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摘要:推广普通话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增进各地区、各民族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方言区人民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语音缺陷,给普通话推广工作造成影响。本文对南侗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中的语音缺陷类型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南侗方言区人能够快速掌握普通话语音习得技巧,为普通话推广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语音缺陷;类型 引言
语言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大力推广普通话不仅满足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需求,而且对国家经济发展、民族稳定团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尤其是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容易产生语音上的缺陷。通过对方言区人普通话习得中的语音缺陷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不同语言之间的明显特点,从而更好地推广普通话,促进各地的互动交流,消除语言的隔阂。
1方言区方言习得中的语音障碍
南侗方言区指的是根据侗语的方言土语划分的南部侗族方言区。由于地域的差别,侗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较大的差别,语言专家以贵州锦屏县清水江以南的侗、苗、汉杂居地带分界作为分界线,将侗语具体划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区,其中,该线以南的榕江县、从江县、黎平县,广西三江、融水,湖南通道等地区为南部侗族方言区;该线以北的锦屏县北部、天柱县、三穗县、剑河县、镇远县,湖南新晃、芷江,湖北鄂西、宣恩等地区为北部侗族方言区。南部侗族方
言地区由于受汉文化影响较小,侗语发音在语调和节奏上都比较平稳,音调柔和,给听者一种温柔如水的感觉。
南侗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种,是贵州黔东南地区的方言,属于西南黔南方言。南侗方言区人讲普通话时有下列缺陷。声母方面的缺陷:贵州黔东南的方言只有舌法前音,没有后舌尖后音,所以经常将舌尖后音Zh、Ch、Sh,读成靠近舌尖前音z、c、s的位置,发音时舌尖的位置介于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两者之间,听感上总是觉得有缺陷。而经过矫正之后,又容易将舌尖后音Zh、Ch、Sh在舌尖上的位置太靠后,发成卷舌音,这些发音在普通话水平考试中这些都是有缺陷的。南侗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时绝大多数人分不清普通话的f和h同韵母相拼的字,把hu章节念成fu章节,在普通话的合口呼韵母中,除ueng外,均可与h相拼,而与f相拼的只有一个单韵母u,但在南侗方言区的人常把普通话中应与h拼合的合呼韵母的韵头去掉,变成开口呼的韵母,与f相拼。
韵母方面的缺陷:由于受到方言语音的影响,韵母中的i和ü的开口度有问题,撮口呼的ü、üe、üɑn和ün中的撮口动作丢失,导致发出的声音接近i、ie、iɑn和in,但又不是这组音,因此缺陷相当明显。还有前鼻韵母ɑn、en、in、iɑn、uɑn、uen等,发音结束后,舌尖没有收到n的位置,导致韵尾丢失而出现缺陷。而后鼻韵母ɑng、eng、ing、ong、iɑng、uɑng、iong这一组,发音时,容易丢失后鼻音的动作“ng”而导致缺陷。除此之外,韵母中的很多开口呼、合口呼和撮口呼,由于受到方言影响,开口度不够大,导致韵母的动程不足而导致缺陷的也很多。
其它方面的缺陷:南侗地区的普通话发音由于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除了声母、韵母的缺陷之外,还有声调偏低,轻声和非轻声不明显,儿化音的卷舌度不够等等。这些缺陷直接导致方言区的普通话纯正度受到影响,存在普通话语音上的系统性缺陷。
2改正在方言地区普通话习得中存在的语音缺陷的办法
2.1将舌尖后音Zh,Ch,Sh,舌尖前音z、c、s读成舌叶音[tʃ][tʃʰ][ʃ]
