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引水工程穿越平沙立交段 顶管施工风险谭估分析 ■朱翰森 DN2400管道顶管穿越高速公路大型立交桥,由于顶管 距离长,与桥梁桩柱距离比较近,地下土质复杂,因此在 施工前从勘察设计风险、施工风险和水管运营过程中的风 险进行分析。 1.工程背景 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为亚运会配套工程,引西江水供 给广州市北部各水厂,是一项大型水利和市政项目。西江 引水工程中的江村支线,通过管道输水至广州市西部地区 的江村水厂(4O万m ),从广州与佛山交界附近的鸦岗 泵站开始,线路向东沿鸦岗大道至机场高速公路,再沿机 场高速公路西侧向北接入江村二厂,管线长约1 2.90km,单 管管径DN2400,主管材为钢管。 江村支线有近4800米长的输水线路与机场高速平行, 其中有一段管道顶管穿越机场高速平沙立交段,先后穿越 A匝道、B匝道、S匝道、C匝道、D匝道和T—D匝道。 该段管道与桥桩最近1.4米,最远25.8米。顶管采用 DN2400钢管,管材采用Q235B,其中J6井至J7井为穿越机 场高速立交顶管段,采用DN2800套管(顶管),内穿 DN2400钢管。 图2管道穿越平沙立交桥墩 2.安全风险分析 2.1勘察设计风险分析 该设计针对各种风险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①为了有效避开立交桥桩基,经过与机场高速有关管 理部门多次协商,选择了避开所有桩基的线路; ②采用了非开挖的顶管工法,避免了大开挖对机场高 速的不利影响: ③在穿越机场高速平沙立交段采用双层套管,内管 DN2400钢管承受内水压,外管DN2800钢管承受外地下水 压和土压: ④对管材增加了安全储备,加强水管壁厚度,内管壁 厚为24mm,外管壁厚为28mm,焊缝采取了极其严格的检 查措施: ⑤设置了排气阀,控制了水锤的发生,降低了水管故 障概率。 从设计的角度分析,该段管道的设计已经充分考虑到 管道的安全性及对桥梁的保护。 3。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对于本顶管工程,安全风险控制的重点是围绕保证安 全、防止地层失稳塌方展开的,分析内容包括 3.1顶管机械的选型风险 泥水平衡式顶管选用的是一种具有破碎能力的泥水平 衡的顶管机,切削下来的泥土在泥土仓内形成塑性体,以 平衡土压力,而在泥水仓内建立高于地下水压力10~ 20KPa的泥水、泥浆,以平衡地下水压力。通过把进水添加 粘土等成份的比重调整到一定范围内,即使挖掘面是砂的 图1机场高速平沙立交 土质,也可形成一层结实的不透水泥膜,同时平衡地下水 压力和土压力。 在顶管顶进过程中采用管外壁注触变泥浆的措施从而 降低顶进时的摩阻力,施工工程中严格控制膨润土的浓度来 达到最好的减阻效果,在顶进过程中设置中继站,将整段管 道分段推进,减少主推顶力。 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和地下水情况,使用泥水平衡式 顶管风险较低。 3.2顶管始发、到达和开洞过程中洞门失稳风险 洞f-j-加固是顶管始发、到达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是指顶管机进出顶管工作井部位的地层加固。洞门塌 方在顶管施工事故中最为常见,洞门加固的成功与失败直 接影响到顶管能否安全始发、到达,也对周边建筑物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必须十分重视加固方案的研究和加固质量 的控制。 顶管进出站前首先要将洞门打开,为了保证进出站的 安全,采用了“快进慢出”的方法: a.“快进”:出 ̄3B,-J,一挖完洞门,顶管即刻顶进: b.“慢出”:进站时,顶管机慢行到洞门,待打开洞门 后再进井。 3.3顶管正常段施工中地表沉降的风险 由于在平沙立交段,顶管通过河涌和高速公路的排水 系统,如果控制不当,可能造成地表失稳从而影响到高速 公路安全。该段的施工要点为纵断面加大结构埋深和选择 先进成熟的施工方法。保证顶管隧道有足够的覆土,满足 隧道施工安全和抗浮需要。 3.4顶管施工中偏离轴线和顶偏风险 由于本工程顶进距离长,一次顶进达 ̄EJ500米以上,离 桩基较近,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精度,否则会对桥桩造成影 响。 