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远安县四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新版

远安县四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新版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班 级: 科 目:

1 / 15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1课时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发展中的工农业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及主要气候特征.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能初步分析殖民统治对巴西种族构成、经济发展及文化生活产生的影响。 2.通过图表等资料,了解巴西工农业发展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二战后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体会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后所取得的成就。

重点

1.巴西人种构成的特征。

2.经济特征及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难点

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2 / 15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导入新课

[师]课件展示巴西风情:巴西群众踢足球、跳桑巴舞的录像片断(不超过2分钟)。 [提问]这是拉丁美洲的哪一个国家?(巴西)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人热爱足球运动,球踢得漂亮,脚法娴熟,配合默契,节奏明快,如同踏着桑巴舞的节奏;粗犷、急促的桑巴舞是巴西人民喜爱的舞蹈。足球、舞蹈均给人以美的享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国家吧!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 巴西 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师]引导学生回忆:世界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

[生]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口诀记忆法: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俄加中美巴澳。 由上可知:在世界各国中巴西面积的位次是第五位。

[承转]通过对巴西面积、人口的分析,同学们想一想,巴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学生总结]目前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承转]巴西同整个拉丁美洲一样,其开发历史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其开发历史的特点对巴西的人种构成、文化特色有直接的影响。

[板书]1。开发历史

[师生]描述巴西的发展历程。

[师]课件展示(教材第82页图9.16)“卞卡一家\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教师总结]由于欧洲殖民者的侵入,大量黑人奴隶的到来,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互相通婚,他们的后代很多人成为了混血种人.按照人口比例由大到小,人种构成状况是:白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印第安人等。

[板书]2。人种构成

[生]巴西是一个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的国家.

[教师引申]种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西文化。

[生]阅读教材第83页的图文资料,完成“活动”第1题.

[过渡]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巴西的开发历史和人种构成。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工农业又有什么特征?

[板书]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师]指导学生读教材第82页图9。15“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和教材第85页图9.20“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图,分析:1.巴西的地理位置特点。2.巴西的地形特点。3.巴西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生]读图分析回答略. [教师总结]略。 [板书]1。位置

(1)所属大洲:拉丁美洲。

3 / 15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国土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热带面积广大;热带气候:纬度位置决定了巴西主要为热带气候,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海陆位置:位于拉丁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陆上邻国众多. [板书]2。主要地形区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流量最大河流——亚马孙河。

[教师]引导学生读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图,问题: (1)总结以上内容,说明巴西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巴西主要有哪些农作物?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地带? (3)产量居世界第一的热带经济作物是什么? [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师生小结]

(1)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形平坦,自然条件适宜种植热带作物. (2)主要的农作物有:咖啡、甘蔗、柑橘、天然橡胶、玉米、棉花等.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

(3)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板书]3.农业生产

[延伸]列表比较巴西、东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特点: 国家和地区 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 主要气候类型 巴西 咖啡、甘蔗、柑橘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东南亚 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 热带雨林和 热带季风气候 撒哈拉以 南的非洲 可可 热带草原气候 [提问]我们学习了“撒哈拉以南非洲\那么,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特征还记得吗?

[生]单一商品经济。

[师]同样,欧洲殖民者侵入巴西后,会怎样发展巴西的经济呢?巴西早期的经济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4.经济特征 (1)二战前

[师]引导学生读教材第84页图9。19,了解20世纪前巴西的经济状况。 [生]20世纪前,巴西经济长期依赖生产单一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 [师]巴西这一时期生产、出口的农矿产品有哪些?

[生]木材、甘蔗、咖啡、天然橡胶、黄金和金刚石等.

[师生总结]二战前的经济特征:比较单一,生产农矿产品,现代工业不发达.殖民统治是形成这一经济特征的根本原因.

(2)二战后

[教师讲述]二战后,巴西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逐步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师]引导学生读“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图,结合教材第86页文字内容,回答: (1)巴西跃居世界重要工业国家的现代工业部门是什么?

(2)巴西的工农业分布在哪些地区?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海运交

4 / 15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9.2巴西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通、城市消费等方面分析)

(3)完成教材第86页活动1、2题. [生]思考回答略. [师生总结]

(1)主要工业部门——钢铁、造船、汽车、化学等。

(2)巴西的工农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是因为这里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海运便利;人口集中,消费市场广阔;开发较早,经济发达。

(3)总结:巴西的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这样可就地取材,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教师总结]总之,巴西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了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三、课堂小结

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热带土地广阔,为热带作物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另外,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

一、大量混 血种人的社会 1.开发历史 2.人种构成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1.位置

2.主要地形区 3.农业生产

4.经济特征错误!

