗位94厘米,株型平展.叶片平 马齿型.百粒重40.0克 穗轴白色.单穗粒重245 3克.秃 展,成株叶片20片,花药黄色,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尖().】厘米 花丝黄色 1O.99%.粗脂肪3 86%。粗淀粉 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马齿 3.粜穗性状:果穗锥型,穗长 72.13%.赖氨酸0.32%,容重746 型.百粒重40.8克 20 9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粉 屯,舟、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色.单穗枉重232.7克,秃尖0.6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10.43%,粗脂肪4.16%.粗淀粉 厘采 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抗大 73.18%.赖氨酸f)_27%.容重7 4. 粒性状:籽粒黄色,马齿 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 , 型.百粒重39.5克 米螟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 出 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抗大 11 74%.粗脂肪4.23%.粗淀粉 苗至成熟121天.需≥1()℃积温 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痛.中抗玉 7{.18%.赖氨酸0.31%.容重744 2350 ̄C左右。 米螟 克/4]- 四、产量结果:21)06年区域 7.生育口数:中早熟品种 出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高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344.2公斤. 苗至成熟I2】天.需≥1《}℃积温 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抗大斑 C左右 籼,抗穹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3.1%: 2350c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7. 霄口数:中早熟品种。出 四、产量结果:2f)06年区域 11330.6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7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981.0公斤. 苗至成熟119天.需≥10℃积温 增产11.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9."左右 2%: 2350%.顷产量10837.4公斤.比对照品种 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四、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增产12.1% 2007年生产试验平 1121 r1.5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7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691.6公斤. 均公顷产量9988.8公斤.比对照 增产10.j%: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6.9%: 品种吉单27增产8.7%, 顷产量10598 8公斤.比对照品种 …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五、栽培要点 增产9 7% ()()7年生产试验平均 10930.1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7 1.播期:一般4月下旬一5月 公顷产量10091 4公斤.比对照品 增产7 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 种吉单27增产9.8% 顷产量10810.9公斤.比对照品种 块种植 五、栽培要点 增产¨.9% 2007年生产试验平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4.5万 1.播期:一般4月下旬一5月 均公顷产量9620.2公斤.比对照 株.问种公顷保苗5.0万株 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 品种吉单27增产4.7%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块种植、 五 栽培要点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公斤/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5 j万 1.捕州:一般4月下旬一5月 公顷.硫酸钾1()0—150公斤/公 株.间种公顷保苗5 0万株 上旬播种、 顷,尿素50~1(】O公斤/公顷.追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2.密眨:清种公顷保苗4.5万 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 般施用磷酸二铵1 5()一2()(}公斤/公 株,问种公顷保苗5.0万株。 右。 顷。硫酸钾1【Jf】一15n公斤,/公顷.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六、适应区域:吉林街玉米 尿素5()一1【J()公斤/公顷.追肥一 般施用磷酸二铵200公斤/公顷. 中早熟区 、 般施用尿素40()公斤/公顷左右 硫酸钾11)f)公斤/公顷.尿素100 4.其它:适期释放赤眼蜂或撒 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 施颗粒荆.及时防治玉米螟 3()f J ̄_-400公斤/公顷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4.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选育单位:吉林省古东 中早熟区 、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P早熟区 二、品种来源:2003年以自 ~~~~ ,蔓兰6o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 选系D33 f巴西爆粒玉米x444为 曼 — 基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 选育单位:吉林省 秫 D22 f478x7922为基础材料1为父 种业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长春市农业 本杂交选育而成一 二、品种来源:2002年以自 科学院 三、特征特性 选系A193 fMo17×杂C546为基 二、品种来源:2002年以自 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角质 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l()09 选系W111《)5(7922天然杂株)为 型,百粒重22.8克 单301天然授粉果穗为基础材 母本.以外引系444为父本杂交 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选育而成,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查塑竺竺兰竺 三、特征特性 以外引系33002为父本杂交选育 二、品种来源:2004年以自 1.种子性状:种子橙黄色.半 而成。 选系四-287(444x255『金031为 马齿型.百粒重36.0克。 三、特征特性 基础材料)为母本。rx自选系吉 -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半马 A一【)34 fMol7早X78599为基础 浅紫色.叶缘浅紫色。株高290 齿型.百粒重32.9克。 材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厘米,穗位127厘米,株型平展. 2.