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防疫应急预案第1部分
1规划目的:
对新冠状病毒感染者,必须有效有序地开展肺炎疫情的应急救治和抢救,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损失。
2编制依据:
新冠状病毒肺炎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XX县小学(四所小学)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县教育体育局中心校有关文件精神。
三个。操作过程
(1) 组织机构设置
学校成立了新型肺炎防疫应急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翁海静(校长)副组长:李宗友、马胜元
工作组:
疫情监测组:负责人:马胜元;现场处置组:负责人:张伟
动员协调组:负责人:张清明;信息沟通组:负责人:姜德建
心理支持组:负责人:洪海霞;物质支持组:负责人:马胜元
(各小组的职责和程序详见以下应急措施。)
(2) 采取应急措施。
在进行正常教学之前,我们必须先做好防疫工作。学校要每天检查全体师生和教职工的“健康规则”和体温测试,尽快发现异常,尽快处理和消除隐患。在筛查过程中,发现有发热(体温测量值≥37.3℃)者,应根据发生部位采取相应措施。
学校门口发生了紧急情况。
在上午和下午的校门检查中,疫情监测组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老师、学生和工作人员是否发烧。小组采取了以下措施:
(1) 疫情监测组立即通知乡镇医院防疫人员到场,重新测量发热体温。
(2) 当乡镇卫生院派出的卫生教师或学校防疫讲师确认温度≥37.3℃时,转移协调小组应进行以下操作:一是立即护送发热人员到学校临时隔
离观察点。二是拨打120,联系医疗车送医疗机构诊治。第三,发烧转院后,要保持不间断的电话联系,密切跟踪。
(3) 现场处置小组应进行以下操作:首先,对发热人员接触的所有物品进行消毒。第二种方法是指导接触者不要用洗涤剂洗手(或使用标准的七步水洗法,但要注意防止水龙头交叉感染)。三是发热人员离开临时隔离观察点后,观察点应彻底消毒并封闭至少2小时后再重新开放。
2个应急教室。
上课期间,值班教师或班主任应尽快向学校领导班子报告发烧情况。小组采取了以下措施:
(1) 教师在课堂或课堂上要做好:第一,停止教学任务或立即休息,保持良好的纪律。第二,打开教室的所有窗户,保持空气流通。三是
引导发热人员就地休息,并将教室内其他人员疏散到校园内指定的空地上。第四,站在教室门口。
(2) 校长通知乡镇医院派出的卫生教师或学校防疫指导员赶赴现场,再次测量发烧的体温。
(3) 当乡镇医院派出的医务老师或学校防疫讲师确认温度≥37.3℃时,转移协调小组应进行以下操作:一是立即护送发热人员到学校临时隔离观察点。二是拨打120,联系医疗车送医疗机构诊治。第三,发烧转院后,要保持不间断的电话联系,密切跟踪。
(4) 疫情监测小组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测量老师和班上其他学生的体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