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问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镇痛药的研究进展

镇痛药的研究进展

来源:爱问旅游网
镇痛药的研究进展

文摘:本文通过对镇痛药尤其是解热镇痛药的作用、发展现状及进展的介绍,阐明了

我国解热镇痛药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镇痛药;现状;研究进展 一.前言 疼痛是一种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痛苦,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或心血管呼吸方面的变化。它既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提醒机体避开或处理伤害,也是临床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剧烈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还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诱发休克、死亡,因此及时地缓解疼痛是极为重要

「1」的。

镇痛药(analgesics)是一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的药物,同时又能减轻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但并不影响其它感觉。因此对已确诊的剧烈疼痛,及时应用镇痛药既可解除病人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又可防止休克的发生,在急救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镇痛药包括阿片生物碱类(吗啡、可待因)与人工合成品(哌替啶、阿法罗定、美沙酮等)。除此之外,镇痛药还可为解热镇痛药和非

「2」甾体抗炎药。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退热和减轻外周慢性钝痛的药物。能抑制下丘脑前部神经元中的前列腺素(PGs)的合成和释放,除解热和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

[1]

。解热镇痛类药物也可选择性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异常兴奋性,通过神经

调节使皮肤血管扩张,排汗增加,呼吸加快,增加散热,同时稳定白细胞内的溶酶体膜,阻碍白细胞内致热原的释放,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此类药物对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及月经痛等钝痛效果好,对外性别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与激素相对而言的,这一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中缺乏激素所具有的甾环,故而得名。它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一线药物。对于一些风湿性疾病,如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及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等是首选药物。此类药物种类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有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扶他林和奇诺力等。尽管这—类药都是通过减少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起作用,但各种药物之间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具体用什么,怎么用,还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本文重点阐述我国的解热镇痛药研究发展情况。 二、发展现状

人类应用解热镇痛药已有150余年历史,现在,解热镇痛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药品,是全球应用面最广,应用量最大的医药品种之一。近年来,我国解热镇痛药的生产和销售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今后仍将持续高速发展,前景看好。

(一)产销概况

现在全球解热镇痛药年产量已达20余万吨,制剂几千亿片。迄今,临床使用的解热镇痛药达100多种,许多品种进入了OTC市场。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为五大支柱产品,合计年销售额达50多亿美元。自20世纪40年代江苏开始少量生产水杨酸钠开始,我国生产解热镇痛的历史已有60多年。但解放前品种和产量少得可怜,大部分依赖进口。解放以后,我国解热镇痛药生产掀起了一个高潮。在20世纪50年代,上海、山东、江苏、辽宁等地相继投产非那西丁、氨基比林、保泰松、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解热镇痛药工业开始大规模地发展壮大。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解热镇痛药的生产大国,全球解热镇痛药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即热镇痛药产业持续迅猛地发展,势头看好,但同时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顺待解决。只有正视、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我国解热镇痛药产业健康持久地向前发展。呈现出五大特点:

1.产量高。20世纪末,我国解热镇痛药产量为5.5万吨,2003年达6.2万多吨。占世界产量的1/3左右,生产能力达10万吨。其中扑热息痛年产量3.5万吨,占世界45%左右,阿司匹林年产量1万吨左右,约占世界的1/3。近几年,我国解热镇痛药产量每年均以较大比率增长。

2.规模大。我国主要的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有10余家,单品种生产规模都很大。如扑热息痛四大生产企业规模都在5000吨以上,最大规模1.5万吨。阿司匹林三大生产企业规模都在4000吨以上,最大规模8000吨。

3.品种全。如今我国解热镇痛药生产厂家有100多家,生产品种30余个,绝大部分品种我国都有生产。 4 ﻫ.出口多。长期以来,解热镇痛药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出口量占产量的60%-70%。现在年出口量已达4.5万吨。出口到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市场的主要供应国。5 ﻫ.价格低。我国生产的解热镇痛药因吨位较大,工艺较成熟,原料自行配套,人力较低廉,因而售价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一些产品能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走势。 (二)未来市场的主流