植株性状:幼苗浓绿色,叶 三、特征特性 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半马 叶片平展,成株叶片18,f.花药 鞘紫色.叶缘紫色 株高267厘 黄色.花丝黄绿色 米。穗位111厘米,株型紧凑。 齿型.百粒重29.0克。 3.果穗性状:果穗长筒型.穗 叶片上举.成株叶片19片。花药 2 植株性状:幼苗浓绿色,叶 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 浅黄色.花丝紫红色。 鞘紫色.叶缘浅紫色。株高294 穗轴白色.单穗粒重240克.秃 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 厘米.穗位113厘米。株型平展, 尖0.2厘米 . 22.1厘米.穗行数l4—16行,穗 成株叶片20片 花药浅紫色.花 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马齿 轴白色。单穗粒重230.7克.秃尖 丝粉色 型.百粒重42.0克。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9.83%.粗脂肪4.44%.粗淀粉 74.09%.赖氨酸0.23%。容重740 毒乙,甙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高抗 大斑病,高抗弯孢茵叶斑病.中 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出 苗至成熟122天.需≥10 ̄C积温 2350qC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270.8公斤.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2.3%: 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1279.8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1O.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顷产量10775.3公斤.比对照品种 增产11.5% 2007年生产试验平 均公顷产量9840.5公斤.比对照 品种吉单27增产7.1% 五、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一5月 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 块种植。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4.5万 株.间种公顷保苗5.0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o()公斤/ 公顷.硫酸钾1OO一150公斤/公 顷,尿素50—1o0公斤//z ̄顷,追 ,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 右。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中早熟区。 <、、 堡三兰! ,/) 一、选育单位:吉林德美种 业有限公司 二、品种来源:2002年以自 选系El21(526 ̄MA08)为母本, 0.7厘米。 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半马 齿型.百粒重40.0克。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10.40%.粗脂肪4.7O%.粗淀粉 71.30%.赖氨酸0_32%,容重724 丸,女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抗大 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 米螟。 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出 苗至成熟120天左右.需≥10℃ 积温2350℃ 四、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47.7公斤.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8.4%: 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1262.0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10.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顷产量10437.3公斤.比对照品种 增产9.6% 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 公顷产量10042.0公斤.比对照品 种吉单27增产9.2% 五、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一5月 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 块种植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5.0— 5.5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O0公斤/ 公顷.硫酸钾100—150公斤/公 顷.尿素50—1O0公斤/公顷,追 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 右。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中早熟区。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 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 20.6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红 色。单穗粒重230.2克,秃尖o.8 厘米。 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半马 齿型.百粒重42.8克 5.品质分析:籽粒合粗蛋白质 10.71%.粗脂肪4.66%.粗淀粉 70.77%.赖氨酸o.26%,容重745 专乙,袁、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抗 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抗大斑病, 高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 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出 苗至成熟123天左右.需≥1O℃ 积温24ooqc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409.2公斤.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3.9%: 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0526.4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7 增产3.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顷产量10467.8公斤.比对照品种 增产8I3% 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 公顷产量9711.4公斤.比对照吉 单27增产5.6% 五、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4.5— 5.0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般施用磷酸二铵15(卜_200公斤/公 顷,硫酸钾10o_一150公斤/公顷, 尿素50—100公斤/公顷.追肥一 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右。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中早熟区 ————————————————————————~ 堡兰兰 璺 /)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金农 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农村科学实验》 :,- ....。 . ... . , ......... .............................中早熟区。 二、品种来源:2003年以自 玉米研究所 选系T26『(478x4183)x4183为基 二、品种来源:2001年以自 础材料1为母本,以自选系T28 选系F28 r国外杂交种为基础材 fMo17杂株选系)为父本杂交选 料1为母本.以自选系391饥 (553xld2)X(丹599xkl2)为基础 选育单位:公主岭市绿 育而成 育农业科学研究所 三、特征特性 材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二、品种来源:2001年以自 三、特征特性 1.种子性状:种子橙黄色,马 l f辽6107x7884--7为基 1.种子性状:种子橘黄色,硬 选系Kml齿型.百粒重39.0克。 础材料)为母本,以白选系Km12 0克 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粒型.百粒重28.78599xMo17为基础材料)为父 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f紫色.叶缘紫色。株高307厘米, 穗住134厘米.株型半收敛,叶 紫色.叶缘紫色 株高303厘米, 本杂交选育而成 三 特征特性 片半上举,成株叶片21片,花药 穗位142厘米.株型半紧凑.叶 1.种子性状:种子橙黄色,半 片上冲.成株叶片20片.花药紫 绿色.花丝红色。 硬粒型.百粒重33.0克。 3.果穗性状:果穗长筒型,穗 色.花丝深红色 长22.7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 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 2.植株性状:幼苗浓绿色。叶 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 鞘紫色.叶缘紫色。株高286厘 红色.单穗粒重264.6克,秃尖 18. 0.5厘米。 轴红色.单穗粒重239.3克。秃尖 米,稳住113厘米,株型半平展,4厘米。 成株叶片21片.花药紫色,花丝 4.籽粒性状:籽粒橙黄色,马 0. 齿型.百粒重42.0克 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半硬 红色。3.果穗性状:果穗长筒型,穗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粒型.百粒重39.2克。 3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 10.86%:粗脂肪3.89%.粗淀粉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长22.9克。秃尖 73-37%.赖氨酸0.31%.容重715 9.98%.粗脂肪3.96%.粗淀粉 红色.单穗粒重254.8厘米。 屯 72.8%.赖氨酸0.27%.容重747 0. 4.籽粒性状:籽粒橙黄色,半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屯,4克。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硬粒型.百粒重39.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痛.中抗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 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抗大斑 55%.粗脂肪4.16%,粗淀粉 10.玉米螟:田间自然发病,中抗灰 病,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74%.赖氨酸0.29%。容重742 斑病.高抗黑粉病 7.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出 71., 7.生育日数:中熟品种。出苗 苗至成熟120天.需≥10℃积温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2左右。 至成熟126天.需≥10℃积温 2350 ̄(四、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 2600 ̄C左右。 48 9公斤. 大斑病.中抗弯孢茵叶斑病,中 四、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1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600.4公斤. 比对照品种龙单13增产11.O%: 抗玉米螟:田间自然发病.中抗 比对照品种四单19增产14.7%: 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灰斑病.高抗黑粉病 4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7 7.生育日数:中熟品种。出苗 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1113.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至成熟123天.需≥10 ̄C积温 10285.7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 增产9.CA ̄右。 261增产l1.8%:两年区域试验平 顷产量10631.2公斤.比对照品种 2550 ̄0.1% 2006年生产试验平 四、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均公顷产量10443.1公斤.比对照 增产10658.7公 品种增产13.1% 2007年生产试 均公顷产量9084.5公斤.比对照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6%:2007年 斤.比对照品种四单19增产 验平均公顷产量9358.9公斤.比 品种龙单13增产2.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9.1%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168.9公 15.2%: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8公斤.比对照品 五、栽培要点 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 顷产量10130. 种吉单261增产12.2%:两年区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种。 6.7%。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374.4公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4.7万 五、栽培要点 3.6%。 株.问种公顷保苗5.2万株。 1.播期:一般4月下旬一5月 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上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 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9098.7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公斤/公顷. 块种植 0% 硫酸钾120公斤/公顷.尿素1[)()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4.5万 261增产6.五、栽培要点 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 株.间种公顷保苗5.0万株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种,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300公斤/公顷左右、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J0公斤/ 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4.5万 中熟区 公顷.硫酸钾100—150公斤/公 顷.尿素50—1【)(】公斤/公顷,追 株.问种公顷保苗5.0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 右。