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灌注桩接桩技术方案

灌注桩接桩技术方案

来源:爱问旅游网


灌注桩接桩方案

旋挖灌注桩(自编号1#、2#、3#、11#、12#),因局部地质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分2道施工。现-6.6米已施工完毕,-6.6米以上用接桩至设计标高,对1#、2#、3#、11#、12#桩(1~3#桩径1100mm,11~12#桩径900mm)进行接桩处理,桩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一、具体接桩施工步骤如下:

1、采用风镐和人工相结合对桩身顶部进行凿桩处理,凿至桩身混凝土质量正常部位(钢筋搭接位置),该部位凿成平面,将桩头混凝土凿毛,清理干净,剔除多余、松散混凝土,清除桩头上部的泥土残杂。 2、校正桩身钢筋,在接头处设置Φ8@100螺旋箍筋和Φ16加强箍筋,每50mm增加一道,逐步向上环绕至2米高,主筋、螺旋箍筋、加劲箍筋应同原桩型。焊接钢筋笼,同一截面接头率不大于50%,接桩钢筋笼长度须满足桩头标高至桩顶标高的长度,与桩身钢筋笼单根钢筋单面焊接长度满足L>10d。

3、模板采用2-3mm钢模制作,成型直径大于等于桩径,高度视桩身长度而定。钢模采用脚手架与斜撑固定以保证垂直度,架子高度视桩长高度。最后,复测顶部中心线与桩位之间的偏差和垂直度偏差,要求不超出规范允许值。钢模加固如图:

4、混凝土灌注,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将接桩底混凝土面用清水冲洗干净,撒一层约lcm~2cm高标号水泥沙浆(1:2 );再用强度为C30的混凝土分层灌注桩身,分层用振动棒振动密实,直至设计桩底标高超100mm。在初凝前抹压平整,以避免出现塑性收缩裂缝或环向干缩裂缝。表面浮浆层应凿除,使之与上部底板连接良好。 5、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拆模后回填桩间土。回填料采用土夹石或灰土及压实性较好的素土分层碾压,每层不超过300mm,压实系数不小于95%,严禁采用建筑垃圾或淤泥回填。回填前将底部杂物、建筑材料等清理干净。 二、工艺要点

1、浇筑混凝土前必须保证桩头顶面干净,无碎渣、尘土。 2、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在桩头顶面洒水,保证桩头湿润。 3、砖模砌筑完成后必须检查垂直度,保证接桩竖直。 4、详细真实地进行施工记录。

5、混凝土的养护应参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6、回填料的质量控制需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