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与措施
为了搞好安全生产,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特制定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与措施:
一、探放水的目的
根据本矿地质勘查报告、水文地质资料及相关的水患调查情况,我公司掘进工作面受水害威胁不大。进行探放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旧巷古空老窑积水情况。为确保掘进安全无事故的基础。
二、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山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二地质队2004年10月编制的《山西省阳城县尹家沟煤矿水文地质说明书》。
3、晋城市煤田地质勘探队2006年9月编制的《山西阳城尹家沟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地质勘查报告》。
4、2010年防治水规定。 三、探放水原则
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四、工作面概况
3609综采工作面回采区域内有部分老空区,两顺槽长度780m,工作面长度150m,工作面采高5.8m。
1
五、探放水方法选择: 根据新的防治水规定以及地方探水规定, 3609综采工作面进行80m探水,具体方法为:
1、综采工作面在回采前,采用ZY-1250型探水钻在距离回采面10m、30m、50m、70m、90m的运输顺槽进行80米探水眼的钻探。
2、综采工作面在回采前,采用ZY-1250型探水钻在距离回采面20m、40m、60m、80m、100m的回风顺槽进行80米探水眼的钻探。
3、之后探水队周期性进行探水,根据回采面每天6个循环计算,每天回采3.6m。探水队探水周期为6天。探眼位置距离离工作面最远的探眼20m。
六、探水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ZY-1250探水钻机主要技术参数
钻机型号 钻孔深度 钻杆直径 输出转矩 额定给进力 ZY-1250 200m 50mm 1250N·m 60KN 额定起拔力 电机功率 电机电压 长×宽×高 质量 45KN 29.5KW 380/660 2265×1020×1380mm 约1000kg 七、钻孔个数、钻孔布置、方向、角度、深度 钻孔个数为2个,两顺槽各布置一个。钻孔所有探水眼与两顺夹角为90度,与煤层底板夹角为1度,探眼方向总体朝向煤层顶板。
2
(后附探水眼布置图) 八、劳动组织 井下探放水由技术部统一领导,探水队队长负责组织,跟班矿长负责监督检查,并验收。
劳动组织配备表
序号 1 2 3 合 计 工种 跟班矿长 瓦斯员 探水员 出勤人数 1 1 3 5 备注 本表中瓦斯员、探水员、跟班矿长均为专职。 九、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靠近探水地点的支护,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以防高压水冲垮煤壁和支架。
2、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负责探水的钻探工必须清楚钻孔的位置、角度及长度。
3、探水地点要经常检查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发现瓦斯或有害气体逸出时,要停止打眼,立即汇报跟班领导,此过程中不可将钻杆拔出。
4、探水地点要安设专用电话,使其能够及时与调度室和中央水泵房联系。
5、在探水时,制定安全退路,并使其畅通无阻;同时要与相邻工作地点保持信号联系,出现探水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安全撤离。
3
6、打钻时,要时刻注意观察钻孔情况。发现钻孔中水量、水压突然增大以及出现顶钻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钻检查,如钻孔内水的压力很大,应马上将钻杆固定,切勿移动或拔钻,钻机后面严禁站人,以防高压水将钻杆顶出伤人或造成透水事故。
7、每班探水眼的情况必须填写日志、牌板及报表,由跟班矿长负责验收。
凡是井下受水害威胁的地区,不仅要求探水,还要加强监督且有一定的验收和审批程序后方可掘进。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
⑴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⑵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⑶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⑷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⑸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⑹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⑺接近其它可能出水区域时。
经探水确认无突水危险后,并经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技术科长逐级验收确认后,方可继续采掘。
十、防治瓦斯涌出事故的安全措施
1、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杜绝一切失爆现象。
2、瓦斯员在钻孔施工作业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瓦斯浓度,严密监视
4
瓦斯变化情况,一旦瓦斯超限,立即停钻处理。
十一、处理井下水害的一般原则
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出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以及有影响的其它水体。
掌握突水灾区范围。如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同时发动群众堵塞地面补给水源,排查有影响的地表水,必要时采用灌浆堵水。
加强排水与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一切火源,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和涌出。
排水后侦察、抢救中,要防止冒顶、片帮和二次突出。 搬运和抢救遇险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1、透水预兆:
采掘工作面或者其它地点发生透水前,一般都有以下预兆: 挂红:因井下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水锈;
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缝而在煤岩壁上凝结成许多水珠,但有时空气中水分遇到低温煤块也会挂汗,这是一种假象。所以,在遇到挂汗时,要注意辨别真伪,其辨别方法是剥去一薄层,观察新暴露面是否也有潮气,如果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5
