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今年上,很多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传统文化教育,并就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课堂、进校园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B . 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 必然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C . 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D . 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崩盘?在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泡沫过大、供求关系失衡、住房空置率过高等现象来看,这个市场不可持续。
B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以及“千城一面”,都是“十二五”期间亟待治疗的“城市病”。
C .杭州必将全力打好大气污染整治、五水共治、交通治堵、垃圾环境防治等攻坚战,以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顺畅的交通、更整洁的环境迎接来客。
D .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将是浙江体育千载难逢的机遇,“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不仅将是人人熟知,更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3.(8分)默写古诗文。
(1)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 (2)两岸石壁,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5)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7)红军不怕远征难, 。(《七律·长征》) (8)在“扫黑除恶”行动中,任何不法分子都不要心存侥幸,因为“天网恢恢, ”。(《魏书》)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4.(4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虽然只是一条pì 静的小径,却是我最爱的地方。因为在这儿,我可以pāo 开一切成长的烦恼,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在绿色的原野上驰chěng ,róng 入这一片纯净和美好。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
5.(4分)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与前后句子构成内容连贯、结构整齐、章节和谐的排比。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 , ;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声声欢韵, , ;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留下了什么呢?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6.(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苔痕上阶绿 ③孔子云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牍之劳形。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人物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高洁做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B . 篇首“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四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手法,烘托了陋室的不陋。
C . 本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富有音韵美。 D . 结句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相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
7. (17分)阅读文言文《孙权劝学》,完成下列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用什么理由推托?
(4)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8.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春暖花开邸玉超
①我非常喜欢春暖花开这个词。词汇的温度不可预报,但可以感知,可以体会。对于走过漫长冬季的北方人来说,感受这样的词一定是特别温暖而欢欣——如同与久别的亲人相拥那一刻的美好。
②古代文人心思细腻如陶泥,可以拿捏任何无以名状的事物,因此对春天的感受要比一般人更细致入微。唐代诗人史青《应诏赋得除夜》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新一年的晨曦微现,普通人还没有感觉到春光的来临,而史青眼里的梅已经蓓蕾初绽了。这首诗虽是应诏之作,却也写得俊逸纯真。古人比我们生活简单,时间宽裕,性子就比较慢,想事情会更细致,做事情也会更执着。其实,我们也需要慢下来,看一看花是怎样开的、天气是怎样暖的。
③与史青家的后园不同,我老家的后园子没有梅,但有一株杏,还有一株桃。梅属于贵族,属于士大夫,不属于百姓。从古到今普通百姓爱戴的大都是杏桃之类,因为这类仁果可以充饥饱口福。口腹不饱何以饱眼福?
④在古人写春的诗中,我最喜欢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异乎寻常地简单,朴素真切的感悟。花开花落中,蕴藏着淡淡哀伤和悠远的哲思。我喜欢这首诗的另一个好笑的因由是,这位田园山水诗人的落花留给了我更大的想
象空间,至少没有像史青那样直接咏梅——我不喜欢梅,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
⑤春分过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走出梦境,先醒的是耳朵,睡眼蒙眬中,满耳是鸟儿的欢鸣。那鸟啼也不是冬天麻雀的单调叽喳,而是戴胜、黄喉、红胁蓝尾鸲的婉转悠扬。睁开双眼,灿烂的阳光射过玻璃窗,好像太阳雨落在脸上,暖融融麻酥酥的。而几天前的一场细雨,润绿了后园子的杏树枝,淋透了墙角的桃树干。这个早晨,杏花率先开了。深红、浅红、粉红、粉白,一树云霞,满园生辉。杏花开时,绿叶尚未被春风的剪刀裁出;而桃花绽放之时,桃叶已经舒展成绿箭,在绿叶的衬托下,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杏树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原来杏花花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比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低,早春的温度已满足了她生长的需要,于是花芽逐渐膨大而开放。但此时的天气对于叶芽来说,还稍显凉意,因此她仍然蛰伏着,待气温逐渐升高,她才肯萌发。桃花的花芽、叶芽生长所需要的气温相差无几,春风拂过,花和叶就会几乎同时与我们会面。神奇的自然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也一再提醒我们人应当谦逊。
⑥我现在生活的远郊有杏花山、梨花沟,那里漫山遍野,千树万树,繁花如海,蝶飞蜂舞。朋友邀我郊游赏花,我每每婉拒。我不喜欢这样的宏大与张扬,包括花,也包括人。我念念不忘后园子那一株杏,那一株桃,她们甘于寂寞,自我绽放,馨香如故,唐朝这样,宋朝这样,如今依然是这样。我还知道,亿万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
—辽宁古果也是这样灿烂而又无人问津地绽放的。由此说来,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我们是多情的,有时又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不是吗?
⑦我们在明媚的春光中幸福着,能做的,也只有珍惜春光,珍视自然,珍爱生命。
(1)文章以“春暖花开”为题有何妙处?
(2)第④段写道“我猜想孟襄阳诗中的花应该是桃花,抑或杏花,与我家后园子那两株一样”作者为什么这样猜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品读第⑤段画线句子,完成下面题目。 ①请从修辞角度作简要点评。
②作者为什么认为“桃花显得更加娇艳妩媚”?
(4)品读第⑥段画线句子,思考:春暖花开“原本与我们并无瓜葛”,为什么我们还对它“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来”?
(5)本文引用(化用)了许多诗词,请你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9. (17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抱抱曾经的自己 张亚凌
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②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
一小把地割。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③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
④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我“快点,手底下快点”。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跟前。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就轻轻踹了我一脚,骂了勺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继续弯腰猛割。
⑤那天临近傍晩,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⑥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
⑦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
⑧如果没记错,那时应该是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
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我后来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
⑨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⑩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
⑪14岁那年,上初二了,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作文写得挺不错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
⑫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妤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
⑬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
⑭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⑮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她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
⑯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成长过主要事件 程 7岁时 10岁那② 年 14岁那年 ③作文成绩好而被老师忽略,直至作文比賽获奖才走出沉重的“等”字。 (2)第⑨段画线句有何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 ②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4)题目“抱抱曾经的自己”中的“抱抱”的意思是什么?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①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写作
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请以“家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书写要求:工整,美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