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边塞诗(讲解+练习)

边塞诗(讲解+练习)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一对一辅导学案★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第一部分 复习巩固 一、字音练习 选出加点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愧怍(zuò) 绚丽(xuàn) 商贾(jiǎ) 砌成(qì) ....B、半晌(xiǎng) 嫉恨(jí) 罡风(gāng) 草坂(bǎn) ...C、拮(jié)据 笑靥(yàn) 泅(qiú)水 唾(tuò)弃 ....D、呆滞(zhì) 悄(qiǎo)然 料峭(qiào) 监(jiàn)生 ....二、成语积累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三、病句辨改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B.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C.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D.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 四、文言文重点实虚词回顾 1.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3.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6.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8.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五、名句默写 1. ,未云何龙? , ? ,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

1

★一对一辅导学案★

2.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 ,弃脂水也; ,焚椒兰也。 3. 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蘋洲。(唐 温庭筠《望江南》) 4. 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寒雨连江夜入吴,_________________。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第二部分 知识详解 一、边塞诗简介 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又称为“高岑诗派”。 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 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色入金疮。”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王维的《老将行》、《陇头行》贝反映了将军有功不赏的不平。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总体归纳如下: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穷兵黩武 家乡——思乡念亲 将士——艰苦私生活、报国豪情 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当然,很多边塞诗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有些诗歌是兼有以上思想内容 艺术风格 有的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

★一对一辅导学案★

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常用词语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方法点拔: 边塞诗的鉴赏,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工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二、送别诗鉴赏

3

★一对一辅导学案★

(一)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指什么?是一种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震撼人心,你认为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4

★一对一辅导学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感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杀掉。 (1)本诗第5、6句描写了战士怎样的生活?前六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结尾不仅雄壮豪迈,而且浑然天成,结合全篇分析表达上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①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燕然:燕然山,汉将窦宪大破北单于,在燕然山上刻石纪功而还。 1、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如何理解首句中的“暗”和三句中的“穿”?试解说一、三句的具体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业强化 5

★一对一辅导学案★

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萧关:古关塞名。幽并客:指幽州、并州勇武之人。紫骝:骏马名。 (1)诗的前四句写出了边塞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首诗中作者写到了两种人,请指出是哪两种人,并说说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