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主 (四川I财经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610101) 摘要: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增长受到了巨大冲击, 他们寻找金融监管方面的原因,对本国的金融监管作出调整。本文通过分析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 的措施,透视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来促进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模式 功能型监管 中图分类号t F830 文献标识码t A 文章编号;44—1618/F(2011)03—0026—03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发达国 家金融监管机构的高级官员。金融稳定委员会负责监 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增长受到了巨大冲击,这促使他 督和识别系统性风险,找出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因素 们反思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对本国的金融监管作出 和监管上的漏洞,向各监管机构提出调整建议。强化 一些重大调整。密切关注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动 美联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作用,扩大其监管范围, 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指明了方向。 一态,透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这些为发展中 除银行控股公司外,还包括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金 融机构。对大型金融机构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标准,防 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措施 、范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引发的整体金融风险,加强金 融衍生产品的监管,要求绝大多数场外衍生品交易通 1.美国监管改革措施 危机爆发前,美国采取的是“双重多头”金融监 过第三方交易所和清算中心进行,集中交易、统一清 管模式, “双重”是指联邦和州政府均有金融监管的 算。对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重新进行分离, 权力, “多头”是指有多个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机 通过对银行的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投资比例的严格限 构。联邦一级,联邦储备体系(FRS)主要负责监管 制来控制银行自营业务中的风险。建立消费者金融保 金融控股公司,对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也有~定的监管 护局,负责监管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卡、按揭贷款等 权。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则分别由证券交易委员 个人金融产品业务,加强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的监管, (SEC)、全国保险监管者协会(NACI),货币监理 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充分保护免受金融机构的欺 署(FDIC)等机构,同时各州监管当局在法定权限内 诈性金融交易的损害,维护投资者利益。此外还更加 对所在州的金融机构有一定的监管权。次贷危机暴露 突出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国际金融监 出了“双重多头”的监管模式存在诸多弊病,亟需改 管标准和改善国际协作。革。美国总结和反思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对本国的 2.英国的监管措施 金融监管作出一些重大调整,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了 产生深远的影响。 英国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也比较大,是积极推进金 1998年在合并了原来九个金融行业监管机构的基础 重大改革,这些监管改革措施将对美国金融业的发展 融监管改革的国家之一。英国实行统一的监管模式,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包括成立金融稳定委员 上,成立金融监管服务局,对银行、证券、保险进行 会,该委员会委员包括财政部长、美联储主席及七 统一监管。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 作者简介t梁丰,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金融学。 26辛怕 ・ 括2o1 1年第3期 2009年2月的 ̄2009年银行法案》(Banking Act 2009) 资者信心的丧失所引起的金融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和  ̄2009年7月的《改革金融市场》(Reforming Financial 崩溃,维护了金融业的稳定,可以实现经济早日复苏。 7j口强国际金融协调。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深化,资本跨 Markets)白皮书之中。{2009年银行法案》明确规定了 3_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法定职责和 国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各国金融市场的联 所处的核心地位,并强化了相关的金融稳定政策工具 动性越来越高,一国的金融风险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 和权限。在《改革金融市场》方案,英国把金融业稳 定、系统性风险的监管、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金 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和国际监管合作作为监管改革的 重点。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一些措施:延续由英国央行、 金融服务局(FSA)和财政部组成的金融监管“三驾马 车”模式,成立由上述三家机构组成的金融稳定委员会 (CFS),负责识别和分析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协调 风险应对方案。要求银行投资产品简单透明化,成立保 护消费者利益的机构,保护投资者利益。在国际金融监 管合作方面,英国加强欧盟范围内的金融监管合作,加 强跨境监管,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 通过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措施,我们可 以看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呈现出以下新动向和趋势。 1.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系统性风险,显示出功能 型监管导向。美国新成立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监督系 统性风险,强化美联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作用,英国 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复杂识别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 显示出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系统性风险。随着 金融创新和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机构业务出现交叉 和综合化的特点,金融机构间业务风险的关联性很强, 哪个监管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由局部性的风险演变 为系统性的风险,大型金融机构出现风险可能会影响 金融市场的稳定。由于传统的机构型监管以金融机构 为监管对象并不能实现监管面的全覆盖,只有以金融 业务或金融产品为监管对象的功能型监管才是与混业 经营相适应的监管方式,是未来金融监管发展的方向 和趋势。2.更强调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两围的改革措 施都体现了重视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美国建立消费者 金融保护局,英国监管成立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群体,保 护投资者的利益。温家宝说“信心比货币,比黄金更重 要”,重视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可以增强投资者对金融业 的信心,在一国金融业出现危机和风险时可以减缓投 染给其他国家。