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名校专项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名校专项习题含答案

来源:爱问旅游网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名校专项习题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与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中总括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遇到困难,不知道前方的路该如何走下去时,就会想起鲁迅先生的名言:“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_____。

4.春天,我来到郊外,看见到处姹紫嫣红,繁花似锦。不禁吟诵起朱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忆《伯牙鼓琴》完成练习。

(1)“鍾子期死,伯牙破琴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伯牙当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

二、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在天底下,__________,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__________那样,到处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2.《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让我联想起宋代名臣李纲那铿锵有力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把天气转变极快描绘得淋漓尽致。

1 / 10

4.《过故人庄》中,描写宾主和谐相融、亲切交流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堂内外知识回放。

1.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春日》朱熹) 2.________,视死忽如归。(《白马篇》曹植) 3.儿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浪淘沙》刘禹锡)

4.“月亮”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如《宿建德江》中“______,______。”写出了月夜中诗人的寂寞惆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______,______。’”写出了鹊惊鸣蝉的月夜之景。

5.本学期,我欣赏了______谱写的《月光曲》;学习了宋代的_______笔下《书戴嵩画牛》的有趣故事;了解了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_____;还认识了被誉为“民族魂”的著名文学家______,我能写出他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

四、 课文内容回顾。

1.《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描写洪水的句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妙在:___________。文章中的党支部书记让我印象深刻,他具有_____________的品质,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把句中的“揪”换成“拉”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前半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在《__________》中运用比较多,如在写_____________时就是运用了这种描写方法。

4.《穷人》一文故事情节清晰,全文以_______________为主线,围绕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前后设置两个悬念: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悬念交替展开,推动故事发展,扣人心弦。故事主要赞美桑娜和渔夫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我最喜欢的一句爱国的名言是:___________;最喜欢的一句关于惜时的名

2 / 10

言是___________。

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经过前半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的桑娜夫妇,_______的老支书,___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_的郝副营长;我们随着作者的如花妙笔,参观了__________的草原,观看了__________的开国大典,见到了__________的丁香花……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4.《丁香结》一文从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丁香花,表达了作者的生活______态度。

六、 积累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写出了诗人孟浩然的“新愁”。

2.茅檐长扫净(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3.(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4.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过故人庄》

5.“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半句写的是自然条件的险恶,后半句写的是红军战士的主观感受。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__________)。——鲁迅《答客诮》 7.从“白雨跳珠乱入船”诗句中你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 8.《江南春》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所作,诗人抓住“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_______________三个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9.“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 / 10

1.__________,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京剧趣谈》通过介绍京剧中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___________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_______________。

3.《月光曲》讲述了______国著名音乐家_____因同情穷鞋匠兄妹俩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______________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故事。

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著名作家_______。他笔下的草原让人神往:“这种境界,_________,________;既愿__________,又想______________。 2.“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运用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_________的精神。

3.学习这几个单元,我们认识了_______的桑娜夫妇,_______的老书记,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

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为是其智________?曰: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_________乎?”

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如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的张思德等;还从《匆匆》一文中明白了__________;知道了科学家们用自己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的道理:真理___________。

十、 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穷人》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

2.《月光曲》一文描写了德国音乐家________创作《月光曲》的故事。 3.鲁迅原名________,浙江________人,鲁迅是他的________。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 4.《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___》,课文回忆了“我”和闰土之间

4 / 10

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秋天的景色是美丽的,我知道许多描写秋天的古诗:洛阳城里见秋风,________;近种篱边菊,________;长安一片月,________。

6.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他主持修筑的________,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十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2.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3.《竹节人》回忆了童年时代“我”和伙伴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件趣事。全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

4.《宇宙生命之谜》介绍了人类探索地球之外_______________的艰难历程,说明至今为止,地球之外____________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5.《桥》一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在洪水到来之际,沉着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被洪水冲走的故事,表现了他在危难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

十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看到了___笔下的《草原》,感受到了开国大典的_______;我认识了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国作家_______笔下的穷人桑娜和她的丈夫用他们的_______教会了我怎样对待弱者;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的鲁迅先生。 2.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

4.“五谷杂粮”中的”五谷”指___________________; “五音不辨”中的“五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七律·长征》中表现诗人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日》中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10

十三、 根据积累、背诵的内容填空。

1.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________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________,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的大海。

2.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

3.《七律·长征》一诗写红军过________、越________、抢________,杀出重围,翻过________进入陕北。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中的句子,用“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

5.这一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的老支书,________的鲁迅。我们读过高尔基的《______》,还读过《小英雄雨来》,里面生动的故事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情节让我们记住了雨来是个________的小英雄。

十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______,像___________,我的日子__________, 没有声音,也_____________。

2.《十五夜望月》中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______ ,全文是按照____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腊八、____、正月初一和 ______。

