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灵山县外国语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

广西灵山县外国语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

来源:爱问旅游网
广西灵山县外国语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

广西灵山县外国语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

一、 选择题

1. 水圈是________________的圈层( )

A.连续而规则 B.连续不规则 C.不连续但规则 D.不连续不规则 2. 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确定外核物质接近液态的主要依据是( ) A.S、P波波速明显增加 B.S、P波波速明显下降 C.S波波速下降,P波完全消失 D.P波波速突降,S波完全消失 3. 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地表至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

B.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洋地壳较厚,大陆地壳较薄 C.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的厚度最小 D.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其主要由岩石构成 4. 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 5.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6. 科学家在划分固体地球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时,主要的根据是( )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B.科学家向地下打深井而得到的样本成分 C.厄尔尼诺现象 D.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岩层结构 7. 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

1 / 7

8. 下列各地的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渤海大陆架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9. 下列关于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B.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C.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D.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10. 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11. 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12. 岩石圈的下界在(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软流层上界 D.下地幔上界 13.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幔的厚度最大 B.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快 C.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 D.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14. 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圈指地壳部分 ②岩石圈是地壳加地幔

③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 ④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为岩石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到目前为止,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

A.电波测试 B.地震波研究 C.岩石分析方法 D.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

广西灵山县外国语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

16. 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 B.占有大气圈的全部 C.占有水圈的全部 D.占有岩石圈的全部 17. 下列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相同 D.地震时纵波先传到地面

18.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 下图是某城市冬季近地面层不同时刻气温随高度变化过程示意图,该城市发电厂烟囱的设计高度应不低于( )

3 / 7

A.50米 B.75米 C.100米 D.150米 20. 地球上水圈的主体是( )

A.冰川水 B.海洋水 C.江河水 D.地下水 二、 非选择题

2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D是_______,C+D+E是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_______是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震波A是_______,B是_______。由图可知:A、B地震波在_______千米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在2 900千米处A、B的变化是A_______,B_______。 (2)两处不连续界面:C_______,D_______,在C界面上部为地球内部圈层_______,C、D之间是_______,D以内的圈层是_______。

(3)图中阴影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岩石圈,此处为_______,是由_______组成的。

广西灵山县外国语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

23.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___。(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日_______点。

24.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形象地比作鸡蛋,也可以分为三层,地球的最外层是最薄的________________,中间一层是________________,最里层是________________。

25. 根据水储藏空间,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____________,最多的淡水体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淡水约有2/3储藏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地区。

5 / 7

广西灵山县外国语学校2018年秋季学期高一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C4、C5、B6、A7、C8、C9、B10、D11、B12、C13、D 14、D15、B 16、C 17、D 18、A 19、 C20、B 二、非选择题

21、(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幔 (2)莫霍界面 G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22、(1)横 纵 33 消失 波速变慢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壳 地幔 地核 (3)软流层以上 坚硬的岩石

23、(1)180°,23°26′S 12月22日 (2)乙 (3)D (4)16 23 4 24、地壳 地幔 地核

25、海洋水 冰川水 南极 北极

1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