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灯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灯设计毕业论文

来源:爱问旅游网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灯设计

摘 要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在不断追求,市场在不断变化,高科技应用含量决意着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和前景,智能化技术在电子产品范畴的应用意义深远。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家用电器也越来越标的目的智能化,已经应用于实际中的有智能洗衣机,智能电饭锅,智能电磁炉等,而所用的智能化家用电器都用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利用单片机作为中央控制单元。结合了单片机的智能家用电器和普通家用电器比拟,功能上更强,使用更便当,安全可靠性也更高,最重要的是更节省电能,提高了家用电器的品质。

智能灯以专门感应人体红外信号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基础,以BISS0001信号处理电路,利用单片机进行处理,以达到便于控制的目的。当无人在时,系统也会使灯自动熄灭,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灯 BISS0001 单片机 STC89C51

I / 20

目录

摘要............................................................... I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 1 1.1 智能灯系统概述 ................................................. 1 1.2 毕业设计内容 ................................................... 2 2.系统主要器件介绍 ................................................... 3 2.1 STC89C51 ....................................................... 3 2.2 BISS0001 ....................................................... 3 3.系统组成及电路设计 ................................................. 7 3.1 系统组成部分 ................................................... 7 3.2 电路设计部分 ................................................... 8 4.传感器部分 ........................................................ 10 4.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特性 .................................... 10 4.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10 4.3光敏电阻 ...................................................... 11 5. 软件轨范设计 ..................................................... 14 5.1 总体轨范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及展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 15 参考文献 ............................................................ 16 附 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V / 20

1 绪论

1.1 智能灯系统概述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家用电器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这一切都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现在电器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这样会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便当。随着智能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各种更加逼真地模拟人类智能的家用电器会更多地泛起,而单片机和智能理论的结合,将来不但更多地改善现行家用电器,而且将会产生全新的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因为单片机的加入而走向智能化,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走向平民化,我们的生活也随着家用电器的发展越来越便当、舒适。随着家用电器的发展,作为家用电器傍边的小灯也要顺应科技的发展步伐走向智能化。

灯是人们生活中用来照明的一种家用电器。它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立柱式的,一种是有夹子的。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把灯光集中在一小块区域内,集中光线,便于工作和学习。一般灯用的灯泡是白炽灯或者节能灯泡,有的灯还有应急功能,用于停电时无电照明。

目前,灯具市场上出售的灯具种类繁多,一般灯均采用220V交流电源供电,日光灯管、白炽灯泡为光源,手动开关或触摸感应式开光来控制。但这类灯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电压是不安全电压,给人们使用带来不安全因素;二是日光灯还具有频闪效应,经常使用会给人的眼睛带来必然的伤害;三是耗电量大、灯凡是都是以日光灯为主,在几瓦到几十瓦之间;四是人工化,人们由于手工操作,往往会忘记关灯,这也造成电能的浪费,到目前为止,在灯具市场上,很少见到采用+5V的直流电源供电的一种人体智能灯,它具有既不会泛起触电,使用寿命长、无辐射、又不污染等优点,有许多普通按键灯所无法比及的优势,智能化灯一方面可以更节省电能,有利于环保。同时,智能灯在暗中的时候自动开关灯的功能也让使用者使用起来更便当,省去暗中摸灯的麻烦。

智能灯可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在自动模式下,灯能按照环境光的明暗与人是否被灯所检测到来自动开启灯。在这里设计了以人体红外辐射(波长为9.5um)传感控制电路。当人体在灯的范围内时,灯自动感应环境光线,调节发光亮度,自动感应开灯;当人体太靠近时,灯自动感应,若在必然时间内未分开桌

1 / 20

面则自动熄灭。当人分开时则自动关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灯是一般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但由于经常忘记关灯而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全球这么多灯,估算一下,消耗能源可观。另一个是作为一个必需品,当然要使生活变得更便当,省去了暗中中开灯的麻烦。本系统在实验室进行了实物实验。热释电红外探测器1的距离是4m摆布(距离可调),主要是因为般来说是门离书桌的距离;以便暗中中时人一到门口则启动,省去了开灯的麻烦,用户可以按照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距离调节。红外测距探测器的距离是20cm摆布(距离可调),有时人学习累了,趴在桌子上睡觉,而忘了关灯,这时系统就会检测到,从而启动延时轨范,一段时间过后,灯就会自动熄灭。

