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耕耘 又将在春天开始

耕耘 又将在春天开始

来源:爱问旅游网


耕耘 又将在春天开始

风向已悄悄由西北转成东南,风中偶尔会夹带着丝丝暖意,沉寂了一冬的渤海湾春潮涌动,酝酿着生机与盎然。

又到开学季,又是四季轮回的一个崭新的开始。

过去的一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与留恋:核心素养、高品质课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5400名基础教育的城乡教育者接受着挑战,一如既往躬耕于兴城教育的沃土。

我们以务实之心,探索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公布只是开端,路漫漫其修远兮。从指标遴选到实践落地,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面对“一核心”“三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从核心素养细化到学科素养再细化到基本点,从基本点再细化若干小点进入课堂,这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者要识“核心素养”真面目,既要站在最高层全方位透视,又要身在“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从复杂的“核心素养”中找到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核心”。

课堂是核心素养转化落实的“主要战场”,核心素养的培育,只有落实到教与学的每一个细节中,才算真正落实到位。首先是实现一线教师的教育观转型,以核心素养为框架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其次是实现课程文化理念思路转型,以生为本建立多元、整合、创意的课程体系。让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第三是实现课堂教学育人文化的转型,以高品质的课堂教学建设为抓手,由过去的关注学科知识更多转向学科素养教育和学科育人价值。第四是实现考试和评价的方法转型,树立素养教育的考试观和评价办法。

“乱花渐欲迷人眼,斑斓未必皆春色。”伴随着课改的发展,新理

论、新名词、新模式,不断涌现,花样翻新,曾让我们迷茫愕然。“我们即使走得再远,也不应该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不被传统束缚思

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他山之石巧借鉴,抽丝剥茧取真经”。不管是原来的高效课堂,还是现在的高品质课堂,我们都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吸收和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新名词的花样翻新上,更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的简单模仿和复制上,而应深入其本质,汲取其精华,让高位的教学理念引领真正落地生根,触摸地气,触及灵魂。这样才能让我们兴城的教学改革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和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倍受鼓舞,倍受激励。

学习新思想,牢记新使命,展示新作为,塑造新气象!在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科学管理、立德树人、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均衡发展!”我们定能早日实现“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培养让人民满意的学生”的美好目标!

春天已经款款向我们走来,你的心底是否储满了春的讯息?是否储备了有生的力量?是否与春的思想合拍同步?是否做好了躬耕前行的准备?

我们永不停歇走在求索的路上, 背负着当初那份庄严的承诺; 沿途也许没有旖旎风光, 背影甚至会很孤独;

但我们的信念如磐,坚守不变! 收获的必将是教育真义的回归, 收获的必将是兴城教育 ——生机盎然的春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