而当前的金融监管仍然是以国家为主 体,缺乏在统一框架下的国家金融协作,加强国际金融 监管的协调对于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针对性,防 范金融危机的扩散有重要作用。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虽然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并没有造成巨大冲 击,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很完善使我们免受冲击,而是因为我国金融业的开放 程度不够。我们要居安思危,正视监管体系中存在的 问题,把握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新动向,努力去 构建安全的金融监管体系。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制度,这种金融监管体 制可以概括为“一行三会”制度, “一行”指中国人 民银行负责货币的发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同业拆借 和外汇市场的管理及金融市场的稳定等业务, “三 会”指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银行业、证 券业、保险业的监管,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主要靠以 上几个部门在内的领导组成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来进 行。 “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责任明确,能够在合理 分工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化的监管,实现了我国金融业 的稳定。随着以光大集团、中信集团为主的金融控股 公司的发展,金融业混业经营方兴未艾,这种监管体 制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容易出现监管疏漏。随着金 融创新的蓬勃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化,混业经营将 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当前的监管制度 却不能适应这一趋势。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各类金 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金融机构间的业务交叉和渗透 特征明显,业务界线逐渐变得模糊,如果严格按照现 有的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一些创新产品和业务之间的 交叉部分不能实现监管的全覆盖,容易出现监管的疏 漏,监管的疏漏长期积累易导致系统性风险。2.“一 2011年第3期辛怕 f5耗27 行三会”的监管体制协调成本高,缺乏有效的协调。 “--问责制度,强化监管机构在信息披露中的责任,建立 /i-三会”下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主要靠几个监管 网络化的监管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降低监 3.加强金融机构的内控建设,构建自我监督、行 部门在内的领导组成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来进行,联 管信息的搜寻成本。 席会议并非法定监管机构,也无法律授权,彼此间不 存在隶属关系,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松散的机制,缺乏 业自律、监管机构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内外监督相结合 一个法定的实体机构负责识别、监督金融业的系统风 险,而且它们的协调成本很高,很难实现有效协调。 3.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当前由于我国的 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还不完善,金融业的信息披露制 度还不健全,经常出现财务报表造假,信息披露不全 面、不真实、不及时,甚至很多金融创新产品的信息 披露还处于空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还不成熟,很 多信息披露的规范还没有建立,监管信息的共享平台 还未建立,监管信息的搜索成本这有可能导致监管机 构不能准确而及时地识别金融风险。 (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 1.顺应全球金融监管的趋势,循序渐进推进功能 型监管。纵观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动向,可以看出国际 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显示出向功 能型监管转变的倾向。考虑到功能型监管对复合型监 管人才、金融监管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要求 较高,当前我国在这些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应循序 渐进推进。开始阶段可以借鉴国外的牵头监管,由人 民银行作为牵头监管机构,实现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 信息共享和合作,建立统一框架内人民银行领导下的 三大专业监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以解决分业监管 交叉环节的监管真空,实现高效的分工协作,防范和 化解系统性风险。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过渡,将三大 专业性机构进行合并,设立统一的监管委员会,按照 金融产品或金融业务对金融业进行全面的监管,最终 实现功能型监管。 2.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应建立包括金融机 构、监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中介服务等机构 在内的信息披露制度,使信息的发布简单化、简便 化、透明化。明确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形式、内容和 责任,严格惩治金融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弄虚作假 行为,确保信息纰漏的真实、有效、准确、及时。建 立监管机构信息公开的内容、形成及信息披露的考核 28辛场 f 摇2011年第3期 的监督框架。次贷危机的爆发显示了内控监督的重要 性,美国的金融机构正是自我约束不力,才导致了过 度金融创新忽视了金融风险的积累。我国金融机构尤 其是国有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密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 理意识还很弱。构建内外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框架,可 以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力,增强金融机构的风险 管理意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 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以及社会舆 论的监督作用,提高信用评级机构信息披露的透明 度,强化它们参与金融市场监管的责任意识,通过各 方面的监督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建设。 4.建立投资者利益保护机构和利益保护基金。投 资者利益的保护关系到投资者对金融产品投资的信 息,从而影响一国金融的稳定。金融监管应以保护消 费者利益为目标,在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中体现投 资者利益的精神,建立起投资保护机构和保护基金, 在金融机构由于欺骗或不公平交易对投资者利益造成 损害或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使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时投 资者可以得到合理的价值补偿。 5.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协作。金融的全球化使各 国金融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金融风险很容易传播开 来,一国在关注国内金融风险时也应着眼全球,因此我 国构建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必须加强国际协作,积极 参与G2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组织的国际金融监管合 作,在国际监管协作中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t …陈柳钦金融危机视角下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剖析[J】.北华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 [2】董彦岭,陈琳.金融危机下美英金融监管改革的比较与借鉴【J】. 海南金融201 0(1)46—47. [3]郭田勇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模式选择的启示[J】.甘肃金 融,2009(9):9. [4]李扬,全先银“鼓励创新”是金融监管的核心[J].中国金融. 2009(161:1 18 [5]胡滨,尹振涛.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中国金融,2009(1 1).