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辅导员对大一新生入学后适应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辅导员对大一新生入学后适应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爱问旅游网
教育管理JIAOYUGUANLI

辅导员对大一新生入学后适应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欧群慧李玮鹏刘洋/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摘 要】做好大一新生的工作是整个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也是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入学,能否对大学学习和生活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关系到辅导员以后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现实中,由于大学生缺乏必要准备,许多学生出现奋斗目标缺失,学习适应不良,交往困难等问题。因此,辅导员要根据大一新生的特点,以强烈的责任感做好大一新生的工作,为他们的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期;高校辅导员新生工作对策

经过高考的洗礼,广大学子抱着对“象牙塔”的憧憬与渴望,来到这期盼已久而又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校园,让很多第一次离开亲人的新生们感到茫然。怎样让学生认识自身发展的特点,让新生尽力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较色转化,成为高校辅导员面临的一大问题。

一、大一刚入学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再加上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还有边远山区的;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语言上的沟通障碍,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这样一个陌生而又崭新的环境。

(二)学习方法不适应,奋斗目标缺失。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虽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大多数学校为了追求高的升学率,都采用了灌输式的教育,完全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而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且要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还要随时注意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学科发展的动态。而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整个人都松懈下来,整天无所事事,缺乏自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上懈怠、生活上懒散、精神上空虚消沉、自我要求降低、独立自主能力差等种种不良习惯给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三)人际交往的困惑。由于社会阅历较浅,知识经验缺乏,加上新生长期生活在受保护、甚至受宠爱的坏境中,他们一时还很难摆脱依赖性,还不能真正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独立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和处理好各种社会交往中的关系。进入大学后,远离了旧的人际圈、友谊圈、新的人际关系还未建立起来。由于生疏的人际关系、陌生的面孔、个性差异的存在,生活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一时难以找到诉说的对象,心理的孤独感、思乡感便油然而生。有些同学常委自己在某些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而感到苦恼和忧虑。

二、做好新生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当新生进入大学校园时,最先接触和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老师,在某种意义上说,辅导员是这一特殊阶段中学生们最信任和依赖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新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老师们应该根据新生适应阶段中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七个方面与新生进行沟通,进行相关教育。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生活动。这一阶段,新生对大学生活的热情与积极性很高。丰富多彩、积极向上、轻松新颖的活动内容,不但可以促进同学们彼此之间熟悉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放心胸,增强集体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教师从中发现学生的特长,从而科学合理地给予他们发挥特点、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二,树立“自信、自立、自强”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理能力较差的问题,特别是占大多数的独生子女,他们衣食无忧,很少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真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辅导员应积极地号召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观念,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多进行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完成生活自理,而且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形成独立自主、自我钻研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其

198

自身正确的心理调节也是一种促进。

第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新生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人生目标。“没有心中的灯塔,将是漫无目标的心理航程,搁浅和触礁就在随意间。”新生辅导员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教育和引导。对于新生来说,入校时对未来的认识还处于一种较模糊的状态。辅导员应该及时帮助新生他们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根据学校实际和当前的考研和就业形势,积极指导新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做到“早立志、立常志”,避免盲目乐观与悲观失望这两种情况,这一教育对于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到高效学习。大学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给他们讲清楚大学与中学学习的不同,教会他们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笔记及图书馆,如何提纲挈领地学习,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如何合理有效快速地分析信息,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进行高效学习。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纪律、规章制度等形式的强制手段使他们维持中学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上都存在着差异。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缺少温暖和真情,自然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此时,班集体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辅导员,在新生入学之前,应当及时通过录取信息熟悉每个学生的姓名、特长和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开学初,要认真开好“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的新生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同学做自我介绍,帮助同学之间相互了解,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加人际交流,提高同学间的亲和,增进同学间的相互关系,推动群体中互助互爱的精神,在集体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相信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充满乐趣,孤独感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以至消失。

第六,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的,目前学生的思想极其复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各种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做到热爱、关心学生;了解、理解学生;帮助、指导学生。这一时期,是最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辅导员要通过正面谈心、侧面了解等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新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做到工作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知心朋友,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形成较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今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在适应阶段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抓好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做好大一新生的思想教育辅导工作,将有利于以后各项工作的逐步开展。相信在广大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工作法,为社会培养更多自主、自立、自强的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