5 / 15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一、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纬线和经线;利用经纬网定位。 2、分析: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在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中受到教育;地球的大小可用课本几组数据帮助理解,比如赤道半径和极半径不同,教师做适当补充;地球仪和地球仪上的一些新名词,给初学地理的学生带来困难,要利用地图讲解,练习巩固;经纬网定位,利用一些实例帮助理解。

二、目标及其分析 1、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3)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2、分析

(1)通过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地球仪上的一些新名词,为学好地球和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3)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 三、教学问题诊断及分析

1、学习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度有困难,原因是这些名词多为空间概念,学生难理解。在教学中要多用直观教具帮助理解,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名词的区别与联系。

(2)学习经纬网,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有困难,在教学中用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理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

为了更好的学好本节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教学中多用直观教具。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二)教学情景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6

问题1:月亮是圆的,太阳是圆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大家认识吗?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 师生活动:教师问,学生回答。 问题2:谁能说一说地球的大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 师生活动:教师问,学生看书。

问题3:谈谈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 你还有哪些例子说明地球是球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知道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能发现真理。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问题4:观察地球仪,说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了解地球仪的特点和用途。 师生活动:教师问,学生观察指出。 3、纬线和经线

问题5:看课本找出什么是地轴、北极、南极、纬线、经线。 设计意图:认识地球仪上的新名词。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问题6:观察活动课的经线、纬线图,说出经纬线是什么形状?指示什么方向?不同纬线长度是否相等?最长的纬线是哪一条?经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掌握经、纬线的特点? 师生活动:教师问,学生观察说出。

问题7:经、纬度是如何划分的?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掌握经纬度的知识。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观察图,并回答。 问题8: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经纬网的用途。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做补充讲解。

7

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平均半径约4万千米 B.赤道周长6371千米 C.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D.表面积约5.2亿平方千米 2.关于点(18°S,15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3.2016年9月23日上午8时,台风“鲇鱼”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8日4时40分前后,第17号台风“鲇鱼”以台风级登陆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沿海,并于当日夜间进入江西南部,而后减弱消失。

读台风“鲇鱼”行进路线图,判断28日强风登陆点的大致经纬度是( ) A.(24°N,188°W) B.(24°N,118°E) C.(24°S,188°W) D.(24°S,188°E)

4.玩游戏时,小明对小丽说:“我在你的东北方。”此刻,小丽在小明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5.G20杭州峰会成为世界关注焦点。贝贝想在地图上查找各成员国的位置,最好查阅( )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城市图 C.世界地形图 D.世界政区图

图为“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8

6.图中A.10A米山峰海拔为

B.20270米,A米

山峰与B地的相对高度为( ) 米

D.50米 C.307.

线路中

A.AB线 B.AC线 C.AD线 D.AE线

图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8.甲处的山

地部位名称是A.

B.鞍

C.陡

9.下列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山谷、盆地、山地 B.山脊、山谷、C.山谷、山脊、陡崖、鞍部 D.山谷、山脊、盆地、山地

( ) D.

崖、鞍部 9

10.下面四幅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 B.

C. D.

读下面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回答下题。

11.A.12.

我①

①洲

们生 B.④

在洲

图中哪③界

一洲线

个洲(④(

) 洲 )

C.的

D.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13.按顺时针方向,亚洲周围的海洋依次是:

A.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 B.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14.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亚洲、非洲 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

10

15.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麦哲伦海峡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京杭运河

1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北美洲

17.关于下图中大洲、大洋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B.C.

印包南

度围极

洋大洲

面洋是

积洲纬

最的度

大大高

、洋、

北有跨

冰印经

洋度度

跨洋最

经和广

度大的

最西大

广 洋 洲

D.赤道自西向东穿过欧洲、亚洲和非洲

18.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大西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大 B.②为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C.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③是欧洲 D.④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

19.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③与④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11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20.下列四个大洲,代表非洲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图一A、B、C三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点,位于温带地区的是 点。 (2)当地球公转到图二乙位置时,一年当中郴州的白昼时间达到最 (长或短);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

(3)京沪高速铁路于2010年11月15日全线贯通,这一天地球大致正运行在图二中的( )之间(甲乙或丙丁)。

22.假期,文文回到乡下的外婆家,把村子周围的情况绘成了等高线地图。现在特来考考大

12

家。(10分)

(1)图中A、B、C三处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分别是: 、 和 。

(2)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 米,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米;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 (AP或AN)

(3)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是自 向 流。

(4)外婆家住在村口X点,要去文具店O点买东西,两地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米。

23.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洲:② ______ (2)大洋:⑧ ______ (3)跨经度最多的(4)完全位于北半球的是 ______ 洲和 ______ 洲.

24.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③⑨大 ______ ⑤ ______ ______ ⑩ ______ 洲是 ______ 洲

13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 ______ 大板块. 它们是:A ______ 板块,B ______ 板块,C ______ 板块,D ______ 板块,E ______ 板块,F ______ 板块. (2)在六大板块中, ______ (填名称)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两大洲同属于一个板块的最大的板块是 ______ 板块. (3)亚欧大陆东侧的岛国日本为什么多地震? __ ____ .

14

七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C D D C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A B B C B C A

二、综合题

21. (1) A, C (2)长;极夜 (3)丙丁

22. (1)山峰、山谷、陡崖。 (2) 100, 80; AP (3)西南、东北 (4) 120

23. 欧洲;非洲;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北美;欧

24. 六;亚欧;太平洋;美洲;非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亚欧;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