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00公斤/ 选育单位:四平市金穗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公顷.硫酸钾1o0—150公斤/公 一、一、! 翌兰圭竺! 顷.尿素5O一10()公斤/公顷.追 施颗粒剂.及时防治玉米螟 种业有限公司 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 五、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二、品种来源:2002年以自 右 中熟区 选系1—128 fK14x掖478为基础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材料1为母本.以自选系四68 中熟区。 < 四育17 _) f黄早四x吉853为基础材料1为父 本杂交选育而成 ———————■■————————~ 三、特征特性 选育单位:公主岭市四 童 里!— 育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半马 齿型.百粒重36.7克。 选育单位:吉林省吉东 二、特征特性 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硬粒 2.植株性状:幼苗浓绿色,叶 二、特征特性 型.百粒重29.O克 鞘紫色.叶缘紫色 株高274厘 1.种子性状:种子黄色。马齿 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米.穗住115厘米,株型半紧凑, 型.百粒重28.1克 紫色.株高273厘米.穗位111 叶片上冲.成株叶片17片.花药 一~ 、一、2.植株性状:幼苗绿色,叶鞘 紫色,叶缘红色 株高292厘米. 穗位124厘米.株型紧凑.叶片 上冲,成株叶片20片.花药紫 色.花丝浅粉色 3.果穗性状:果穗锥型.穗长 19.9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红 色.单穗粒重245.3克 4.籽粒性状:籽粒黄色,半马 齿型.百粒重41-2克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10.67%,粗脂肪3.57%.粗淀粉 73.15%,赖氨酸O-28%.容重718 屯/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 大斑病,感弯孢茵叶斑病.中抗 玉米螟;田间自然发病.中抗灰 斑病.高抗黑粉病 7.生育日数:中熟品种。出苗 至成熟125天.需≥10℃积温 25500(2左右 三、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679.0公斤. 比对照品种四单19增产15.4%: 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0210.8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 261增产13.1%:两年区域试验平 均公顷产量10444.9公斤.比对照 品种增产14.2% 2007年生产试 验平均公顷产量9788.5公斤.比 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14.1% 四、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5.5万 株.间种公顷保苗5.0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一 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公斤/公 顷,硫酸钾1()()一15O公斤/公顷. 尿素50—1o0公斤/公顷.追肥一 般施用尿素400公斤/公顷左右 4.其它:适期释放赤眼蜂或撒 厘米.成株叶片20片:花药黄 色.花丝绿色.. 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 20.9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红 色.单穗粒重260.5克 4.籽粒性状:籽粒桔红色,半 马齿型.百粒重39.0克。 5.品质分析:籽粒含粗蛋白质 9.79%.粗脂肪4.63%,粗淀粉 73.55%.赖氨酸0.31%,容重766 / 、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 大斑病.中抗弯孢茵叶斑病,感 玉米螟:田间自然发病.感灰斑 病,、 7.生育日数:中熟品种。出苗 至成熟124天.需≥10℃积温 2550R2左右。 三、产量结果:2005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94.9公斤. 比对照品种四单19增产11.1%: 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10216.5公斤.比对照品种四单19 增产10.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顷产量9827.9公斤.比对照品种 四单19增产10.8%..2006年生产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978.1公斤. 比对照品种四单19增产10.2%。 四、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种。 2.密度:一般清种公顷保苗 5.0万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一般公 顷施口肥复合肥250公斤.追肥 一般公顷施尿素400—450公斤。 4.其它:注意防治玉米螟。 五、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中熟区.灰斑病重发区慎用。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禾冠 紫色.花丝深紫色 3.果穗性状:果穗筒型.穗长 19.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 轴白色。单穗粒重250.4克.秃尖 0.1厘米。 4.籽粒性状:籽粒黄白色.半 马齿型.百粒重46.9克 5.品质分析:籽粒合粗蛋白质 10.23%.粗脂肪4.15%.粗淀粉 73.83%.赖氨酸O.26%.容重732 屯,裔、 6.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中 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 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 玉米螟:田间自然发病.感灰斑 病.高抗黑粉病。 7.生育日数:中熟品种。出苗 至成熟124天.需≥10qC积温 2550 ̄C;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6年区域 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597.1公 斤.比对照品种四单19增产 18.8%: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 顷产量10268.1公斤.比对照品 种吉单261增产11.6%:两年区 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932.6公 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5.2% 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9922.6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 261增产15.6% 五、栽培要点 1.播期:一般4月下旬播种, 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 2.密度:清种公顷保苗5.0万 株。 3.施肥:施足农家肥,种肥施 用磷酸二铵150—2o0公斤/公顷. 硫酸钾1()()一150公斤/公顷.尿 素50—100公斤/公顷.追肥施用 永素300公 f公顷、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 中熟区.叶斑病重发区慎用 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 陈砚 《农村科学实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