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本:B 第 1 页 共 2页
1. 来料检查允许收外观标准如下表(抽样方案GB-2828-87一般检查水平level-II)。
重欠 轻欠 短路、断线、边缘撕裂、板伤(露线幼、线间残铜、线路氧化点、膜缺陷名称 铜)、多孔、少孔、冲动偏位、尺下杂物、板伤(未露铜)、折痕、寸不符 包封不实 AQL 0.4 0.65 2. 测量方法
目视(可用10倍或100倍放大镜观察)、游标尺测量。 3. 检测标准 3.1线路
a. 不允许有短路、断线缺陷及线路氧化、多孔、少孔现象。
b. 线幼或针孔可收标准:缺陷深度未使导线设计宽度减少1/3,长度小于导线设计宽度。如图(一)
L L
A A
W L≤W A≤1/3W (图一)
c. 线间残铜或线路突出可收标准:缺陷未使设计线间距离减少1/3,且其长度未超过线间距。如图(二)
L1
A1 L1≤W1,A1≤1/3W1 W1
W2 A2 L2≤W2,A2≤1/3W2
L2 (图二) d. 膜下杂物:
颗粒状杂物可收标准:参考C,且颗粒直径≤0.5mm。 纤维状杂物可收标准:未形成短路状。 e. 线路焊接位:未镀面积≤1/5有郊焊接面积。
f. 用10倍或100倍放大镜检查线路弯位,不允许有明显的裂纹,折断。
FPC检查标准 文件编号:LCM-06-006
版 本:B 第 2 页 共 2页 3.2板面
a. 板面不允许有露铜的损伤、明显凹坑、明显的划伤与污物
b. 动态区(指焊接后需要活动部分)拱形折痕可以接受,有角度的死折不允许。
静态区(指焊接后不需要活动部分)的压痕小于导线1/3的可以接受。 c. 焊接点防氧化层须均匀,无明显颜色差异。 d. 导体上的分层不允许,导体间的气泡如图(三)
A≤0.1mm且≤1/2W W A L≤1/3W
L (图三) 3.3外形
a. 有趋向导体的裂口或裂口的宽度大于1/3外脚边不允许。 b. 板边距离近导线除特殊设计外,均须有最少0.2mm的空边。 3.4对位标准:铜面焊盘和孔的贴合偏位小于0.2mm; 包封膜于铜面的贴合偏差小于0.3mm。 3.5尺寸
对照设计图检查以下尺寸:①pitch值 ②孔中心距 ③电极长、宽 ④厚 度以上尺寸应符合图纸公差。 3.6性能测试:
3.6.1 绝缘电阻:一般电路绝缘电阻≥1.0×109Ω
3.7可靠性试验:随机抽取不多于5只的样板。(注:试验后的样板报废处理) 3.7.1 耐溶剂性:浸在无水乙醇中,试验时间15分钟,经试验FPC不能有分层现象。
3.7.2可焊性:电烙铁的温度260℃±10℃,焊接时间3∽5S,上锡迅速,浸润。 3.7.3 耐热,耐湿性:将FPC放在温度60℃,湿度95%中20小时,FPC应不分层和导线氧化。
拟制: 生效日期: 审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