展望未来,今后解热镇痛药国内外市场需求还会持续稳定地增长,仍将是医药 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原因为: 1. 人口大量增加

自第二次世界大占以来,全球没有爆发新的大战,世界经济在稳步前进,人民 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使得世界人口大量增加,且增长数量惊人。1950年,全世界总 人口为25亿;1970年达到36亿;1990年达53亿;本世纪初,达到61亿。50年间增加 了35亿人,平均每年净增7000万。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也在快速增长。20世纪50年 代初,全国人口为4.5亿,至20世纪70年代,达到8亿,本世纪初为13亿。50年间人 口增加了近2倍,平均每年新增人口1700万。

「8」

预计今后若干年里,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全球人口还会大量增加。解 热镇痛药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药品,应用面广量大。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 75%的人至少使用过一次解热镇痛药。由于它价格低廉,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 发展中国家甚至贫穷国家的人民都用得起。今后人口的大量增加将使解热镇痛药市 场水涨船高。

2. 市场稳定增长

近年来,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明显。特别是中国经济,保持了20余年高速发展,预计今后还 会以较大比率增长。经济的发展势必带来市场的繁荣。

现在我国人均年消费药品约5.5美元,而中等发达国家为40-50美元,发达国家 数百美元。我国人均消费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农村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消费 量小。2000年我国农村人均用药12.55元,和城镇人口相差22倍。随着国家对农民 增收及中西部加大扶持力度,今后我国人均年消费药品(包括解热镇痛药)都会大 幅增加。

3. 新药层出不穷

长期以来,新的解热镇痛药不断推出,有力地促进了市场发展。如今,世界科 学家已进入"分子医学\"时代,人们进一步认清了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主要作用机制 ,全面推动了环氧化酶(COX-2)选择性抑制剂类药物的研发工作。新一代COX-2抑 制剂类药物也闪亮登志,开始广泛应用,如西乐葆和万络等。西乐葆由法玛西亚公 司研制,1999年在美国等国上市,2000年其处方总计已达1.2亿张,比上年增加了 12%。2001年销售同比又增长19.1%,进入全球最畅销的药品排序第7位。现在其销 售额已占美国抗关节炎药物市场的34.8%,据首位。万络由默克公司研制,1999年

在美国上市,2000年其世界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6倍,2001年销售增长势头不减, 同比又增长18.3%,在全球最畅销药品排名由上年的第12名上升到11名。现在,跨 国公司研制开发的该类药物正在竞相上市。今后,该类药物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及 无胃刺激性等特色将日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给解热镇痛药注入了新鲜活力,成为 抗炎解热镇痛药市场新的增长点和前进的助推器。 4. 用途逐渐扩大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一些解热镇痛药新的用途不断被发现,使应用范围扩大 。如阿司匹林,开始仅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方面,后来人们发现它具有抗血栓、抑制 血小板凝集等功能,可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使其用量大增加,现在用于心脑血 管方面的量已占一半左右。近年来人们又相继发现阿司匹林的一些新作用,同时也 发现扑热息痛等其它解热镇痛的新用途。随着这些新用途的最终证实,解热镇痛药 用量还会不断增加。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国解热镇痛药生产和销售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今后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1ﻫ.技术优势未确立 ﻫ 几十年来我国几大解热镇痛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成倍增长,规模优势渐渐呈现,但是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尚未确立。一些企业规模和产量的扩大靠的是新增生产线,拼设备和人力,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增长的模式。在工艺技术改进,成本降低,质量提高,排污治理,能耗降低等诸多方面的进步不明显,技术优势不突出。近年来,我国能源、电力、水资源、人工等各项费用在不断上涨,环保治理要求越来越高,对今后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光有规模优势而没有技术优势,势必会影响企业今后进一步的发展。 2.价格逐步下滑