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冷,人一进去就有凉爽感,时间愈长就愈感到阴凉。但在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温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
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很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后迅速形成雾气;
水叫:井下的高压积水,向煤岩裂缝强烈挤压与两壁磨擦而发出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接近,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顶板淋水加大:原有裂缝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作透水前征兆。 顶板来压、底板鼓起:因煤层开采后,顶底板在无支撑或支撑不足的情况下,在地下水压作用下,顶底板弯曲变形,有时还伴有潮湿、渗水现象;
水色发浑、有臭味: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断层水呈黄色,水无涩味而发甜;溶洞水大多在石灰岩中遇到,水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臭味,有时也出现挂红;冲积层水水色发黄,往往夹有砂子,开始时水小,以后逐渐增大;
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裂隙出现涌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若出水浑浊,则离积水区已近。
《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上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
6
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2、透水时的应急措施
当井下某一地点发生突然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除要即报告矿调度室。若情况危急,水势很猛,则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⑴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发生透水事故时,在场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的地点和灾害程度。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迅速组织抢救,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设法堵住出水点,以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大。如果无法抢救,则应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有组织地沿避灾路线避开压力水头,迅速撤退到涌水地点的上部水平或地面,而不要进入出水点附近的独头巷道内。若井下人员不能及时撤到安全地点,而被堵在巷道内时,应保持镇静,并避免过度的消耗体力和光照(矿灯),等待救援。
⑵透水事故的抢救措施
各级领导要及时准确地清点井下人员,如果发现尚有人员被堵于井下,应立即制定营救措施。要准确的判断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并根据涌水量和排水能力,估计排除积水的时间。若判断有人被堵于独头上山时,必要时可以在地面打钻孔向井下输送食物等。
立即通知泵房人员,要将水仓水位降到最低程度,以争取较长的缓冲时间。
水文地质人员应分析判断突水来源、最大突水量,测量涌水量大小及其变化,察看井下及地表水体的水位变化,判断突水量的发展趋势,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淹没矿井。
7
检查维护所有排水设施和输电线路,了解水仓现有容量,如果水中携带大量泥砂和煤泥时,应在水仓进口处的大巷内分段建筑临时挡墙或沉淀池,使其沉淀,减少水仓淤塞。在水泵龙头被堵塞时,应组织会水人员清除龙头上的杂物。
采取上述应急措施仍不能阻挡淹井时,井下人员应向高处撤退,迅速向安全出口转移,安全上井。
十二、防止探水机械伤人的安全措施
1、探水人员必须衣着整齐利索,作业时要扎紧衣袖、裤腿,以免被机械绞伤。
2、在作业前要对钻机及有关机械设备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钻机等机械的转动部件的防护装置及保护外罩必须完整无缺,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作业。
3、钻孔作业在开动钻机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做到分工明确,操作钻机动作协调,按章操作。
十三、其它安全管理措施
1、通风科、探放组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和措施规范作业。并认真贯彻实施,确保探放水工作安全无事故。
2、在确定探放水钻孔位置、方位、角度、深度、钻孔数目以及管路连接、敷设等时,相关技术人员必须亲临现场。
3、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各探放水地点,必须设置管理牌板,实行挂牌管理;各种原始记录、管理台帐齐备完整,内容真实准确;技术资料收集整理齐全及时,档案管理达到规定标准。
8
4、严格汇报制度。探放组长下班前或发现问题时,要将安全状况、作业进度、存在问题等及时向调度室和分管领导汇报。
5、开好各种会议。包括班前会、安全工作会等,及时贯彻落实各级的通知、规定和安排布置,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做好事故隐患的分析处理,使之能及时的达到落实整改。
9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尹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与措施
工作面名称: 编制人: 施工负责人: 总工程师:
10
分管矿长:
探 放 水 机 构
组 长 靳乐军 副组长 晋卫东 成 员
常长命 尹志军 赵路平 王学峰 孙志丰 邢三虎
11
目录
一、探放水的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探放水原则 ······················四、 工作面概况 ·····················五、 探放水方法选择: ··················六、探水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七、钻孔布置、个数、方向、角度、深度 ···········八、劳动组织 ······················九、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十、防治瓦斯涌出事故的安全措施 ··············十一、处理井下水害的一般原则 ···············十二、防止探水机械伤人的安全措施 ·············十三、其它安全管理措施 ··················12
1 1 1 1 2 2 2 3 3 4 5 8 8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