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2014年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014年1月)
为了推进“低重心、大面积、专题式”的贴近我市教育教学实际的群众性草根式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帮助一线教师积累专业技能经验,提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发挥“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作用,经研究决定,我市将在2014年度开展全市性小课题研究活动。 一、基本涵义及定位
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研究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立足校本、贴近教师、植根课堂的有效科研方式,也是实现教育科研大众化、平民化、草根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选题要求
选题本着小、活、实、短、平、快的原则进行。小,即研究的范围、问题规模小,内容具体,但问题必须具有普遍意义,是个“类问题”,能由点及面,实现推而广之,可以围绕问题持续深入滚动研究;活,即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流程简化,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
- 1 -
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实,即问题是本校、本班、本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教中研,研中教,研究成果体现在教育教学方式的改进上,凸显实效性;短,即周期短,小课题研究周期视课题研究内容而定,可长可短,短则两三周,长则三至五个月,一般不超过半年;平,即符合一线教师的实际研究水平,难度不大,人人可做;快,即见效快。选题范围主要是研究班级教育管理和学科教育教学,学科教育教学主要是研究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一般拟采取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教育观察(课堂观察)、调查研究、课例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四、课题组成员
一般为2—3人,不超过5人,要求由教研员牵头或专家组成员主持,体现“专业引领”。 五、研究流程
小课题研究一般可以采取“深入问题场景(课堂)——发现问题和困惑(提出小课题)——分析、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法(研讨对策)——合作实施或个体实践——总结提升”的操作程序。
1、各教研员牵头组织基层教师组成课题小组,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小课题,用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填写《小课题研究方案》,选题要符合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实效性和推广性等标准。
2、课题组成员要围绕研究课题收集有关材料,借鉴他人实践经验,思考和规划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和行动,筹划并制定
- 2 -
出行动计划,在课题组中交流讨论,汇集集体智慧,在“同伴互助”中,进一步修改完善。
3、课题组成员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及时记录和收集研究过程的原始材料(包括视频材料),记写教育教学笔记。一个阶段后,课题组成员要进行“自我反思”,及时调整行动计划。
4、课题组成员应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二度研究”),并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材料,依据课题研究节点参加课题鉴定和评审活动。教研员要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指导,定期召开小课题研讨会,开展小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活动,促进课题组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5、课题主管部门要及时帮助课题组成员总结小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开展校内、校际或市级的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评审、成果推广活动。课题研究工作结束后,课题负责人要及时向市课题主管部门申请结题。结题时主持人须提交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或叙事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表》、《研究成果登记表》各一份(包括附件:结题研究课教案或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市级鉴定和评审活动每半年举行一次,范围一般为市级立项的小课题。
6、课题主管部门和各实施学校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成果推广形式,搭建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平台,如开展课堂研讨、科研沙龙、小课题成果交流会、小课题论文评比等活动;汇编《小课题研究通讯》、《小课题结题报告集》、《教师小课题感言集》、《教师小课题论文集》、《教师反思、评课集》等文本资料。 六、成果表达方式
- 3 -
鼓励课题组成员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研究成果。小课题研究倡导多样有效的成果表达方式,一般可以采用行为(教学)和文字方式,文字除研究报告外,可以采用教育教学的叙事、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调查报告、个案报告等方式,经典或优秀的活动方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程资源、学生作品等也可作为成果表达形式。 七、管理要求
1、小课题的申报和管理由市教研室专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2、市级小课题申报一般在每学期开学第1—2周,研究方案字数在1000字左右,研究报告字数在2000字左右(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进度表、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课题研究报告表样式见附件)。 3、建立小课题管理制度。
教研室将探索制定《小课题管理办法》、《小课题结题鉴定评审制度》等制度,把小课题研究与对学校的考核、督评及对教师的考核、评职、晋级、评优挂起钩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和管理。各校也要把小课题研究当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大事来抓,把小课题研究纳入校本研修管理之中,建立小课题研究管理机制,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确保小课题研究健康、有序、有效开展。
附件:
1、兴平市小课题研究方案
2、兴平市小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进度)表 3、兴平市小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
4、兴平市小课题总结报告
- 4 -
5、参考课题 附件1
兴平市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组 成员 组长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教育教学中遇到的 问题或困惑 确定研究 的小课题 行动研究计划(包括已开展的行动和反思) 条件 分析
- 5 -
实施学校 意见 附件2
主管部门 意见 兴平市小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进度)表 (记录研究过程中所做的或参与的各项工作)
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时间 工作要点 (相关证明材料附表后)
- 6 -
证明材料包括:教学案,听、评课稿,读书笔记,听课笔记,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材料,会议、讲座等研讨活动记录(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学生作品等各种能反映研究过程的资料。 附件3
兴平市小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
(具体成果附表后)
序成果类型 号 成果名称 效果及作用简述 是否发表或获奖
- 7 -
研究成果包括:1.研究报告;2. 研究论文,包括教学案、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随笔、课件、教具等;3.研究课或主题教育活动。 附件4
兴平市小课题总结报告
课题组长 课题组成 员 职 称 单位 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
- 8 -
采取的措 施与行动 成效 反思与后 续研究 附件5 参考课题
中小学生高效完成课后作业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生课堂高效讨论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生课堂高效展示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生课堂高效预习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生课堂高效检测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生课后巩固复习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生课前高效预习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生课外高效学习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锻炼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教师高效课堂准备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中小学教师高效实验演示方式的实践性研究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