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教师版)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教师版)

来源:爱问旅游网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议论文要想得高分,一是中心论点要新颖准确。二是要有适当的分论点,使文章能够做到纲目清楚,让阅卷人一目了然。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它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论点,议论文的分论点要清楚,最好采用排比句。正文每段开头用同样句式的话,让人一目了然,这样可得高分。即使不能用相同句式,也可用首先、其次、再次等。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横向并列式分解

①概念分析法——立足中心论点,分析关键概念的含义,明确其与中心论点相关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就是并列分解决概念中的“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做好生活中的减法》这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生活中的减法”即是要减去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做好”即是要注意减去什么,有何意义。由此即可形成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减去名利,心胸纯净; B.减去旁骛,目标专一; C.减去重负,人生轻快。

例如:《为生命着色》

A.为生命着上红色,焕发生命的激情; B.为生命着上蓝色,维护生命的纯净; C.为生命着上绿色,保持生命的朝气。

A.奉献劳动为生命着上火热的红色; B.淡泊名利为生命着上纯净的蓝色; C.汲取知识为生命着上旺盛的绿色。

②因果分析法——以中心论点为出发点,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就是并列分解中心论点的“为什么”的问题。

如《不要轻易说不》一文,标题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对其原因作分析,还是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面对挑战,轻易说不会丧失机遇; B.面对困难,轻易说不会丧失自信; C.面对求助,轻易说不会丧失真情。

再如《有志者事不一定能成》一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有志者事为什么不一定能成”,对其原因作分析,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有志还需要认清方向才能成功; B.有志还需要讲究方法才能成功; C.有志还需要具备条件才能成功。

1

③决策思维法——集中笔墨解决中心论点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如扬州市2009年高三语文模考卷中,要求根据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与哲理写一篇文章,诗句就是中心论点,文章可围绕“更上一层楼要注意怎样的问题”提出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更上一层楼要勇于登攀才能穷尽千里目; B.更上一层楼要选好视角才能穷尽千里目; C.更上一层楼要开阔胸怀才能穷尽千里目。

再如:要求根据宋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与哲理写一篇文章。诗句就是中心论点,文章可围绕“注入怎么样的源头活水才能清如许”提出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A.要注入活水才能保持水的清澈;

B.要注入干净的活水才能保持水的清澈;

C.要广开源头注入干净的活水才能保持水的清澈。

④添加成分法——即给论题或论点添加上主语、宾语或其他成分,使之形成分论点。 还是上面这篇文章,以“站的高才能望得远”为中心论点,使用“添加法”进行分解:(并列式结构)

A.视野,因登高而更加廖阔; B.心胸,因登高而更加宽广; C.知识,因登高而更加广博。 再如:《拒绝》一文使用“添加法”进行分解:(并列式结构) A.拒绝盲从,我心坚强; B.拒绝陋习,我心成长; C.拒绝诱惑,我心高尚。

二.纵向递进式分解

①按意义上由浅入深、事理上由简单到复杂、影响上由小到大等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 文题:面对压力。(层进式结构) A.要承认压力,压力时时有; B.要不怕压力,压力促坚强; C.要转化压力,压力变动力。 再如:《对手》

文题:对手。(层进式结构)

A.要承认对手,对手处处有; B.要不怕对手,对手促竞争; C.要善待对手,对手变朋友。

②从三个层次对论点设问:什么是——为什么——怎么样。 例如: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好奇心。(层进式结构)

A. 好奇心是人们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是什么) B.怀有好奇心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为什么) C.激发积极的好奇心,催人进步。(怎么办) 再如:《为生命着色 》

A.为生命着色就是给自己的生命涂抹上多样的色彩;(是什么)

2

B.为生命着色能增加生命的亮色,增添生命的美丽;(为什么)

C.为生命着色要寻求适合自己的那份颜料,要舍弃那些暗淡的色彩。(怎么办)

三.对比式分解

对比式分解即从假设的角度,对论点进行正反分析。 ①围绕中心论点,全文进行两个大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人要有涵养

A.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B.无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再如:《风度》

A.有风度能受人敬重,人与人增加爱心,有利于和谐相处。 B.无风度会被人鄙视,人与人缺乏爱心,不利于和谐相处。

②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内部分别进行对比。 文题:在心灵的分岔路上:

A.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B.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C.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心灵。

③围绕中心论点,在大的层面的对比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我们要正确的估价自己》 A.正确估价自己,

A1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继续保持,不断进步; A2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补救,不断完善; B.不正确的估价自己

B1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进取; B2过低地估价自己,会妄自菲薄,自轻自贱,破罐破摔。

④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进行对比剖析。 文题:《要学会推销自己》 此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对

比分析法得出两个内容相反的分论点。

(1)从推销自己的作用方面运用对比:

A.学会推销自己可以给自己创造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机会,从而实现自我的

人生价值;

B.不会推销自己只能使自己与机遇女神失之交臂,从而留下满腹经纶百无一用

的遗憾。

(2)从推销自己的态度方面运用对比:

A.敢于推销自己可以锻炼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 B.不敢推销自己容易使自己形成怯懦自卑,畏缩不前的不良心态。

(3)从推销自己的方式方面运用对比:

A.以实力为后盾,正确的推销自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同;

B.没有真才实学而自高自傲,炫耀自己,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留下“金玉其外,

3

败絮其中”的笑柄。

对比分析的角度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组分论点来组织行文。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对比分析法形成的分论点必须是同一个角度,不能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若干分论点混杂一块。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要注意两个问题:

1.分论点提炼时可以逆向思维,但不可写成两点论(即两个观点)。 如文题:宽容

A.宽容是一种大度的心态;(是什么) B.宽容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为什么) C.宽容也要看清对象。(怎么样)(最后一层逆向思维)

这里写宽容也要看清对象,或写宽容要有度都是逆向思维,但不能写不要宽容,那就是两点论了(即两个观点)。

2.如果命题是两者的关系,就一定要把两者都写进提炼出的分论点,不能只写一点。 如2008年扬州市高三模考作文题:《月之圆缺》 分论点的每一层都要写出“圆”和“缺”的关系:

A.要有清楚的认识,“圆”和“缺”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B.要有良好的心态,不以“圆”喜,不以“缺”悲; C.要有积极的作为,做好“缺”向“圆”的转化工作。

总之,写作议论文一定要做好分论点的提炼工作,一是可以理清自己写作的思路,二是可以让文章显得纲目清楚,这可是议论文能得高分的关键之一,切记,切记。

写作训练

一.请以“风度”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二.示例: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中心论点为“做人要有风度”,可设计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

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

么样)。

三.试一试

拟出文题写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