虽然我国几大解热镇痛药的产量不断增长,出口连创新高,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扩大,可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未实现同步增长。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得销售价格逐年走低,一些生产企业仅是微利甚至保本经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视乎没有过多的办法,只有一味地降价争市场。致使解热镇痛药的外销价格多年来呈逐年下滑趋势。

如阿司匹林,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国出口量为4500吨,出口价格为每公斤2.5美元。到2002年,出口量增加到8000吨,年平均增长率达到近9%,出口价格下滑到每公斤1.8美元,年平均降幅为3.2%左右。安乃近1995年出口量为5100吨,出口价格为5.13美元,到2003年出口量增加到8100吨,出口价格下降到3.55美元。

2003年布洛芬出口量突破1000吨,达1044吨,出口价格为每公斤6.35美元,比最高时降低了一半左右。扑热息痛20世纪90年代中出口量为7000-8000吨,出口价格每公斤约为3美元。2003年出口量达28163吨,出口价格为每公斤2.15美元,最低达2.01美元。今年来,世界一些国家先后对我国的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产品提出反倾销调查,估计今后还会发生此类贸易摩擦,对我国产品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销售造

「7」成影响。

3.生产成本上升

今年来,外部因素使我国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面临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自2004年起,粮食、水、石油的涨价引起的能源、电力、化工原料等纷纷涨价,原料药出口退税率降低了2个-4个百分点;招标采购使药物制剂降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改造、环保治理等使开支增加;人力成本也有不同程度上升,这些均使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我国是资源短缺的国家,今后保护和节约资源的任务更显得十分艰巨,国家必然会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对比加以鼓励。电、水等逐步涨价是必然趋势。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是耗能、耗水大户,今后这方面的开支仍然不断上升。此外,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也是环保治理重点企业,随着人们对环保治理的需求越来越高,企业开支也将逐步增加。

4.市场营销薄弱

多年来,我国主要解热镇痛药产品的产量大部分要靠外销,出口遍及全球五大洲。如扑热息痛现已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阿司匹林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量都占产量的很大部分,产品的出口依赖性很强。如,目前我国扑热息痛生产能力达8万吨,实际产量约5.35万吨,其中内销仅占7000多吨。长期以来,我国解热镇痛药产品出口基本上是供货给中间商,而不是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由于受到中间商的层层盘剥,售价低廉,企业利润很薄,主要靠出口退税补贴,且市场不稳定。而国外解热镇痛药生产巨头经多年运作,大多建立了自己的全球销售渠道和网络,直接卖给终

「3」端客户,利润要高许多。

5.产品档次不高

目前我国出口的解热镇痛药大部分作为化工原料进入国际市场,价格低廉。只有少数企业品种通过美国FDA、欧洲COS证书进入欧美高端医药市场,更不用说制成解热镇痛药制剂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业内人都知道,化公原料、医药原料、药物制剂三者间的价格差别十分巨大。我国企业每年耗费大量水、电、能源。投入大量人工,还要

解决三废治理等问题,生产出成千上万吨的解热镇痛药产品出口时仅作为低端的化工原料。而国外企业购买了我国的原料并经加工制成制剂后,其价格则会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可以说,我国企业承担的是最苦最累最耗能源的那部分工作,且还将资源污染问题留在国内,得到的利润却很少。据行业人士观察,近年来,我国扑热息痛等的出口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三.研究进展及拓展方向

根据以上一些资料显示,我国镇痛药产业要想长远发展,从生产大国变为生产强国,应从以下几方面拓展。 (一)争取占领更多国际市场份额

近半个世纪来,尽管市场上有上百种解热镇痛药,但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始终牢牢占据国际解热镇痛药市场的前3位。特别是在COX-2抑制剂类解热镇痛新药接连遭受重挫之后,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因其价格低廉且疗效确切,为市场长期看好,今后国内市场需求还会大量增加。作为我国外向型出口

「4」的大众产品,解热镇痛药也值得大力发展。

目前,世界医药原料药生产正从欧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转移,我国企业可以持续发展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平、萘普生等解热镇痛药的规模和产量,争取占领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从全球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应在今后发展中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将全国生产进一步集中,从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