1.2 毕业设计内容

1.2.1 设计内容和实现功能

名称:基于STC89C51的智能灯

内容及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种智能灯,主要是以BISS0001和单片机组成的红外传感控制电路。其特点是在有人时按照环境光线检测有人自动开灯,省去了暗中中摸开关麻烦,无人时关灯,节约能源。具体要求如下:

1.以专门感应人体红外信号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基础,以BISS0001信号处理电路,利用单片机进行处理,以达到便于控制的目的;

2.有人在附近时,灯便会按照环境光线检测有人自动开灯,省去了暗中中摸开关麻烦;

3.学习太累了时,趴在桌子上睡会儿时,灯就会自动熄灭; 4.当无人在时,系统也会使灯自动熄灭,以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1.2.2 系统分析

灯已是千家万户的必需生活用品,经常由于忘记关灯而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当夜晚来临时,人们又摸黑去开灯,非常不便当。在这里设计了以人体红外辐射(波长为9.5um)传感控制电路。当人体在灯的范围内且环境光强较弱时,自动感应开灯;当人体太靠近桌面时,若在必然时间内未分开桌面则自动熄灭。当人分开时则自动关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单片机在本次智能节能灯设计中的主要控制单元,主要控制电路灯光,控制电路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工作。

2 / 20

2.系统主要器件介绍

2.1主控芯片介绍

STC89C5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1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 32 位I/O 口线,看门狗按时器,内置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三个16 位 按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间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另外 STC89X51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余暇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按时器/计数器、串口、间断继续工作。掉电庇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留,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间断或硬件复位为止。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

图2 STC89C51单片机引脚图

单片机是美国STC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新型51内核的单片机。片内含有Flash轨范存储器、SRAM、UART、SPI、PWM等模块。

(一)STC89C51主要功能、性能参数如下:

(1)内置标准51内核,机器周期:增强型为6时钟,普通型为12时钟; (2)工作频率范围:0~40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0~80MHZ; (3)STC89C51RC对应Flash空间:4KB; (4)内部存储器(RAM):512B; (5)按时器\\计数器:3个16位;

3 / 20

(6)通用异步通信口(UART)1个; (7)间断源:8个;

(8)有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仿真器; (9)通用I\\O口:32\\36个; (10)工作电压:3.8~5.5V;

(11)外形封装:40脚PDIP、44脚PLCC和PQFP等。 (二)STC89C51单片机的引脚说明: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轨范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需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轨范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0(外部间断0) P3.3 /INT1(外部间断1) P3.4 T0(记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记时器1外部输入)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4 / 20

I/O口作为输入口时有两种工作方式,即所谓的读端口与读引脚。读端口时实际上并不从外部读入数据,而是把端口锁存器的内容读入到内部总线,经过某种运算或变换后再写回到端口锁存器。只有读端口时才真正地把外部的数据读入到内部总线。上面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暗示的就是输入缓冲器CPU将按照分歧的指令分别发出读端口或读引脚信号以完成分歧的操作。这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不需要我们费心,1然后再实行读引脚操作,否则就可能读入犯错,为什么看上面的图,如果不对端口置1端口锁存器本来的状态有可能为0Q端为0Q^为1加到场效应管栅极的信号为1,该场效应管就导通对地呈现低阻抗,此时即使引脚上输入的信号为1,也会因端口的低阻抗而使信号变低使得外加的1信号读入后纷歧定是1。若先执行置1操作,则可以使场效应管截止引脚信号直接加到三态缓冲器中实现正确的读入,由于在输入操作时还必需附加一个准备动作,所以这类I/O口被称为准双向口。89C51的P0/P1/P2/P3口作为输入时都是准双向口。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当拜候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按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感化。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

/PSEN:外部轨范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轨范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但在拜候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泛起。

/EA/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轨范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轨范存储器。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轨范存储器。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2.1.1 时钟电路