4.同学们都很喜欢读外国名著,也很喜欢里面的人物。王刚说“我喜欢汤姆•索亚,因为我觉得______”李倩却不认同王刚的说法,她说:...“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积累运用。

1.古诗中风景如画,这有黄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有寺庙,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里有花木,如“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

6 / 10

栽”;……

2.读“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时,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两个描写夏天的成语_________和________;我还想到了两句描写夏天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处暑外,我还知道的节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积累的农谚有________________,珍惜时间的诗句或名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五谷指的是:稻、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角、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完《只有一个地球》,我能设计一条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不老》一文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黑与土地》的作者是___________,表现了农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十六、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欣赏了___________谱写的《月光曲》;认识了被誉为“民族魂”的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在音乐上结为知音朋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感受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

2.《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____。该文讲述了蜀中的________喜爱戴嵩的斗牛画,但展出后被牧童指出两牛相斗会_________。最后得出________的生活总结。

3.正如鲁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说,重视亲情不意味着不顾大义。

十七、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回放: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草原的美景把我们深深吸引,“在这境界里, _________________,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_________________的狼牙五百壮士和_________________的郝副营长,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7 / 10

2.诗词吟赏:一首首古诗词,就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正如朱熹《春日》中所写的“等闲识得东风面, 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天百花争奇斗艳的美景;而孟浩然《过故人庄》中“_________________,青山郭外斜”则写出了田园风光的优美恬静;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 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西湖又急又大的雨景。

3.名言警句:名言警句能为我们指引方向,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做到诸葛亮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祖同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我们可以用李纲的“_________________,当以死守, _________________”来警示每一个中华儿女。

8 / 10

答案

1、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也便成了路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值得 弹奏 悲痛欲绝

2、一碧千里 柔美 中国画 翠色欲流 祖宗疆土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开轩场圃 把酒话桑麻

3、万紫千红总是春 捐躯赴同难 浪淘风簸自天涯 野旷天低树 江

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贝多芬 苏轼 王羲之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将洪水拟人化,更突出洪水的凶险 舍己助人、沉着冷静 不可以,因为“揪”字极其生动地表现了老汉不徇私

情的品质,也突出了老汉对儿子没有经受考验的痛心之情。 环境描写 桥 洪水 桑娜的内心矛盾 收养西蒙两个孤儿 渔夫是否能平安回来 渔夫回家能否同意收养孩子 朴实善良、乐于助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乐于助人 舍己救人 视死如归 为国捐躯 景色秀丽 隆重庄

严 茂盛洁白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更喜岷山千里雪 样子 气味 积极乐观

6、移舟泊烟渚 无苔 稻花香里说丰年 还来就菊花 乌蒙磅礴走泥

丸 不丈夫 白亮亮的雨点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唐 杜牧 水村、山郭、酒旗 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7、伯牙鼓琴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马鞭 亮相 喜爱之情 强烈自豪感 德 贝多芬 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8、老舍 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久立四望 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五岭逶迤腾细浪 比喻 夸张 不畏艰险 心地善良 舍己为人 英勇顽强

9、弗若之矣 弗若与 非然也 为汝多知 坚贞不屈 为人民服务 不能虚度年华,要珍惜时间 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0、1.俄 托尔斯泰 2.贝多芬 3.周树人 绍兴 笔名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民族魂 4.故乡 雪地捕鸟 看瓜刺猹 海边拾贝 和看跳鱼儿 5.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来未著花 万户捣衣声 6.爱国工程师 京张铁路

11、胜日寻芳泗水滨 等闲识得东风面 做竹节人 玩竹节人 老师没收竹节人 竹节人游戏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和作者对童年时期快乐生活的怀念之情。 是否有生命存在 是否有生命存在 人们对未知领域不懈探求的精神。 老支书(老汉 无私无畏 不徇私情 英勇献身

12、老舍 隆重、盛大 宁死不屈、英勇献身 俄 列夫·托尔斯泰 善良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明月别枝惊鹊 两山排闼送青来

9 / 10

稻、麦、黍、菽、稷 宫、商、角、徽、羽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恬静 仿佛 景象 波涛汹涌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

年 喜悦 乌蒙山 金沙江 大渡河 岷山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高山流水 舍己为人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童年 机智勇敢

14、从我手中溜去 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影子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老舍 时间 除夕 正月十五 他聪明勇敢,具有冒险精神 他调皮捣蛋,老是桶篓子

15、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茅檐长扫净无苔 艳阳高照 烁玉流金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立春 雨水 春分 麦秀寒,冻煞看牛囝。清明断

雪,谷雨断霜。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稷 麦 菽 宫 商 角 徵 羽 节能珍惜资源 减排爱护环境 苏鹤田 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16、贝多芬 鲁迅 锺子期 俞伯牙 苏轼 杜处士 尾搐入两股间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17、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英勇就义 不惜为革命献身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绿树村边合 白雨跳珠乱入船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祖宗疆土 不可以尺寸与人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