南侗方言区的人可以根据舌叶音的发音位置,找到舌尖前音和舌后音的位置。在方言地区,人们经常会将这两个音节变成舌叶音,舌尖向前沿着上齿龈向上齿的方向移动,直至舌尖与上齿的上端相接触,然后将气从舌尖上弹出来。当发出舌尖尾音时将舌尖向前伸直,然后向后收缩,这样的舌尖就会从上齿向后移动。当舌尖触及或靠近颈部的前部时气流会从舌尖上弹回,脱离硬质的腰部。首先要注意的是,舌头的中线一定要笔直,如果不笔直的话,很容易使舌面和上齿眼产生摩擦,使舌叶音的音调无法脱离;其次,舌头要有弹性,就像是蛇的脑袋,向前伸,就会咬住牙齿,往后一缩,就会碰到硬胳膊的前面。
2.2修正舌面音j、q、x发声部位靠前的方法
南侗方言区的人发准单元音不难,其发声的共鸣点与舌面的发声位置一致,均是在舌面前方与硬质前侧发声。单元音的练习是拉长发音,使隆起点向上突出或靠近前臂,将触点打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使舌头和下齿面保持一定的接触,不能使舌尖从下齿的背面脱离。2.3矫正单韵母e、u发声舌位偏低的方法
发告舌位假优法要消除方音的影响,需要训练口张合度和舌头的伸长度,所以要克服这种发音障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酸炼舌根和嘴巴张开,克服方言的固定。有方言的人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张开自己的嘴巴,并练习舌根和软腭:例如通过打哈欠的方式,在张嘴的过程中后槽牙张开,挺直软腭,闭上嘴巴的时候松开下巴。开口动作要轻柔,嘴巴向上倾斜,下颚稍微松弛,舌头自然地伸直。
2.4纠正回响复韵母ia、ie、uo、ve发音不明显、急促的方法
首先注意舌位在快速滑动的过程中控制好舌位的高低和前后、口腔的开闭,唇形的圆展等,既不要使其中的宽元音模糊不清,又不丢失介音;过渡音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被空气打断,产生跳跃和突变,使声音和声音的边界清晰;同时要注意主要的元音(韵腹)要大声、长,不要太快。
2.5矫正后鼻韵母ong、eng的发音易后鼻辅音央化成鼻辅音音色过于清晰的方法
纠正这种发音缺陷关键在于提高舌根运作的弹性和灵活性,需要对舌头进行深入训练,先将舌后收,在舌根上拾触软腭三次,先缓后急,等舌根的动作变得有弹性后,再让声带颤抖,发出“ng”的尾音,使其发音变长。练习时不要忽视舌头后面收缩时的拉力,使后鼻部的尾音能够精确地发出。
普通话语音自远古至中古至今,经历了元音高化、入声韵脱落、舌位后音元音向后移、舌位前音元音腭化。所以,普通话的音色呈现出前后高音分明、清亮舒缓的特点。面黔东南州榕江话在语音发展中尚未完成元音高化、后趋成胳化的进程,入声韵尾未完全脱落,因而其音色呈现出偏低、偏前、急促的特点。要想有效地矫正语音的不足,必须打破方言的固定形式,使之成为普通话的固定形式。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因此要了解《汉语拼音方案》,熟练掌握汉语拼音,这样就会加快学习普通话的速度,提高发音的准确性。掌握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不同的方言都有自己的发音特点,了解这种差异,掌握自己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注意倾听与模仿,平时要多与普通话发音准确的人交流,仔细倾听他们的发音,同时注意模仿,这样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
结语:
方言相对于普通话有很多明显的区别,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方言则各有千秋,目前常见的方言包括东北话、河南话、四川话、粤语等,这些方言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发声方法有显著区别。在方言区人练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掌握正确的读音之外,更应该明确发声方法的训练,促进发声器官协调配合,真正做到字正腔圆,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参考文献
[1] 王帅.语音演变的例外之去声变上声现象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 2020(05)
[2] 梁潆.关中方言对普通话习得与使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12)
[3] 赵日新.基于方言比较的几个调查记音问题[J]. 方言. 2021(04) [4] 郭承禹,江荻.声调的社会群体约定性——来自跨方言单字调辨认实验的启示[J]. 语言科学. 2020(06)
[5]王贵生.黔东南方言志.巴蜀书社,2007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