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

来源:爱问旅游网
创业人才与教育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

路培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摘要:在校研究生是我国创新创业事业的重要生力军,对于这个青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工

作尤为重要。将价值观、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概括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性要素,其中 价值观认同是核心要素。通过对研究生群体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及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发现当 前研究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及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的一■系列相关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认同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 issn. 1672-2272. 2017. 16. 012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研究生 价值观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 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 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 础上概括提炼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当前对在校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对 上文谈到的关键三要素中,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研究 生专业水平提升和技能培养上,对健康的心理素质有 一定关注,对研究生的价值观认同关注相对最少。当 然,这种状况也与一些不科学的认识有关,如认为研究 生阶段的年龄一般在22〜30岁,思想、人格相对成熟, 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建立,不需要过多考虑研究生的价 值观教育问题。事实上,这种想法是欠妥的。当代青 年人的创新创业实践,最基础最重要也是决定全局的 问题,就是价值观认同问题。

研究生是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需的高层 次人才,是“创客文化”时代非常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 青年群体。随着近年来对研究生培养规模逐年扩大, 研究生群体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 部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重视。 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否成功,首先取决于他们的价 值观认同情况。对研究生的价值观教育更是关系着国 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 系中的重要课题和长远任务。

1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性要素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21世纪的中国,决定研究生创

新创业成功与否有三个关键性要素,即价值观、知识技 能和心理素质。

个人的价值观取向决定着他的成才

规格,是创新的原动力和创业的目标和归宿;知识技能 决定着其创新的能力和创业项目选择的科学性与发展 空间;心理素质是决定着其能否有勇气探索新领域,研 究新方法,决定着投身创业的研究生有没有足够的信 心去迎接创业的挑战,同时承受创业过程中挫折和压 力的考验。在这三要素中,价值观认同是其中最核心 的要素,决定并影响着其它要素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讲话中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 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 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 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 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社

2研究生群体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现状

认同的概念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

个专业领域都有研究,但尚未取得广泛一致性的意见, 最多被学者们提及的认同概念来自于奥地利著名心理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基于科技平台与‘创客文化*结合模式下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ZLZLZF00610) 作者简介:路培(1979-),女,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收稿日期:2017-06-10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NO. 16

2017

33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瞄技喇业营」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

学家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的认同。通 过比较各方对认同概念的界定,从本研究的需要出发, 笔者把认同定义为一种在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形成 的内在心理感受和外在行为表现。教育分为广义概念 和狭义概念,广义的教育概念指的是影响人的一切活 动,包括家庭教育、教育机构的教育和社会教育;狭义 的教育通常指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 形式较为固定的教育模式。本文中的教育指的是后者 即狭义的学校教育。

为了了解研究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 知情况以及研究生对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 了较消极的态度。虽然超过8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有 必要对研究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明 确愿意主动参与这方面教育的人只有72%。更加值得 我们注意的是,当被问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的老师的个人品行和自我修养如何”,有3. 7%的被 调查者选择“很差”和“比较差”,有27%的被调查者选 择“一般”只有不到70%的被调查研究生认为进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老师品行修养“比较好”或“很 好”。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的调 查显示,相当数量的被调查研究生认为现在的教育方 式不够多样,教育方法欠灵活。

看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3 份,问卷有效率91%。本次被调查对象分别来自部属 综合院校、地方综合院校、地方专业院校,包括硕士研 究生197人,占72. 2%;博士研究生76人,占27. 8%. 其中男性89人,占32. 6%;女性184人,占67. 4%。据 此次统计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认同教育 在各类院校调查对象之间,在男、女研究生之间,在硕 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2.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认知状况良好 在基本内容认知方面,绝大部分被调查对象能够 完全了解或部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也有少数人表示不了解或不确定。调查结果显示,知 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灵魂”的占95. 6%,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的占91. 6%,知道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的占 78%,知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基础”的占89%。