89C51单片机的时钟信号凡是有两种方式产生:一是内部时钟方式,二是外部时钟方式。内部时钟方式如图3所示。在89S51单片机内部有一振荡电路,只要在单片机的XTAL1(18)和XTAL2(19)引脚外接石英晶体(简称晶振),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并在单片机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图中电容C1和C2的感化是稳定频率和快速起振,电容值在5~30pF,典型值为30pF。晶振CYS的振荡频率范围在1.2~12MHz间选择,典型值为12MHz和6MHz。

5 / 20

C21830pFY1C311.0592MHz1930pF 图3 89c51内部时钟电路

2.1.2 复位电路

当在89C51单片机的RST引脚引入高电平并保持2个机器周期时,单片机内部就执行复位操作(若该引脚持续保持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

复位电路凡是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

最简单的上电自动复位电路中上电自动复位是通过外部复位电路的电容充放电来实现的。只要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就可以实现自动上电复位。

除了上电复位外,有时还需要按键手动复位。本设计就是用的按键手动复位。按键手动复位有电平方式和脉冲方式两种。其中电平复位是通过RST(9)端与电源Vcc接通而实现的。按键手动复位电路见图4。时钟频率用11.0592MHZ时C取10uF,R取10kΩ。

VCCS49C1R110uF10k 图4 89C52 复位电路

2.2 BISS0001

BISS0001是一款具有较高性能的传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它配以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少量外接元器件即可构成被动式热释电红外开关,故能自动快速开启各类白炽灯、荧光灯、蜂鸣器、自动门、电风扇、烘干机和自动洗手池等装置,分外适用于企业、宾馆、商场、库房及家庭的过道等敏感区域,或用于安全区域的自动灯光、照明和报警系统。BISS001的主要功能如下:

1. 为CMOS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

2. 具有独立的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可与多种传感器匹配进行信号处理;

6 / 20

3. 带有双向鉴幅器,可有效按捺干扰; 4. 内设延迟时间按时器和封锁时间按时器; 5. 结构新颖,稳定可靠,调解范围宽; 6. 内置参考电压,工作电压范围为2~6V。

3.系统组成及电路设计

本系统制作的主要设计源泉来源于生活,因此创新之处也在于处理生活中一些比力常见的问题。以专门感应人体红外信号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为基础,以BISS0001信号处理电路,利用单片机进行处理,以达到便于控制的目的。

3.1 系统组成部分

3.1.1 系统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 红外测距传感器 89C51 晶振电路 光敏电阻 复位电路 灯控制电路

图3-1 系统示意图

本系统组成如图3-1所示,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传感器部分:热释电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光线传感器 ;

7 / 20

2.以89C51组成的中央处理单元:处理信号并发出控制命令; 3.灯控制电路部分:按照89C51给出的命令控制灯光亮灭; 3.1.2 系统控制核心

该智能灯的系统主要由传感器、MCU单元、按键和灯等部分组成。信号检测与处理部分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敏电阻和红外测距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的感化是感知是否有人在,故采用的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该传感器只对波长为10μm(人体辐射红外线波长)摆布的红外辐射敏感,而对除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不会引发探头动作;光敏电阻的感化是感知灯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MCU部分采用的是89C5l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价格低廉、开发简单、操作便当及可以加密等优点,因此市场占有量非常大。该单片机感化是接收传感器返回信号,处理后控制显示、报警、灯等电路工作;蜂鸣器单元主要是按照MCU单元发出的命令给出警告信号; 灯的控制是有三极管驱动,通过单片机的IO口输出PWM脉冲,控制灯的亮度。坐姿矫正传感器是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障碍物与系统距离,小于报警距离时,蜂鸣器就会报警。显示部分是由4位1体共阳数码管,通过9012三极管驱动构成。

3.2 电路设计部分

3.2.1传感器组成的信号检测及处理部分

在电路设计部分中,单片机在本次智能节能灯设计中的主要控制单元,主要控制电路灯光,控制电路是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工作。传感器在设计中起着重要的感化,传感器组成的信号检测及处理部分电路原理如图3-2所示。

