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豹、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派”等15个生字,会写“管理、人烟”等12个词语。
2.根据课文提示梳理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根据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根据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工具:课件、课堂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西门豹,了解事情概况
1.今天,咱们学习一个历史故事,名字叫——西门豹治邺。
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主要人物,那就是——西门豹。
简介西门豹。课前认真预习课文的小朋友请高举你的小手。谁来说说故事中的西门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通过预习,我们对西门豹有了初步的了解。其实西门豹这个人物的特点是通过一件事——治邺,让我们感受到的。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故事,再读课题。
2.课题中的“治”,字典中有几个选项:A治理 B指安定或者太平 C惩办 D医治 E从事研究,你们认为是哪一种意思?
3.所以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读读课文。
2.(1)读读文中生词新词。
(2)课文中有几个四字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
出示:第一组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第二组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 磕头求饶
第三组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谁来读读这些词语。观察这三组词语,分别写了什么?
你能不能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知道的课文内容?
现在咱们可以借助这些词语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可以动笔写一写,可以用上你想用的词语,教师巡视,指名说说。)
出示:战国时期,魏国国君( 派 )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了( ),( ),就找来老大爷(询问),发现是官绅头子和巫婆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 )。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恶人,吓得官绅( ),( ),谎言被拆穿。最后,西门豹发动百姓( ),( )庄稼,年年获得好收成。
3.刚才我们在填写文段时,有本课中三个偏旁相同的生字:派、灌、溉。请跟老师再次书写,然后再描一个写一个。
三、提取关键词,概括主要情节
1.预设:有一个词,课文没有出现,他自己动脑筋填进去的,那就是——(打听情况),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西门豹打听情况。(板书:打听情况或者调查民情)(1-9),这是故事的起因。故事的经过也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惩治恶人),第几自然段写了这部分内容?(10-15),结果呢?(16自然段),谁能用一个词概括?(兴修水利)请填写在课后第一题内。
2.这三个部分,你们觉得写得最精彩也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是哪一部分?(惩治恶人)
3.惩治恶人要有招数,请默读这一部分,思考西门豹用什么妙招惩治巫婆和官绅。
4.谁来说说西门豹用的第一招?
西门豹借口新娘子( )要去跟河神( ),命卫士把巫婆( )。
4. 利用刚才的方法,请继续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第二、第三招是什么,简要填写在表格里。(出示表格)
惩治恶人 1.西门豹借口新娘子( 不漂亮 )要去跟河神( 说一声 ),命卫士把巫婆( 投进河里 )。
2.
3.
4.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人的。
5.交流:指导学生交流第二招。(评价):西门豹借口巫婆怎么还没回来,要去催一催,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下河。
6.西门豹的第三招是什么?
7.如果让你们借助这个表格,简要复述西门豹如何惩治恶人,你会吗?请同学们同桌练习。
8.指名学生复述,点评。课文中,有这样两句话: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
9.指名再讲故事。
小结:讲故事方式很多,我们在讲故事过程中可以加上动作、人物的语言等,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简要复述,在以后的课文中,我们还要继续学习。
四、升华人物形象
1.请再次说说你心中的西门豹。
2.拓展:《史记》记载: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五、作业:
1.抄写本文生字,每字3遍。
2.熟读课文,思考西门豹惩治恶人的办法好在哪里?
六、板书设计: 26 西门豹治邺
起因 调查民情
经过 惩治恶人 破除迷信 造福百姓
结果 兴修水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