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集体备课记录1

集体备课记录1

来源:爱问旅游网


六 年级 数学 学科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年级 学科 参加 人员 备课 内容 研 讨 备 课 过 一确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求了一幅平面图的比例尺,还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图上距离实实际距离。 2、情感目标: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确立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导发现问题: 比例的应用 六年级 数学 张亮 于丽华 赵书广 地点 主发言人 办公室 赵书广 主持人 材料整理记录 于丽华 赵书广 我们要绘制伟大祖国的地图、学校的平面图,不可能找到和祖国、学校那么大的纸。在绘制时,都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纸上,有时出需要把比较小的物体的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纸上。绘图时都要用到比例尺的知识。 教师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

程 摘 录 二、 思维碰撞,深入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100000000( )就是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引导学生加以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比例尺的表达形式有两种,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求求比例尺。同学们要注意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化成相同单位,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后,一般地要化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的整数比。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例1、把文中北京市地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 :50km =1cm :5000000cm =1 :5000000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1、2、3题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备课小结 本节课容量大,通过三位老师的集体讨论,确立了这些典型题目,通过练习,学生的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