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村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前言: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重要标志。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教育理念的异常深刻变革。以高性能的校园网络为基础,实现学校办公、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数字资源全面整合,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使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最终达到其增值服务的目的。
目标:
近期目标:硬件建设和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学校管理信息化。(2012年)
中期目标:应用数字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远程教学,视频公开课等。(2012年——2013年)
远期目标: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虚拟化校园。(2014)
一、学校近几年信息化建设回顾
(一)近几年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断加大对数字化校园建设资金的
投入,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学校有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信息控制中心和学校微机室,并于2005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集网络管理、安全监控等功能于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先进。
在教学楼、办公楼等地方均建立了校园有线或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同时还建立了校园安全监控网络等。
2、软件系统建设重点突出
从2005年逐次购进了超过去300G的课程资源,同时还建成了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全面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
3、人员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近几年来我校陆续培养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稳步提升。
(二) 存在的问题
1、资源共享意识淡薄
近几年我校在基础硬件建设、校园网络建设和软件系统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数字资源建设上成果却很少,教师个人都积累了不少精品课件资源,但共享意识较淡薄,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引导\\鼓励和规范。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并且取得了很多的成果,随着各应用系统的推广使用,学校教职员工整体应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开展本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特别是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在强调使用广度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深度的研究和应用,确保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
(三) 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各学校建设规划中已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各学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字化校园建设必然能够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这些都为我校的数字化校园规划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改变着社会也必然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新思路、新观念、新模式的尝试和探索。校园是互联网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的场所,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学校需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学校发展,在新一轮的教育竞争中,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目标
1、加强硬件建设,提升教学手段
坚持走“科技兴校”的路子,始终将提升教学手段和加强内涵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对多媒体教室、笔记本电脑、学生机房等方面的硬件建设投入,为更多的教师创造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条件。
2、加强资源建设,提升应用能力
在学校硬件设备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资源建设,在已经建成的数字资源服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特色资源库的建设。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进一步培养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技术人员,加强对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和继续再教育工作。同时建立一支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使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果更好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三、具体实施计划:
(一) 以学校门户网站管理平台为基础,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统一管理
1.通过该平台实现校园内部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2.通过该平台实现对全校各个方面的信息查询、调用与管理。
(二)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师资培训
1、培训对象:学生、学科教师、管理者。
2、培训内容:围绕“数字校园”,实现从观念到技能到应用的全方位培训。
3、培训目标:让每一名被培训者理解数字校园、喜欢数字校园、用好数字校园。
(三) 加强校园信息技术的建设与维护,确保网络功能的最大发挥
1、立足宣传和应用,继续完善和充实学校主页,着重加强新闻时事的更新速度,充分利用视频媒体,积极做好学校各类信息的制作和发布,收集学校工作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进一步完善校园教育信息资源库,制作或购置网络教育资源库软件,教研组以教学单元集体上传课件,在校园内部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
(四) 数字化资源的积累:
(1)添置、收集各类教学光盘资料,如添置素材类光盘、多媒体风光光盘、科普光盘等。
(2)利用网络下载教学资料。组织教师浏览并下载国内外各大教育网站的有用的资料,为教育教学服务。
(3)鼓励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辅助课件供学生学习。只有师生人人都成为数字化的主人,才有可能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能在数字化积累的过程中,培养一支数字化建设的队伍。在已初步建立了音像、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教学
资源库的基础上,两年内全面梳理、完善,使之成为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发布并供教师使用。
(4)开发充实学校网站主页。
(5)将传统视听媒体资料(现有录音、录像)进行数字化,充实学校数字化资源。
(6)发展数字化图书管理
(五) 人力资源建设:
(1)扩大数字化建设的队伍,使全体教师都能投入到数字化建设中去,因为参与的人越多,数字化资源就越丰富。
(2)提高教师的数字化能力。
(3)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保证教师能积极参与到数字化建设与实践中去。
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六) 数字化资源的应用:
应用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
(1)教师备课方式的改革。
要求教师全面实行数字化教案,基本达到数字化教学过程。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织。为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作用,尝试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各科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现代设备,为社会的各项公益宣传活动提供信息资助,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动。
(4)发挥学校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平台,推动家庭、社会广泛参与信息技术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联系数字化。
罗村中学
2012.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