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研究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研究

来源:爱问旅游网
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研究

作者:王轶群

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19年第6期

王轶群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 文章结合草原生态系统的特殊意义,建议重视草原功能性开发,并建立相关配套的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S81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708(2019)06-085-02

草原,是人类起源和人类生存与文明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草原主体,拥有天然草原面积13.2亿亩(8666.7万公顷),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74%,其中可利用面积10.2亿亩(6818万公顷),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4%,约为自治区森林面积的3.6倍,耕地面积的12.1倍,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全区草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加强草原建设与保护,对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

北方草原,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展的珍贵自然遗产,人与草原休戚相关、共生共荣。中国共产党的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必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1 草原是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

草原植被较好的覆盖地面,能增加下垫面的粗糙程度,降低近地表风速,从而减少风蚀作用的强度。截留降水的同时,对涵养土地中的水分有着重要意义。

1.2 草原是环境质量的风向标

草原对局部气候具有调节功能。通过对温度、降水的影响,缓冲极端气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草原植物通过叶面蒸腾,能提高环境的湿度、云量和降水,减缓地表温度的变化,增加水循环的速度,起到调节小气候的作用。草原植被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物质循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3 草原生态功能影响全球气候

草原具有碳汇功能,与森林、海洋组成地球三大碳库。地球上草原储存碳的能力为4120亿~8200亿t,维持了大气化学平衡与稳定,有效的抑制了温室效应。

2 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性

草原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资源富集又具有重要环境优势的广大草原地区,必将对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作出重要贡献,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双赢。

2.1 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

在《关于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生态安全地带。我国北方草原,是欧亚大陆温带草原的东翼,跨越了温带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以及干旱区三个气候区,构成了完整的气候湿润系数与景观生态结构的梯度系列。全区草原主要分布地区地势高亢、气候寒冷、降水稀少,为耐寒耐旱的草本植被的发育和草食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塑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构成了草原生物多样性系统中特殊的结构部分。

2.2 草原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的北部边陲,成为国家安全保障和向北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是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风光、休闲度假圣地,承担着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要任务。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是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增加牧民收入的现实选择;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战略举措。

2.3 草原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牧区矿藏、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富集,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接续地。在《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1号)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靠近市场、基础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多元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把草原地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十二五”期间,全区已具备年稳定饲养1亿头只牲畜、年生产230万t肉、10万t绒毛、900万t牛奶的综合生产能力。

3 草原生态系统的长效机制

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是时代所关注的发展问题。因地制宜、可持续、探求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健康发展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是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维护草原生态良性发展,解决草原生态安全问题奠定基础。

3.1 深化政策扶持

以建设美丽和谐牧区为出发点,树立“发展中保护,发展中建设”的理念,巩固和完善各项草原保护政策,逐步形成有利于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政策体系;引导帮助牧区建立基本奖励性补偿制度,从制度层面落实和引导牧区实现科学发展、合理发展,努力形成保护草原者受益的良性局面,实现互惠互利、利益共享。

3.2 完善技术支撑

进一步提高科研和技术推广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草原科研成果的推广,加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草原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注重人才引进,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草原保护的科技含量。

3.3 强化法律支撑

依法治草是草原保护的基本要求,是草原生态建设的根本保障,要把“草原自然-经济-文化保护区”的建立作为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加大草原保护监管力度,严格规范草原资源利用,严厉打击开垦、非法征占用、滥采乱挖等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积极探索草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实行放牧制度化,建立三级草牧场流转服务平台,促进草场有序流转。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加强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牧民维权意识,增强全民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

——————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11,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1号).

[2]国务院,2011,关于促进牧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

[3]刘钟龄.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J].草原与草业,2014,(26):7-16.

[4]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5]纪大才,邢旗,闫晓红,梁东亮,陈翔,赵韦.推动草原生态牧场建设实现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J].草原与草业,2016,(02):1-4.

[6]王坚,梁东亮.大力发展牧草产业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J].草原与草业,2013,(03):15-21.

[7]段新乔,孙红,苏龙高娃,闫志辉.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J].草原与草业,2018,(30):25-28.

——————

[作者简介] 王轶群(1987-),女,畜牧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从事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技术推广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