图3-2是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光敏电阻、BISS0001组成的信号检测及处理电路。红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只对波长为10μm(人体辐射红外线波长)摆布的红外辐射敏感,所以除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不会引发探头动作。探头内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标的目的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感化,使其产生释电效应彼此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分歧,热释电也分歧,不能抵消,于是输出检测信号。 BISS0001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力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按时器以及封锁时间按时器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当外界光强较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小,BISS0001检测到低电平,从而封锁14脚,禁止传

8 / 20

感器infare1的信号。当外界光强较弱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大,BISS0001检测到低电平,开启14脚;infare1检测到人体信号时,产生微弱的信号输出,经R5、R1005、R4、C1、C6、C7组成的信号放大滤波电路。R1000、R1001、C1000和C1001组成的延时电路。信号经处理后从2脚输出。

图3-2 传感器组成的信号检测及处理部分

单片机灯光控制电路如图3-3所示。

VCCKZR101K9012R12J221fuzai54J1231JDQ-DC52.2KD2LEDr

图3-3 单片机灯光控制电路

9 / 20

4.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是将被检测对象的各种物理变化量变为电信号的一种变换器。它主要被用于检测系统本身与作业对象、作业环境的状态,为有效地控制系统的动作提供信息。

4.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特性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热电偶都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的热电型红外传感器。分歧的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热电系数远远高于热电偶,其内部的热电元由高热电系数的铁钛酸铅汞陶瓷以及钽酸锂、硫酸三甘铁等配合滤光镜片窗口组成,其极化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按捺因自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干扰 该传感器在工艺大将两个特征一致的热电元反向串联或接成差动平衡电路方式,因而能以非接触式检测出物体放出的红外线能量变化 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的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 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 该电阻阻抗高达104MΩ,故引入的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接成共漏形式 即源极跟随器 来完成阻抗变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预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设计时应将高热电材料制成必然厚度的薄片,并在它的两面镀上金属电极,然后加电对其进行极化,这样便制成了热释电探测元。由于加电极化的电压是有极性的,因此极化后的探测元也是有正、负极性的。

4.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在该探测技术中,所谓“被动”是指探测器本身不发出任何形式的能量,只是靠接收自然界能量或能量变化来完成探测目的。被动红外报警器的特点是能够响应入侵者在所防范区域内移动时所引起的红外辐射变化,并能使监控报警器产生报警信号,从而完成报警功能。图4所示是该报警器的工作电路原理图。

当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透镜被聚焦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元上时,电路中的传感器将输出电压信号,然后使该信号先通过一个由C1、C2、R1、R2组成的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的上限截止频率为16Hz,下限截止频率为0.16Hz。由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的探测信号电压十分微弱(凡是仅有1mV摆布),而且是一个变化的信号,同时菲涅尔透镜的感化又使输出信号电压呈脉冲形式(脉冲

10 / 20

电压的频率由被测物体的移动速度决意,凡是为0.1~10Hz摆布),所以应对热释红外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本设计运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来进行两级放大,以使其获得足够的增益。

4.3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又称光导管,常用的制作材料为硫化镉,另外还有硒、硫化铝、硫化铅和硫化铋等材料。这些制作材料具有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其阻值迅速减小的特性。这是由于光照产生的载流子都参与导电,在外加电场的感化下作漂移运动,电子奔向电源的正极,空穴奔向电源的负极,从而使光敏电阻器的阻值迅速下降。

4.3.1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内光电效应。在半导体光敏材料两端装上电极引线,将其封装在带有透明窗的管壳里就构成光敏电阻,为了增加灵敏度,两电极常做成梳状。用于制造光敏电阻的材料主要是金属的硫化物、硒化物和碲化物等半导体。凡是采用涂敷、喷涂、烧结等方式在绝缘衬底上制作很薄的光敏电阻体及梳状欧姆电极,接出引线,封装在具有透光镜的密封壳体内,以免受潮影响其灵敏度。在暗中环境里,它的电阻值很高,当受到光照时,只要光子能量大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则价带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后可跃迁到导带,并在价带中产生一个带正电荷的空穴,这种由光照产生的电子—空穴对了半导体材料中载流子的数目,使其电阻率变小,从而造成光敏电阻阻值下降。光照愈强,阻值愈低。入射光消失后,由光子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将复合,光敏电阻的阻值也就恢复原值。在光敏电阻两端的金属电极加上电压,其中便有电流通过,受到波长的光线照射时,电流就会随光强的而变大,从而实现光电转换。光敏电阻没有极性,纯粹是一个电阻器件,使用时既可加直流电压,也加交流电压。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半导体导带内载流子数目的多少。 4.3.2光敏电阻主要特点和特性