本工程的测量系统的主要设备由激光经纬仪、测量靶 和监视器组成。 测量系统主要监测顶管施工过程中顶管机推进的轴线 偏差。顶管机安放在工作井内的道轨上,调整测量靶中心 与管道中心线基本一致,与管道中心线垂直。调整激光经 纬仪座的高度,使激光经纬仪激光束的高度基本与管道中 心线标高一致。根据测量定位点调整激光束,使得激光束 基本与管道轴线重合。调整测量靶激光束点的大小,根据 测量靶激光斑点的位置,调整测量靶的位置,使激光点与 靶中心点重合。如果发生偏移,可以通过顶管头后的4组千 斤顶进行纠偏。 3.5顶管过程中对桥桩影响的风险 从理论上讲,顶管施工对前期已建高速立交的影响主 要是管线周围地层位移引起的被动桩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桥梁的安全,除了做好管道顶进的各 项措施和加强监测外,还对管道横穿高架桥部分的土体进 行袖阀管注浆加固。 袖阀管注浆加固工艺流程为: 机具就位——成孔——插袖阀管——填筑套壳料—— 注浆——清洗——二次注浆(若有需要)。钻孔布设按梅 花形孔布置@1 m,孔径d=76mm,孔底标高一3.3m(管底 下2D),孔深约15m。注浆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 浆的水灰比为0.5~1,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速凝剂、早强 剂、膨胀剂等不同种类的外掺剂,予以改善浆液性能以满 足工程的特定要求,掺入量不大于3%。进行注浆加固时采 用多孔间隔注浆和缩短浆液凝固时间,防止或减少既有建 筑物因注浆而产生附加沉降。 采取该项措施后,顶管施工基本不会对桥梁桩柱发生 扰动。 4.水管运营过程中风险分析 (1)在正常的设计施工保障下,水管在设计有效期 内,由于输水自身原因突发性爆管概率较低,发生内外管 同时爆管概率微乎其微。 (2)即使发生内管爆管,外管起到保护作用,保证有 足够抢险时间和应急反应时间。 水管正常运营是不会对桥梁产生不利影响,只有水管 发生了泄露才会对周边场地产生不利影响。水管的风险程 度主要取决于发生泄露的可能性,由于在设计中已经采取 了针对性的计算和措施,在此可以对钢管可以承受的压力 作一个简要的计算复核。 按材料力学原理,对承受内压作用的钢管,其内表面 上各点的应力分别为: c|l pD aj。 DD 一P — 式中,p为为壁压强,D为管径,6为壁厚。 由于 远大于1,即 的绝对值远小于al和a2,故认为 0,及内壁各点处于平面应力状态。对承受内压作用的钢 管进行计算时,可采用第三强度理论: 一 嘲,【a】为材料的许用拉应力。 此工程中,为Q235B管材,取许用拉应力为230MPa, 直径2400mm,壁厚24mm,代入得: o1一仃暑 pD 【a】 2占 则P 三二 一=4.6MP, 即内壁可承受的压强为4.6MPa。 管道正常运行压力为Ol2~0.4MPa,由此可见钢管承受 的压力远远大于水管正常运营压力,而且管路还采取了泄 压阀等安全措施,由此可见,在正常的施工控制过程中, 水管发生直接爆管事故的概率较低。 5.结语 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江村支线DN2400管道穿越平沙立 交段,由于顶管距离长,与桥梁桩柱距离比较近,地下土 质复杂,因此在施工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风险分析和制订 了足够的安全措施。 通过对勘察设计风险分析,对工程施工风险分析和水 管运营过程风险分析,最终认为西江引水工程江村支线平 沙立交段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是安全可行的,相关方案 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切实落实后将能保证桥梁的安全正常 运营。 该项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施工措施执 行,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于2010年4月竣工验收,并于 201 0年9月正式通水安全运行至今。 (作者单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