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诗琪 1253432
1. 沥青路面面层用集料技术要求(参考“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一. 粗集料
1.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施工单位自行加工。
2.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表4.8.2的规定。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比计算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对受热易变质的集料,宜采用经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进行检验。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 标 石料压碎值 不大于 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 单位 % % 3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 表面层 26 28 2.60 2.0 12 15 12 18 1 其他层次 28 30 2.50 3.0 12 18 15 20 1 其他等级公路 30 35 2.45 3.0 - 20 - - 1 试验方法 T 0316 T 0317 T 0304 T 0304 T 0314 T 0312 T 0310 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 t/m 吸水率 不大于 坚固性 不大于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其中粒径大于9.5mm 不大于 其中粒径小于9.5mm 不大于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 不大于 % % % % % % 软石含量 不大于 % 3 5 5 T 0320 根据百度百科,查阅以上各个指标的定义:
石料压碎值:压碎值是集料抵抗压碎的性能指标,它是按规定试验方法测得的被压碎碎屑的重量与试样总重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洛杉矶磨耗损失:是以洛杉矶磨耗机的磨耗指标表示碎石道碴抵抗冲击、磨耗和边缘剪切等联合作用能力的参数。吸水率
吸水率:是表示物体在正常大气压下吸水程度的物理量。
坚固性:砂、卵石与碎石在自然风化和其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重量损失值应小于有关规定。
针片状颗粒含量:粗集料颗粒的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与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尺寸之比小于0.4的颗粒
水洗法:将两类不同溶解性物质,同时通过水,其中一类能够溶解在水中,另外一类不能溶解,然后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层除去。 二.细集料
1.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
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
2.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
表4.9.2的规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要求 表4.9.2 项 目 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 坚固性(>0.3mm部分) 不小于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 不大于 砂当量 不小于 亚甲蓝值 不大于 单位 t/m % % % g/kg 3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2.50 12 3 60 25 其他等级公路 2.45 - 5 50 - 试验方法 T 0328 T 0340 T 0333 T 0334 T 0346 棱角性(流动时间) 不小于 s 30 - T 0345 含泥量:指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微米的颗粒含量。
砂当量: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各种细集料中所含的粘性土或杂质的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
亚甲蓝值::用于判定细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化学成分相同的石粉的指标。
棱角性(流动时间):适用于评定细集料颗粒的表面构造和粗糙度,预测细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抗流动变形性能的影响。
2. 上海地区沥青路面面层集料来源、技术性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采用某个工程案例进行说明)
以上海城市外环线浦东段(二期)工程沥青面层为案例,参考《上海外环线浦东段(二期)沥青面层技术要点》1,进行分析。
上海城市外环线浦东段(二期)工程全长31.1km,由环东一大道和环东二大道组成。该工程沥青面层设计总厚度为15 cm,分三层铺筑。上面层厚4.5 cm,中面层厚5 cm,下面层厚5.5 cm。上面层分别采用SMA16和一种最大公称粒径为16 mm的抗滑层级配,暂时以LK16简称。中下面层采用SUPER19级配。外环线为快速干道,上面层选用纹理深度较优
的SMA和抗滑层,SMA16主要用在预测交通量较大的环东一大道,LK16主要用在环东二大道。
中下面层粗细集料均采用产自湖洲的石灰岩,上面层集料≥4.75 mm采用产自湖州的辉绿岩,<4.75 mm集料采用产自湖洲的石灰岩。填料采用石灰岩磨制的矿粉。为了防止石料压碎,对针片状含量及压碎值控制得较严格。集料与填料控制指标
集料和填料控制指标 (粗集料括号内数值为辉绿岩测定值)
3. 圆柱压力试验的尺寸、加载速度对所测时间抗压强度的影响
一.尺寸
尺寸效应为抗压强队随时间尺寸增大、高径比增大而降低,尺寸越大、实测强度越低。由于其内部缺陷和时间承压面摩阻力影响等因素造成的。尺寸大,内部缺陷(微缝比、气泡等)相对较多,端部摩阻力影响相对较小,故实测强度较低。
时间高宽比越大,支端摩阻力对试件中部的横向变形的约束影响程度就越小,所测得强度就越低。当高宽比≥3后,支端摩阻力对横向变形的约束作用对试件的中部的影响很小,所测得的强度基本上保持一个定值
二.加荷速度
加荷速度增加,岩石的强度也增大。这是由于采用的岩石试件是出于饱水状态,当加载速率增加时,岩石中的水来不及排出,就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使得试件的抗压强度增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