按照光敏电阻的光谱特性,可分为三种光敏电阻器:

紫外光敏电阻器:对紫外线较灵敏,包孕硫化镉、硒化镉光敏电阻器等,用于探测紫外线。

红外光敏电阻器:主要有硫化铅、碲化铅、硒化铅。锑化铟等光敏电阻器,

11 / 20

广泛用于导弹制导、天文探测、非接触测量、人体病变探测、红外光谱,红外通信等国防、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

可见光光敏电阻器:包孕硒、硫化镉、硒化镉、碲化镉、砷化镓、硅、锗、硫化锌光敏电阻器等。主要用于各种光电控制系统,如光电自动开关门户,航标灯、路灯和其他照明系统的自动亮灭,自动给水和自动停水装置,机械上的自动庇护装置和“位置检测器”,极薄零件的厚度检测器,照相机自动曝光装置,光电计数器,烟雾报警器,光电跟踪系统等方面。 光敏电阻的主要参数是:

1.光电流、亮电阻。光敏电阻器在必然的外加电压下,当有光照射时,流过的电流称为光电流,外加电压与光电流之比称为亮电阻,常用“100LX”暗示。

2.暗电流、暗电阻。光敏电阻在必然的外加电压下,当没有光照射的时候,流过的电流称为暗电流。外加电压与暗电流之比称为暗电阻,常用“0LX”暗示。

3.灵敏度。灵敏度是指光敏电阻不受光照射时的电阻值(暗电阻)与受光照射时的电阻值(亮电阻)的相对变化值。

4.光谱响应。光谱响应又称光谱灵敏度,是指光敏电阻在分歧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下的灵敏度。若将分歧波长下的灵敏度画成曲线,就可以获得光谱响应的曲线。

5.光照特性。光照特性指光敏电阻输出的电信号随光照度而变化的特性。从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的光照强度的增加,光敏电阻的阻值开始迅速下降。若进一步增大光照强度,则电阻值变化减小,然后逐渐趋向平缓。在大大都情况下,该特性为非线性。

6.伏安特性曲线。伏安特性曲线用来描述光敏电阻的外加电压与光电流的关系,对于光敏器件来说,其光电流随外加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7.温度系数。光敏电阻的光电效应受温度影响较大,部分光敏电阻在低温下的光电灵敏较高,而在高温下的灵敏度则较低。

8.额定功率。额定功率是指光敏电阻用于某种线路中所允许消耗的功率,当温度升高时,其消耗的功率就降低。

4.4测距传感器

测距采用光电传感器,是一种集发射与接收于一体的光电传感器。检测距离

12 / 20

可以按照要求进行调节。该传感器具有探测距离远、受可见光干扰小、价格便宜、易于装配、使用便当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避障、流水线计件等众多场合。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

光电检测方式具有精度高、反映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光电式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

光电传感器是各种光电检测系统中实现光电转换的关键元件,它是把光信号(红外、可见及紫外光辐射)改变成为电信号的器件。

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它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温、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用来检测能转换成光量变化的其他非电量,如零件直径、概况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的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光电式传感器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性能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工业自动扮装置和机器人中获得广泛应用。新的光电器件不断涌现,分外是CCD图像传感器的诞生,为光电传感器的进一步应用开创了新的一页。

光电传感器是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控制的。光电传感器在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分构成,它们分为:发送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发送器对准方针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一般来源于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及红外发射二极管。光束不间断地发射,或者改变脉冲宽度。接收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池组成。在接收器的前面,装有光学元件如透镜和光圈等。在其后面是检测电路,它能滤出有效信号和应用该信号。

