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泉》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1.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一是资金匮乏,二是人才紧缺,A.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必须抓好三项工作:
三是基础设施落后。
B. 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 日本大坂举行的第46届乒乓赛上,我国男女健儿奋力拼搏,一举囊括全部七项冠军。
D.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
弃使用武力。
2. 为什么说泉水知道鸟儿的飞行方向?( )
A. 因为鸟儿可以在泉水旁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 B. 因为泉水自鸟儿的心底里流出。
C. 因为泉水从古到今不停地奔流,阅尽了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
D. 因为泉水映出了鸟儿的身影,让它们明白了自己已不是天之骄子了。
3.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鸣泉其实能给鸟儿指点出方向。
B. 作者认为美,正在于诚实。他讴歌诚信的道德品质,反对弄虚作假,反对自私。 C. 文中所说的“舍弃自我”是指人类放弃自大、偏执,作者号召遵从规律。 D. 本文用比拟的手法阐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关系的重要性。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4. 古往今来,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们几乎都曾借雨来抒发过自己的欣喜与哀愁。请从
“欣喜”与“哀愁”两个角度去默写描写雨的一些句子。(至少各一句)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 5. 通读《听泉》全文,我们可以说,这是篇寓意性散文。文中的“鸟儿”是指代______,
“泉水”是指代______。 6. 课后能力提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听泉
东山魁夷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过。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激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格斗、伤残。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掉队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荫下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详,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弄不清楚,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着了迷似地那样剧烈,那样急速地振翅翱翔。它们没
第1页,共6页
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上地上消失。 鸟儿依然忽喇喇拍着翅膀,更急速、更剧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这里是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珍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摸样。它门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掩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突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悠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
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诚实的吗?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
我从事绘画,是出自内心的祈望:我想诚实地生活。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谦虚,要朴素,要舍弃清高和偏执。
心灵的泉水教育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得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文章开篇三段描绘子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分析其作用。
“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在是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请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①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 ②美,正在于此。
请分析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其主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 7. 阅读下面文段后,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语段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
请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自己写一句话。
第2页,共6页
请写出语段中能表现“我”心灵之旅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句子。
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听雨后的一点感受。(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40字左右)
第3页,共6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D 点拨:A关键必须抓好三项工作重复。一面对两面。 C囊括全部语意重复。 略 略
2.【答案】C
【解析】
C 略 略
3.【答案】B
【解析】
B 略 略
4.【答案】欣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贵如油。
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解析】
略 略
5.【答案】人 人的心灵中应有的真、善、美
【解析】
人 人的心灵中应有的真、善、美
略 略
6.【答案】【小题1】(1)“群鸟不断飞过旷野的壮观画面”。作用: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欲抑先扬,以突出下文“鸟儿的盲目”。
(2)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由上文对鸟儿行为的描述,转入对自身乃至人类行为的思考。 (3)(1)是说鸟儿大多对自己不断飞翔的行为不自知,暗示了人类也有类似盲目行为。 (2)人类生存的真正意义在于,舍弃盲从与自我偏执,回归诚实、谦虚、朴素的本我,尽管为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4)托物言志,赋予鸟儿以象征意义,写出人类自身的盲目与偏执,启迪人们聆听心灵的“清泉”,反省自己的行为,重树正确的目标。联系现实生活。
可联想到:现代人快节奏、高强度、重功利的生活方式;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对环境的严重破坏;经济快速增长同时的道德缺失。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
第4页,共6页
略 略
7.【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在熟悉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划分层次,并用简洁语句概括出各层大意即可。
文段从段首到“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主要描写夜宿鼎湖山听到的多层次的泉声;从“这万般泉声”到“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写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末两句,则是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根据这一分析,即可整理出答案。 (2)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这样的题型解题思路是:①注意题目要求。②认清被仿写句子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③领会被仿写句子的感情。所写句子必须与样句的句式特点相一致,内容健康即可。
示例:那清切如琵琶者,是学生手中掠过的书页;那优美如古筝者,是散文间真情的隽永;那飘逸如竹笛者,应为起承转合融于平仄。
(3)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可以完成第(1)题的基础上进行,文段第二层写我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而这中间最能表现“我”心灵之旅和心灵净化过程的句子是:“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4)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所写的感受可针对一种或几种雨声来写。内容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还要符合字数规定。 答案:
(1)①鼎湖山多层次的泉声;②作者在听泉时所产生的人生感悟;③对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赞美。
(2)所写句子必须与样句的句式特点相一致,内容健康即可。
示例:那清切如琵琶者,是学生手中掠过的书页;那优美如古筝者,是散文间真情的隽永;那飘逸如竹笛者,应为起承转合融于平仄。
(3)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4)所写的感受可针对一种或几种雨声来写。要求:既要符合生活实际,又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和语言美,还要符合字数规定。
示例:微如轻纱的雨幕后,整个世界陷入了寂静,似乎在等待着一场舞曲的来临。她来了,清脆的噼啪声,是雨滴在绿叶上跃动的脚步;绵绵的沙沙声,是雨滴在细草中挥舞的衣摆;柔和的嘀嗒声,是雨滴在泥土上恬淡的咏唱。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
本题选段出自《鼎湖山听泉》,选文主要描写了在鼎湖山聆听到的泉水声音,泉水清澈空明洗涤“我”的心灵,使“我”产生了对人生、历史的感悟,物我两忘,身心俱净,表达对泉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句子仿写的解题思路是:①注意题目要求。②认清被仿写句子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③领会被仿写句子的感情。
第5页,共6页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