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上出现一个流行语“杯具”,“杯具”即悲剧。我们习惯性的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那么,悲剧,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定义是这样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一定义似乎太过于专业化了,我觉得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可以让我们更形象地去理解它——“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换言之,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一般来说,悲剧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历史悲剧。命运悲剧,即神秘力量左右现实人生;性格悲剧,即性格内在矛盾冲突;社会悲剧,即社会不平等,不合理造成人生悲剧,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历史悲剧,即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的矛盾冲突。
品析《骆驼祥子》这部作品,或许可以让我们对悲剧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老舍说:“世界上最古老的悲剧总是命运怎么捉弄人,摆布人;天意如此,无法逃脱。”虽然老舍不相信这套宿命论,他笔下的祥子却常在遭受厄运,受到命运的捉弄,怀疑命运的公平。祥子的结局是我们永远说不尽的悲剧。祥子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祥子所面对的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 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
主要原因。人是社会中的人,受社会的制约,他的人生道路,是由他所
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 初到北平的祥子,如同乡野泥土中生长的“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年轻力壮,坚韧顽强,风雨里咬牙、茶饭里节省,按理说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能够安稳与独立地生活,但客观上却失败了。因为横在他面前的是军阀的乱兵、政府的侦探、车行的豪夺这样一个强大、罪恶、病态的,把“人”变成“鬼”的社会,他不可能凭一个人的力量与这个社会抗衡,只能成为这个病态社会的牺牲品。祥子的悲剧还是一种性格悲剧。我们承认黑暗的、污浊的、人吃人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罪魁祸首,但是祥子自身性格的双重性、堕落性、劣根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因素,对他的人生悲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祥子性格上乐观与盲目、勤快与保守、外刚与内软并存,有较强的生活欲望却又不能看清社会的本质。这种性格特点,注定其孤独,无法应对环境的压迫和腐蚀。虎妞威胁他成亲,他很想找个朋友商量,但又没有朋友。一个孤独个人主义者,在跟整个环境对立时,支持不了多久,唯一的路就是也更着堕落下去,成为“个人主义的陌路鬼”。 就这样,积极向上、勤劳奋斗的祥子,一步步走向颓废堕落,毁灭,悲剧也就诞生了。
另一部作品悲剧《梁祝》,同样是给了我们最初的美好,却在最绚烂之时如同泡影一般幻灭,但是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正是悲剧的另两种类型的集中表现。梁祝化蝶的悲剧,是历史悲剧和命运悲剧
的叠加。梁祝的悲剧其实正是那个时代悲剧的反应,在那个官分九品人分十等,封建家庭包办婚姻的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在祝家那种士族
家庭中 ,又怎么会让那种超越等级和超越门第的所谓的爱情出现呢,哪怕这种爱情已感动上苍,哪怕是相爱的两个人已经到了相生相死的地步,也没有办法和一个社会的制度相抗衡。同时,命运的百转千回,让他们一次次无法聚合。所以他们的悲剧是注定的。
我们在欣赏悲剧时不禁会为故事中的不幸者遭遇感到伤心而落泪,这是同情的眼泪,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对自己内心积聚已久的相同或相似情感的激烈的宣泄。我们要在悲剧中得到精神的熏陶,感悟人生的美。悲剧是产生美的最高形式。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让我们感悟到心灵的美好和纯洁。人生的悲剧性是人生哲学不可避免的。尼采认为,以宇宙生命赋予个人生存以意义,要求个人站在宇宙生命的立场上来感受永恒生成的快乐,其中包括毁灭掉有限个体的快乐,也就是说,用生命本身的力量来战胜生命的痛苦,当你在与苦难抗争时,也会在痛苦中感悟到快乐的。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悲剧,然而死亡又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人生历程,我们应该学会用平常心来对待每一件事情,并且要学会从中悟出人生的点点真谛,为自己的漫漫人生路增添几抹美好的景致。对生活保留一份真和善,只有达到这种人生境界才能有更漂亮的活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