本设计所用传感器平时输出高电平,当检测到被测物体时会输出低电平,将低电平信号给单片机处理,实现测距报警。

13 / 20

图3-8 测距模块电路图

5. 软件轨范设计

5.1 主轨范流程图

主轨范流程图如图5-2所示。

图5-2 主轨范流程图图

14 / 20 结束 系统初始化 开始 进入while循环 总结致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伴侣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完成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敷陈,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衷心感谢感动。同时我还要感谢感动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伴侣。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在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工大学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工大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感谢感动各位专家的批评指导。

15 / 20

参考文献

[1] 赵国强,智能灯,科学启蒙,2007, 第Z1期

[2]赵继文,传感器与应用电路设计,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6 [3]黄继昌,电子元器件应用手册,北京,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5 [4]赵辉,Protel99电子线路CA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5]毕淑娥,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6 [6]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

[7]黄长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3,68-124 [8]金发庆,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281-290

[9]王港元,电子技能基础,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10]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11]光敏电阻,

[12]夏路易,单片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6 [13]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14]位永辉;杨威, 基于BISS0001的智能灯设计,电子元器件应用,2021,

第7期

[15] AT89C51 DATA SHEEP Philips Semiconductors 1999.dec

[16]Yang. Y., Yi. J., Woo, Y.Y., and Kim. B.: ‘Optimum design for linearityand

efficiency of microwave Doherty amplifier using a new loadmatching

technique’, Microw. J., 2001, 44, (12), pp. 20–36

[17] Vizimuller, P.: ‘RF design guide-systems, circuits, and equations’

(ArtechHouse, Boston, MA, 1995)[6]R. Dye, “Visual Object-Orientated Programming,” Dr. Dobbs Macintosh Journal, Sept. 1st ( 1991).

16 / 20

原理图:

人体感应模块GNDR3R22.2K10KR1OUT2.2kVCC9013D1RTLEDrVCCJ221fuzaiJDQ-DC554J1231KZR101K9012R122.2KD2LEDrVCC2P11POWERVCC3S1VCCVCCGMR410k+C110uFK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U3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P3.0(RXD)P3.1(TXD)P3.2(INT0)P3.3(INT1)P3.4(T0)P3.5(T1)P3.6(WR)P3.7(RD)XTAL2XTAL1GND89C51/C52VCC(AD0)P0.0(AD1)P0.1(AD2)P0.2(AD3)P0.3(AD4)P0.4(AD5)P0.5(AD6)P0.6(AD7)P0.7EA/VPPALE/PROGPSEN(A15)P2.7(A14)P2.6(A13)P2.5(A12)P2.4(A11)P2.3(A10)P2.2(A9)P2.1(A8)P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R5GMDZR710kR8LM39312342.2k87659012GMC11104C22R910KR1110KC10R610K104OUTVCCINACGND1324RTRESET30KZC233012MHz246VCC246135135

人体感应模块部分电路

人体感应模块GNDR3R22.2K10KR1OUT2.2kVCC9013D1RTLEDrVCC

继电器驱动模块

VCCKZR101K9012R12J221fuzai54J1231JDQ-DC52.2KD2LEDr 17 / 20

感光模块

VCCR410kR5GMDZR710kR8LM39312342.2k87659012GMC11104C10R610K104OUTVCCINACGNDR910K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

VCCGMK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U3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P3.0(RXD)P3.1(TXD)P3.2(INT0)P3.3(INT1)P3.4(T0)P3.5(T1)P3.6(WR)P3.7(RD)XTAL2XTAL1GND89C51/C52VCC(AD0)P0.0(AD1)P0.1(AD2)P0.2(AD3)P0.3(AD4)P0.4(AD5)P0.5(AD6)P0.6(AD7)P0.7EA/VPPALE/PROGPSEN(A15)P2.7(A14)P2.6(A13)P2.5(A12)P2.4(A11)P2.3(A10)P2.2(A9)P2.1(A8)P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VCC+C110uFR1110KC2230KZC233012MHz1324RTRESET

18 /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