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6章 探究实践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6章 探究实践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来源:爱问旅游网


[实验基础·自主学习]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根尖、芽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着色。 2.实验试剂

(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待根长约5 cm左右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2)装片的制作

1/4

(3)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4)绘图: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

[实验关键·探究学习]

1.实验材料的选择

(1)类型: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相对较大的材料。 (2)部位:选取分裂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芽尖的分生区)。 (3)时间:必须在分裂旺盛的时间。 2.取材的两个注意点

(1)取材时,应剪取根尖2~3 mm,过长会包括伸长区,无分裂细胞,增加了寻找要观察细胞的难度。

(2)取材一般在上午10:00至下午2:00,此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数目较多。

3.装片制作时的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 解离时间 太短 注意问题 果胶未被完全溶解,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 过长 导致细胞解离过度、根尖过于软化,影响染色 洗去多余的药液,防止解离过度而影响染色 漂洗时间 适宜 2/4

太短 染色时间 过长 过轻 过重 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 使其他部分也被染成深色,无法分辨染色体 细胞未分散开 将组织压烂 压片力度 4.显微镜观察 (1)细胞状态: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若视野中找不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在邻近的区域中寻找。

(2)细胞数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分裂间期历时最长。

[实验应用·对点练习]

1.如图是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部分操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 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

C [剪取洋葱根尖2~3 mm处应为分生区,A错误;实验步骤中③和④应颠倒一下,即应先漂洗再染色,B错误;b区域为分生区,细胞处于未成熟期,不能用来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D错误。]

2.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3/4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C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用镊子把根尖弄碎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来,A正确;观察时要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B正确;由于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最长,所以在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而间期细胞中不能观察到染色体,C错误;一天的不同时间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不同,因植物品种、室温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故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D正确。]

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