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提出了“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既要保证作业能够扎实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又要控制好作业的量,不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如何根据国家的文件、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来提高作业质量,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非常大的教学新挑战。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就必须要将课后作业设计好,因为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更有效地理解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能得到延伸,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是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说明,分析一些有效的作业设计办法。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作业的趣味性可以体现在作业完成形式多样化上,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眼去完成一些趣味性的作业。小学低段学习汉语拼音,可以编成韵文儿歌,在学习古诗《赠汪伦》等古诗时,可以让学生把古诗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通过歌唱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又能够借助歌唱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这样的记忆方式要比让学生一遍遍地进行机械记忆有趣,而且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进行联想记忆,这样的记忆时间会持续更久。
动手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积极动手实验,然后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同学们在实验中经历了失败的挫折,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这样有了亲身的经历后,学生才能在习作中真情流露。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实验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写作,还科普了科学知识。
动眼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教学课文《影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周末的不同时刻拍照记录自己的影子形态,通过观察不同时刻的影子
的位置、长短、胖瘦,来发现影子的奥秘,这样的观察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好奇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哪个时间拍的影子是最高的,而哪个时间的影子是最短的。对于一些更爱探索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搜集资料,去发现影子背后的科学事实。这些趣味性的作业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态度,能够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加深他们对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
二、设计贴近生活的作业
语文学习是从生活中来,那么语文作业的设计也要贴近日常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感受生活中的诗情画意,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语文的美妙。
比如,学习《锄禾》这首古诗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农民耕种劳作的视频和图片。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劳作的基本情景和相关的景象,从而增进学生对这首古诗的理解。除了对古诗的内容进行系统地讲解之外,老师还应该考虑到德育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不能浪费粮食。每一粒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辛苦耕种的,是用汗水换来的。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小学生的节俭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样能够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
三、设计因生而异的作业
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不同,那么对于不同的学生,作业的量以及着重点也应该区别开来。对于巩固型作业,学优生和中等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做与不做,这种作业主要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果能够很好地掌握这类基础知识,就不需要完成这类作业,但是学困生需要认真完成这部分作业,将自己掌握不扎实的部分再进行完善,通过练习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础性知识。
对于能力型作业,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一定数目的习题进行完成,这种类型的作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真正
考验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地运用知识,将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理解,是知识的进阶性应用。
对于发散型作业,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尽力完成,这种类型的作业没有标准答案,每一位同学都要开动脑筋,搜集资料或者求助家长朋友,尽可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业,并且对同学进行鼓励。发散型的作业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语文知识,将语文教学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在不增加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设计合作型作业
学习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过程,而是一个合作成长的过程。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型的作业。引导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态度。合作型的作业既可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也可以是父母孩子之间的合作。在介绍与季节相关的古诗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合作,分别搜集四季不同的诗句,然后和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诗句会更加印象深刻,师生合作的方式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位同学搜集一个季节的诗句,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交流,需要注意的是,小组成员的人数不宜过多,2--4人即可,这样可以让每个同学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够让学生度承担起一定的任务,共同合作完成,比赛结束后,老师还可以对完成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促进学生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在讲授抗日英雄的伟大事迹时,老师可以布置一项作业,给自己的父母讲述抗日英雄的故事,由家长进行点评,这样讲述故事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能够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同时,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其他抗日英雄的故事,告诉孩子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感恩英雄的付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拉近亲子关系。合作型的作业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价值,学会互帮互助。
五、设计创新型作业
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将重心放在开放性创新上,我们可以利用语文作业的机会,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性,让学生勇于想象,不被拘泥于课文中。因此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可以将创新性和开放性融入其中,但根本内容也要于课文相挂钩。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的加入课外知识,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作用。课外阅读的范围和内容都很广泛,对于该想法的设计可以让孩子拥有充足的思考空间和答题空间。最后我们还需注意语文作业设计的与时俱进,时代在进步新思想也成为了新的潮流,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去其糟粕的精华,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需要创新性。
总之,双减政策的推行,要求教师有更好地把控能力,能够合理分析设计作业的内容以及作业的数量,作业既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其他能力。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设计趣味性的作业、贴近生活的作业、合作型的作业以及创新型作业,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不同作业。用不同形式的作业,促进学生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年第8期;李明旭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浅析;《俪人:教师》2014年第2期;曾益存
3浅谈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中华少年》2016年第13期;李勇
4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新策略;《东西南北:教育》2021年第8期;唐梦
5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学周刊》2019年第10期;李春梅
6浅谈小学语文校本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教师》2020年第33期;张爱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