目前国外已基本停止或限制使用非纳西丁、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乃近等品种,但这些品种在我国仍占有较大比例,挤占了相当一部分市场,对国内提高用药水平和改善用药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威胁。

另外,国内解热镇痛药虽然产量巨大,但在经济规模和工艺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大部分产品基础差、技术水平低。长期处于布局分散、规模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态;虽然品种多、发展快,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产品由短缺变为相对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往往引发恶性的价格竞争。这些都要求解热镇痛药产业必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 (三)提高技术水平以增强竞争能力

在市场竞争中,规模优势、价格优势并不是克敌致胜的唯一法宝,技术水平是很重要的。在国际解热镇痛药市场上,我国产品虽有价格优势;但在出口价格比我国更低

的印度原料药咄咄逼人的竞争下,某些品种(如布洛芬中的外销旋布洛芬)有可能受低价印度产品冲击而失去部分欧美市场。

我国企业应逐步将规模优势、价格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通过一系列技术工艺改造、革新,达到技术最优,能耗最低,质量最好,成本最低,这样才能抓住长远发展的“牛鼻子”。同时应努力完善自身条件,使更多企业获得美国FDA、欧美COS认证,让产品打入国际医药市场。更要投入力量,开发解热镇痛药制剂产品打入国际高端市场,

「6」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四)构建销售网络打造品牌产品

由于我国大部分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是向中间商供货,与国际市场终端客户不直接接触,往往得不到第一手信息。当市场发生变化时无法快速做出反应和调整,在价格和利润上更是受到制约。往后,企业应考虑逐步在全球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和机构,尽管这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实力还欠缺,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这是企业走向世界的一条途径。

此外,现在国际市场上,品牌对产品的销售和价格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客户在购买产品时十分注重品牌。要使我国解热镇痛药在国际市场上真正做大做强,就要创出自己的品牌产品。以前,我国企业对此重视不够,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并已在这方面下功夫。 (五)加强环保,节能减排降低成本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高能耗、高污染的发酵类、化工类原料制药企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两年来,多家原料药企业环保压力停产减产的实例事实上敲响了警钟。

既往,有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解热镇痛药等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对环境保护投入欠账较多。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舍得投入资金和力量,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随着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能源价格也会一路走高,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提高生产水平,做好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对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开发新的适用症

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药中的一种,它的发明研究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它的用途相当广泛。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阿司匹林越来越多的新用途被逐步发现。

如由中英科学家组织发起的,有37个国家近千家医院参加的大规模临床的实验证实,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具有肯定疗效,从而使阿司匹林成为众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中,被证实有效且能全面推广使用的药物。传统阿司匹林可用以稀释血液和降低血栓,而plavix则是另一种治疗血栓的药物,据称,把这两种药物配合使用,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美国一些医药研究人员认为,低剂量的阿司匹林等消炎药品,已被用来预防心脏疾病,也可能帮助癌症高危险群的人预防某些癌症发生。如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医学院教授巴伦博士称,一项为期三年的企划针对1121位有腺瘤的人做研究,结果显示每日服用低剂量或微型阿司匹林,可减少他们发展出更多肿瘤的机率达19%。他说,与末期病人相比,有较严重腺瘤的试验参与者在服用80公克的微型阿司匹林后,恶化风险降低的幅度达到40%。

综上所述,解热镇痛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镇痛药种类,通过争取占领更多国际市场份额、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技术水平以增强竞争能力、构建销售网络打造品牌产品,加强环保、节能减排降低成本,降低其对人体的副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镇痛药必将会在国际上占有更大的市场,成为生产强国。

参考文献

「1」王迎新.药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药学学报 第43卷 第11期 2008年11月 「3」陈苑.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4」肖培根,中国药学杂志,1999

「5」钱之玉.药理学进展「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沙静珠,解热镇痛药物进展概况「M」.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年05期 「7」俞观文,从13亿人口看可持续发展「M」.中国制药信息,2005 「8」许文思,医药杂志 ,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wee.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