2.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高

当被问及觉得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必 要,有94. 5%的被调查研究生认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都是必要的,只有极少数研 究生选择不必要或不确定,其中对坚持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持否 定态度和不确定态度的所占比例最大,约为占4.2%,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 观,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只有3%到4. 5%的 被调查对象选择不愿意或不确定,其中选择不确定的 占大多数,说明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正 确的理解和理性的认同。2. 3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消极态度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认知认同相 比,研究生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表示出

34科技创业月刊2017年第16期

3当前研究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育存在的问题

3.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认识模糊

被调查对象中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 部内容的只有70%左右,接近1/3的被调查对象只是 了解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说明研究生群体对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了解非常不全面。3. 2

知行不统一,实践脱节现象不容忽视

研究生群体在心理和思想上相对比较成熟,基本 上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在观念上对马克思 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 主义荣辱观表示认可,并愿意接受和坚持;另一方面, 受到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导师等多方因素和压力的影 响,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诚信缺 失的彳了为现象。

3.3科研、实践任务重,容易忽视价值观教育

由于有较大的科研实践压力,需要耗费巨大的精 力和时间,虽然超过90%的被调查对象认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必要性,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研究 生表示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教育活动。3. 4

少数价值观教育的老师品行或素养不被认可研究生群体一般年龄较大,很多具有工作经历,社 会经验丰富,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 少部分老师不注意提高个人素质修养,甚至把不适当 的言论带到了课堂上,都严重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者 的形象。3. 5

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多样

对被调查对象“接受过哪种方式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教育”一项的统计结果显示,接受过课堂教学方 式的超过98%,参加过社会实践和党团活动的分别为 48%和43%,22%通过新闻媒介的方式,还有13%接 受过专家讲座的方式。可见除了课堂教学以外,研究 生参加其他教育活动的比例并不高。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创业人才与教育

4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尤其是有困难的研究生感受到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 的关怀,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情感。4.5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研究生。积极良好的校园文化 可以为研究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积极的作 用,提升研究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良 好的校园文化不是短时间能够形成的,是需要广大师 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4. 6

发挥导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研究生与导师有着紧密地联系,导师在研究生学 习、毕业、就业甚至今后工作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 作用,导师是研究生进人社会的领路人,研究生在处理 工作、人际交往甚至家庭问题时大多在效仿自己导师 的做法,可以说研究生几乎就是导师的一面镜子。导 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研究生,所以,在遴选 导师的时候,不但要注重其专业水平,更要注重其思想 政治素质,让政治信仰模糊、价值观游弋、价值取向世 俗化的导师带教研究生是一件危害很大的事情,如果 导师价值观存在问题,要实行一票否决制。

综上所述,价值观认同问题确实是当前高校创新 创业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具有创新创业 潜力的研究生能否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力更好投身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为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这一课题具有非常深远的理论 与实践价值,需要我们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探索与研 究,将当代中国研究生培养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栋梁 之才。

参考文献

1

胡春平,刘美平,葛宝山.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 育:问题及对策—2016(2).

2 冯东东.浅谈我国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科技

创业月刊[J]. 2015(13).3

田启发.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J].高教学刊,2015(14).

以吉林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

4.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人,各种各样的思潮也随 之涌人。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 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价值取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 还要针对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尊重多 样,包容差异。尊重研究生的价值选择,在多元价值取 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用主导价值体系进行引导和 感召,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合理。4.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研究生自身行 为准则

若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研究生群体中真 正发挥作用,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让研究生深人社 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建设较为固 定的实践基地,例如志愿者服务基地、参观调研基地 等,为长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平台。研究生的实践教 学应该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益补充,纳人教学计 划。

4.3综合运用多样灵活的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效果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的需 要,授课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小组讨 论、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的教学模式,同时在 课外也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例如社团活动、名人讲 堂、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等,还要扩大参与活动的人 员范围,不要一组织活动就是针对学生党员、学生干 部,更要注意激发普通研究生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尽可 能扩大教育的范围。4. 4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生相比较本科生,存在更多的现实问题,例如 婚恋问题、家庭问题、就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 方式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价值取向的确立。在进行核心 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要切实关心实际问题,让研究生

(责任编辑亢婷婷)

PIONEERING WITH SCIENCETECHNOLOGY MONTHLY NO. 16 2017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